独立学院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4-08-15 00:49赖晓燕刘永芬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学院

赖晓燕,刘永芬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普遍存在教材陈旧、脱离实际、无法学以致用的状况。而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许多独立学院的办学资源多来自于母体院校,上课老师也多来自母体院校,教学内容基本和母体院校相同,造成理论过深、学生不易接受,而且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致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么,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应该如何培养呢?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这要求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与研究性大学不同,走自己独特的道路,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

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参照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倾向于理论型、研究型的人才培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但和母体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较差,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学校条件上看,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管理水平、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方面都比较薄弱,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立足本身条件,发挥办学自主性强、体制灵活的优点,培养面向生产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到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上,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素养和项目开发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

当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简单参照母体院校,只做少量改动的复制,偏重理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计算机教育脱离实际,教材陈旧,没有充分反映学科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因此,应改革现在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能力特点,结合独立学院自身教学和管理实际设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按照课程学分及内容不减的原则,优化重组课程体系,更多地选择当前主流的开发平台、工具软件的使用、软件工程中的工具和方法等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课程产生,导致课程越来越臃肿,可以采取课程群建设的方法,将相关几门课程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群,如可设置软件工程方向群,在这个课程群包括C++/Java/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等课程。对课程群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处理,形成前后连续的课程,去除课程中重复的部分,节省教学资源和课时,提高学生对相关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

有计划地设置选修课程。计算机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选修机电、财经、管理、生物等专业的课程,以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并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可以将计算机专业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经过考试,又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从而增加就业的砝码。另外,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当地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组织教师自主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教材。

三、加强实践教学

独立学院大都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理论授课内容及课时偏多,实践内容及课时偏少,理论授课的内容与实践相脱节。计算机实验室在设备更新、数量保障、课外时间的落实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而且实验课程一般都附属于理论课程,实验内容的安排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综合性设计等真正探索性、应用性的实验,致使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大的提高。不重视实习、见习、课外活动等实践环节,多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致使学生所学与实际应用脱钩,对将来要从事的岗位需求了解不足,毕业后一般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岗位的工作。

独立学院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计算机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该增加应用性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计算机理论的学习必须与实践学习联系起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案例引出原理,如,在讲授 C语言语法之前直接应用案例,进行实际的程序运行和数据测试,而不是先满堂灌输语法,再进行实验验证,使用通俗易懂的实例解释让学生们能真正理解原理,并知道如何应用。修订教学计划,提高实践性强的课程实验学时数,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如“程序设计实践”课程,在课程结尾可安排三次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易入难的展开。每门计算机专业课程都要设置相应的实验学时,一门课或一个课程群学习结束后,还要设置课程设计或者实习,如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习和软件工程实习等。

采用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依据ACM,软件设计大赛等平台,实施“案例教学”、“专题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案例引导,将原有的枯燥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趣味性,并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模拟工作情境中,从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基础实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应对计算机专业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做实验。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实验准备,独立完成实验,提交规范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习惯。

提高见习、实习的有效性。可以组织学生到大型企业参观考察,了解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现状;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了解自己需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向;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引入企业中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授课。

四、建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由学校、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将课堂讲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必须澄清认识的是,独立学院的产学研与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不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力量更强,其产学研重在研究出有前沿价值的成果,并能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独立学院科研力量相对较弱,其产学研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学生,通过产学研培养适应企业生产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要与企业开展多方面、全方位的合作。一是安排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给学生授课,二是学生到企业实习,三是高校教师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解一线生产实际、参与项目开发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五、探索“3+1”人才模式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4年制本科的前3年在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完成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积累,第4年到企业实习,按照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实践培养模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最终完成毕业设计。

在第4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毕业论文题目由企业依据自身实际项目确定,要求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及校内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完成,毕业设计完成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学生的答辩。如此,学生用1年的时间在企业里,以准员工的身份开展工作,能够掌握专业工作的许多基本技能,同时在此期间获得的工作经历和人际关系,也为其毕业后择业打下良好基础。

六、打造“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前独立学院的教师主要来自母体学校分流过来的教师和新引进的高校毕业生,他们的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没有软件开发等项目实战经验,不了解社会的实际需要,实践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能力上不足,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要努力打造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通常是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

在教师招聘和引进上,要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考虑教师的学历、毕业院校、职称,更应注重教师的工作经历,多引进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教师,还可以考虑引进一批既具有精湛技术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样才能避免与母体学校教师的同质化,建构适合自己需要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的培训,有系统地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到相关公司学习锻炼,到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要积极寻求与区域内的相关企业的合作,主动地参与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学的内容能直接反映一线企业的实际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计算机专业课题、项目的申报,多参加相应的岗位资格培训和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等级考核,以此促进自己的教学。

[1]彭颖,苏德富,苏国华.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1,(16).

[2]李德新,李虞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3).

[3]包汉宗,李丽霞.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 化,2010,(17).

[4]顾晓清,孙玉强,倪形光.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0).

[5]谭吉.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6]梁爽,卲玉.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7]吕渊.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