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普通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知识扩展的重要性

2014-08-15 00:49李秀明李晓劲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倍体知识面基础知识

李秀明,李晓劲,郑 华

(重庆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400700)

《普通生物学》第3版共分7篇36章,内容涉及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内容[1]。其具有较好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是我院科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普通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2]。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或多或少地学习过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应当合理取舍,避免与高中内容简单重复。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部分生物学知识的扩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普通生物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扩展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知识扩展应当与学生以往知识水平相联系

本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比如细胞结构、核酸结构、遗传定律等基础知识已经非常熟悉了,因此我们在课程中对于这些高中已经学习过的基础知识不做过多的讲解,除了对某些关键名词和重要知识点进行特别讲述外,可以在课堂上补充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扩展应当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介绍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让学生明白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二倍体西瓜幼苗,令其在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不能将其染色体分开,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4倍体。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和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其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籽。通过这样的知识扩展,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有丝分裂的过程,而且还了解了日常生活中无籽西瓜的由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知识扩展应当与学生未来职业联系

由于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主要是在中小学,因此,在《普通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小学生相关生物学知识对于其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感觉器官和感觉”这一部分中讲到视觉是,在介绍完眼的折光异常后,可适当介绍目前小学生中的近视眼问题。进一步讲解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这样的知识拓展可以为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教育事业打下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四、知识扩展应当与生物科学发展最新动态联系

生物科学发展迅速,新的成果与现象日新月异,我们在讲授普通生物学主要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注意穿插生命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国内外动态。《普通生物学》大部分内容属于传统的知识,如果在讲解的时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内容,会让学生没有学习激情,因此我们通常结合一些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甚至一些科普性质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比如可在讲解相关内容时介绍每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奖成果。再比如在绪论中讲到“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时,介绍克隆技术和克隆人的争论,也可介绍目前社会上关于转基因的争论等。通过这些知识拓展,使学生了解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应用前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1]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朱建裕,周洪波,夏金兰.《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09,(14).

猜你喜欢
三倍体知识面基础知识
6-DMAP和低渗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的研究❋
我国三倍体牡蛎育苗、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清律的基础知识
细数你吃的那些“不孕不育”食物
三倍体湘云鲫2号线粒体DNA含量与其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掌握基础知识
小记者如何拓宽知识面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世界上最大的心脏等
几类无理函数的最值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