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间互教教学法在电力拖动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法方案

陈 循

(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广东 云浮 527300)

一、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主要内容

顾名思义,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及小组之间互助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着眼于学生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人际关系,利用管理学研究成果,通过促进小组内和组间互助合作学习,以及在教师适度控制下小组间的良性竞争,达到高效课堂目标。在这种教学法下的电力拖动教学,分为五个阶段。首先,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提供保障。教师提前提出基本学习目标与任务,各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要在各自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尽已所能,明确应知知识目标和应会目标,努力了解、理解新知识、新技能,初步在脑海里延伸、丰富已有的知识框架;第二阶段,小组讨论交流、纠偏,强化理解与记忆,共同研讨、设计方案;第三阶段,各小组拿出自己的方案,派代表说明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指出其他小组实训方案的不足之处,吸收其他小组实训方案的优点,进一步对实训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第四阶段,小组合作,实施方案;第五阶段,小结、评价实操效果。

与一些中小学教师操作的组间互教教学法相比,笔者改进后的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阶段及学生的任务,作了适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的重新组合与安排,并将包括学习目标制定在内的任务,都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提出基本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实际弹性调整并最终确定个体学习目标,更大程度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操作实例

以安装与检修手动正转控制线路为例。

(一)教师课前提出实训目标:能正确安装和检修手动正转控制线路。同时提出几个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和要求:1.导线的数量、管径怎样确定?2.电动机使用的电源电压和绕组的接法有什么要求?3.如果看不到电动机运转情况,怎么办?4.接线有什么要求?5.通电试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6.安装开启式负荷开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提出一个实训方案,包括应选取的器材,并弄清为什么要这样选取器材。8.各小组提出一个最佳的实训方案,小组代表说明实训方案的设计思路;指出其他组实训方案的不合理之处。9.全班讨论,确定最终实训方案。10.看哪个组操作最安全、快速、准确。

(二)教师每组抽一学生提问,检查学生预习准备情况。小组讨论交流、纠偏,研究并提出实训方案。

(三)各小组拿出自己的方案,派代表说明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然后自由参与,指出其他小组实训方案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介入,共同研究提出最终实训方案。

(四)各小组安装并测试线路。

(五)各小组派代表说明安装和测试线路情况。教师总结。

整个过程,教师巡回了解情况,监控纪律、安全、进度及参与度。每个环节,教师对学生或小组表现,现学生共同商榷,量化评价结果。

三、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特点与应用效果

组间互教教学法巧妙利用了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除了与其他比较受到教师和学生欢迎的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特点的教学法一样,电力拖动组间互教教学法强调合作学习,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外,笔者觉得该教学法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组间互教教学法在设计时就确立了两个基本理念:向管理要高效课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个基本理念得到了真正体现。该教学法非常重视无形组织的作用,通过评价强化这种作用。从学生预习、设计实训方案到方案的实施,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学生个体和小组集体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让学生不得不主动努力预习教材信息、上网寻求相关信息、积极参与交流、主动向别人求助、乐于为同学提供帮助,通过学习小组这个学习组织形成的无形的压力,促使学生敢于为小组荣誉积极参与竞争,实现了信息的有效收集、碰撞交汇与多向高效交流。评价的主体有学生个体、小组和教师,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使学生逐渐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教师亦借助评价这只“手”,弹性操控整个课堂。二是充分的放手,适度的介入与控制。从学习目标的制定直至实训方案的实施,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个体、小组集体和整个班集体自主完成,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能充分履行引导、指导、监控等职能,在必要时适度介入,包括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笔者在电力拖动课程中在改进后引入组间互教教学法近两年,教学效果理想。一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在分组时笔者体现了小组内学生的异质性,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知识、技能、性格等的互补性,在便于更有效地挖掘利用学生资源,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兴趣大,竞争意识强,积极求助、乐于助人,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学习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二是学习效果较使用该教学法之前有显著的提高,学生通过个体预习收集信息、小组交流合作、组间竞争三个基本的学习环节,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基本技能的体会与巩固、对方案的宏观把握等等,都达到了笔者的教学目标。

[1]曾庆彬.信息论与组间互教作文教学法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2]米占敏,贾秀娟.“组间互教”学习方法的探究实践[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3).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法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