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与态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5 00:49张振龙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体育课师生

张振龙

(酒泉第四中学,甘肃 酒泉 735000)

“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艺术”,体育课教学方法和其他学科教学相似,但是体育课教学更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体育课是由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强健的体魄,丰富的体育学科基础、技能、知识和情感,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在课堂中以最快、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共鸣。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友爱,并促使学生由喜欢体育教师而喜欢上体育课。以下是我成功的两点做法和各位老师交流。

一、教学方法引领课堂

我经常听到其他学科教师这样评价体育教师的上课情况,就是放开让学生玩高兴就行,开始我也这样认为。其实在体育课教学中让学生“玩”高兴是件非常难的事情。例如:有一次上九年级某班体育课,我刚走进操场就听到部分同学在喊,老师今天我们很累,能让我们好好玩一节课吗?上课铃响了我很快的集合好队伍,清点了学生。这时队伍中有几个同学用哀求的语气说“老师、老师这节课让我们好好地玩玩吧。”当时我想他们一定是学习很紧张,学生心理非常压抑,我就强调了一下课堂安全事项,就让同学们自由活动,去参加他们自己认为快乐的活动。几分钟过后,我发现操场上没有几个活动的同学,好多同学却在操场边三三两两的围坐在一起聊天、闲谈,我就过去问了几位同学你们不是要好好的玩吗?为什么坐在哪儿不动。同学们说:“玩什么啊?”我就迅速把同学们组织起来进行了分组,让他们去打篮球、排球、乒乓球,可是同学们却说:“这些我们不会”,这就让我更为难了。事后我明白了,体育课还是要组织,运动项目还是分类给同学们进行认真的指导和练习,只有同学们学会了这些运动项目的动作和规则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星期五下午第二节又是这个班班的体育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一上课我就宣布了上课的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随后让同学们绕操场慢跑热身,我发现同学们却死气沉沉的,对上课没有激情。这时,我灵机一动,把准备活动这一环节换了一种方式,游戏“开火车”。我很快把游戏规则和方法给同学们作了讲解,选了几位协调性较好的几位同学给其他同学做了示范演练,这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有了改变,我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我的心也轻松了很多,同学们很快就将自己搭配分组,组了4列小火车,嘴里面喊着“加油、加油”。这样在激烈欢快的竞争声中,同学们很快的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我就在场边仔细的观察每个同学,我发现同学们脸上都是快乐舒畅的笑容。几分钟后,我吹响了哨子,组织学生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练习过后好多同学对双手垫球技术要领掌握的不熟练,但是这堂课同学们都很投入,都很高兴。正是这样一个小游戏和教学方法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欢乐。

二、教态决定效果

教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语言表达,传授技能与知识的方式,指导学生和管理学生的方法及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和动机,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做法,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思想教育,不要直接利用“对”与“错”的戒尺去衡量学生,这样做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给学生造成伤害。因为愉快、稳定的环境是学生生活与社会适应的基础,健康的情感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时刻充实着自我和完善人生。同时,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心态,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对待他人、社会的情感态度决定了他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和谐。平和健康的心态能使学生积极.顺畅的心态进行各项活动,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宽容.、豁达、亲切、平和、学习中思路开阔、注意力集中,是自身的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情感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要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多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该严肃时一定要板着脸,绝不含糊。如:动作错误,危险性运动项目等。但是该愉悦时一定要融入其中与“民”同乐,与学生共同分享体育活动带给我们的快乐。这种“阴”、“晴”转变的“变脸”只要恰当、得体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就能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这样不但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应使、应境、应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面目、变脸的形式来领导和建立协调、和谐、欢乐的师生关系的做法不仅能调节课堂生机,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体育课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体育课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