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和养护

2014-08-15 00:55胡雪兰
时代农机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机具农业机械农机

胡雪兰

(陕西省甘泉县农广校,陕西 甘泉716100)

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广大农民在不断提高种粮积极性的同时,积极采用各种现代农业机械,不但增强了农业机械化能力,更为农民拓宽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渠道,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然而,由于广大农民使用农机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加上缺乏系统严格的培训,在使用农业机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若干安全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围绕农机的安全使用和科学养护提出若干可靠对策,以便为农机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农业机械在使用中所遇到的常见安全问题

(1)农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事故。当农业机械的作业环境相对较差时,如有不慎,则极易诱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广大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在过量饮酒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执行农业机械的操作任务。当然,在操作机械时,在旁的其他作业人员也要立即远离操作区域,以免发生事故时误伤。在开启农业机械时,需查看周边的环境条件,开启前确保为空档,若在档启动,则会造成微耕机误伤作业人员的事故。除此以外,农业机械在转场时也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尤其在地山丘陵区域,机械耕作的道路不畅通,给机械的转场增添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切忌麻痹大意,而是要慎之又慎,遵循安全操作的各项要领,有力地防范侧翻所致的伤人事故。当然,机械下坎时人员被带落问题也频频出现,基于此,要将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做好机具的检修工作,降低直至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出现率。

(2)忽视对农业机械使用人员的安全培训。为有效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农机服务人员就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农机服务组织要在掌握本区农机及各种使用人员基本状况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对广大农业机械使用方开展安全技术专业培训,并现场向农机使用方告知各种安全使用规范要领,同时,增强使用方的安全意识,辅以安全事故的案例警醒使用人员,使其从反面接受安全事故的教训,及时告知机械使用时的各种注意事项,提高农户的安全使用意识,使之在实践中提高安全利用机械的技巧。

(3)农机执行作业前未行安全检查。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在执行作业前往往没能对机具开展有效的检查,仅为追求所完成的作业量,机械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养护。为保障机械在使用中的安全可靠,作业前要查看灭火器是否放置在易手拿的方位,对播种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植保机械等要开展全方位的检查,如发现机械自身的漏洞,就要及时予以排除,将安全隐患遏制在最低限度。另外,如若执行晚间作业任务,则要保障机械照明仪器是否完好无损。

(4)机械经销商要对机械的具体使用进行系统的技术指导。农机生产厂商需提供机械的安全使用说明书,并敦促经销商对购买农户开展必要的安全培训。事实上,为数不少的农户在购买机械时往往对机具感到相当陌生,经销商如若不重视安全使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则会担负较大的责任。在安全设置方面,油门急停装置要设计到位,各种安全问题考虑周到,且设置严格合乎相关行业规范,为农户安全使用创造前提。

2 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养护方法

(1)对机具开展周密检查。农业机械的养护对于农耕作业的顺利完成有着关键作用,对其进行科学养护,可以极大地避免机具的过早受损,避免可能的经济损失。机械的养护首要任务是对机具的磨合,经磨合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有效期限,发动机的机油要确保质量合格,每个相连部件所需要的润滑油也要不断完善,养成使用前均例行检查的良好习惯。对机油是否泄漏进行严密检查,一旦出现泄漏,则要按时维修。水冷式发动机的水面位置要定期查看,不能缺水。不难发现,细致周密的检查是预防机具损坏,保障安全作业的重要基础。

(2)按时检查并及时更换机具的零部件。做好空气滤芯和柴油滤芯的定期更换,降低机具损耗的程度。要积极检查机具螺丝紧固件有无滑落、松动现象,并加以紧固。农户在使用机械时,要学会用机具工作的声音判定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方法,如若听到异常响声,则要第一时间停机查看,力求尽早找到并消除故障。农户要依据厂商所设计的规范来使用,不能为片面追求机械生产效益而擅自加长加宽刀具,这样会引致超负荷作业,使机具受损。机具在使用时要按时更换易损耗的零部件,例如链条、链盘和刀具等,当听到机具的轴承有反常噪声时,也要更换新轴承。这些零部件的更换最好选在农时到来前,避免拖延农时。此外,机油长期使用,润滑度会大幅下降,因此,也需定期更换。

(3)机具归库时要彻底清理。当农时结束,机具归库时,要彻底清理上面的泥土或污渍,各部件均需借助机油予以养护。拿下电瓶,把机具放到通风干燥处,停放时要注重安全,避免人员被绊倒而受伤。

3 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方法

(1)机械使用人员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广大机械使用者。对于现场执行作业的农户,要将保障现场安全,合理选择作业线路,在驾驶机械时要沿直线前行,如遇有拐弯则中断作业,倒车时也要看后面是否有人;勘查农田现场,仔细查看现场有无妨碍作业的杂物、电线或与农田作业无关的人员,对易引发安全事故或易造成视线盲点的路段要及时标记,对妨碍视线或作业的障碍物要尽快清除;科学掌握并利用作业操作方法,结合地势特征及干湿状况科学决定作业速度和强度,严禁将铁器等放到粮仓内,接粮的人员也不可将手伸进出粮口处,以免造成人员受伤。

当作业转移时,要确保行驶途中严格遵守交规,维持保持正常有序的交通规则,切不可饮酒驾驶联合收割机或拖拉机等机械,避免疲劳驾驶或超速行驶,载人数量不能超标,自觉保持正常的安全运行间距。在驾驶联合收割机等重要机械时,驾驶员农户要随身携带行驶证或驾驶证,做到文明安全驾驶。

(2)机械监理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地区的农业机械监理部门要依法履职,不断优化安全执法环境,提高行政监督效能,以便有效地调动各种安全生产要素为广大农户服务。①要严密安排机械的安全生产任务,监理部门要将农机的安全使用作为本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重点查处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农业机械,责令其尽快整改,对操作者予以必要的惩罚。严格禁止存在严重安全漏洞和缺陷的运输机、拖拉机运行,并制止变型运输机、拖拉机的超载现象,对超速驾驶的机械驾驶员按制度规范做出处罚。同时,在乡间强化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农户均能文明驾驶,营造和谐有序的农村交通秩序。②加快机械安全使用和养护的制度规范的落实,进入冬季,农村地区人员外出较频繁,经常遇到不良天气,极易增加农机生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农机监理部门要设立组织,责成部门相关人员亲自前赴一线搞好宣传和协调工作。例如,监理部门可利用农村地区的电视广播等传播渠道,以发放安全生产资料、举办安全生产讲座、给机械使用农户发送短信等具体形式,在农村普及并推广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知识、尤其要面向农机大户、机械专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搞好安全生产常识的宣教,调动各方面人员要素,在农村区域内打造农机安全生产氛围。③严格消除安全生产的隐患,各地农村要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的制度规范,做到有规可依、照章办事,依靠制度建设查缺补漏,消除缺陷及隐患发生的根源。在开始实际业务时,严把登记关,农业机械的驾驶人员要通过正规考试,机车要严格检验方能从事作业活动。对于驾驶技术不达标、驾驶考试未通过、机车不上目录的人员,不得登记入户。当然,机车不合乎安全规范的不给予年检,真正实现机械的源头管理。

(3)高度重视安全事故的防范。针对农业机械事故的形成原因,事故的有效防范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①开展农业机械的技术鉴定,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未列入农业机械产品目录下的机械产品要特别加强监督管理。与此同时,工商部门及技术质监部门对市场流通中的农业机械产品进一步开展打假整顿活动,同时,对质量低劣、不合乎安全生产标准的农机产品予以坚决没收,以此净化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环境。②主管农业机械的部门会同农机监理部门,在贯彻和执行机械安全生产和养护的法规、制度的同时,严格规范机械产品的审批流程,探索和尝试机械安全生产负责制,强化机械安全隐患的排查,为机械搭建安全作业的良好平台。农业机械主管部门通过开设机械检修及养护技术培训,在农村范围内传播机械使用的安全管理常识,发放安全生产资料,鼓励广大农户交流安全生产和机械养护的良好经验,使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形成了安全生产、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③规范农业机械驾驶人员的上岗标准,根据国家农业部规定,年龄在18周岁到60周岁之间,身高多于150cm,听觉、视觉器官正常且四肢健全的人员,方合乎驾驶体验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安全意识,自觉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意识和养护本领,进而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1]江志荣.试论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思路漫谈[J].河北农机,2014,10(6):27-28.

[2]杨艳华.谈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3,16(21):151.

猜你喜欢
机具农业机械农机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沃得农机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