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4-08-15 08:42钱李冕蒋丽丹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年9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水解缺血性

钱李冕,蒋丽丹

0 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在疾病导致的人类死亡排序中,该类疾病一直高居前几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诱发该病的因素众多,常见的有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稠及血管壁代谢异常等,根据诱发因素是否能提前介入干预措施,又可将诱发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可干预性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不可干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等,但无论何种诱因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都应早治疗、早预防[2]。本研究将具有神经营养功效的脑蛋白水解物应用于临床中,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TIA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5~77岁,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3],结合脑部多普勒超声、MRI及CT检查结果[4],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23例表现为单纯的脑供血不足,未发生脑梗死,19例发生脑梗死,10例脑梗死伴偏瘫,4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脑萎缩、面瘫等症状。按照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将患者进行分层,每层随机分为2组然后合并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3±2.8)岁,单纯供血不足10例,脑梗死11例,脑梗性偏瘫5例,认知功能障碍3例,临床表现为视物旋转14例,眼球水平震颤7例,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5例;对照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8±2.4)岁,单纯供血不足13例,脑梗死8例,脑梗性偏瘫5例,认知功能障碍1例,临床表现为视物旋转10例,眼球水平震颤5例,合并高血压13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患者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凝、降压、调节血脂、饮食控制等综合治疗[5],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 mL/支,国药准字:Z32021228,批号:20121128),将2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给药4个疗程以上[6];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60 mg/支,国药准字:H20052182,批号:20130911),将20 mL脑蛋白水解物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给药4个疗程以上[7];两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可适当延长给药时间。

1.3 观察指标 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从行走、吃饭、如厕等11个日常活动受限程度进行评价,BI评分在0~100之间,0~20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碍,21~45分表示严重功能障碍,46~70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碍,71~90分表示轻度功能障碍,90~100表示日常生活自理[8];采用NIHS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该量表从意识水平、凝视、肢体共济失调情况、感觉、语言等10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根据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分别积0~2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9];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采用德国哈克公司生产的 MVIS-2015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以上指标[10];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FMD水平采用日立Voluson-730型超声多普勒检测仪测定,于心电图 R波顶点检测患者舒张末期肱动脉内径,将血压计充气加压至200 mmHg,5 min后放气,记录肱动脉内径,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以公式(肱动脉内径-舒张末期肱动脉内径)/舒张末期肱动脉内径×100%计算FMD水平[11]。

1.4 疗效判断 根据患者神经功能评价、BI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4类,痊愈即指NIHSS评分改善达到91%~100%,BI评分升高3级以上或评分≥90分,未见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显效即指NIHSS评分改善达到50%~90%,BI评分升高2级以上或评分≥71分,未见动脉供血不足或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有效即指NIHSS评分改善达到21%~50%,BI评分升高1级以上或评分≥46分,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次数减少,且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无效即指NIHSS评分改善≤20%,BI评分≤45分,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未见改善[12];以痊愈及显效例数计算临床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4、8周的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液流变学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全血低切、高切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8%(24/2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1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4 两组血脂水平及FMD水平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FMD水平分别为(5.17±1.39)%和(7.06±1.7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MD水平分别为(5.33±1.68)%和(6.14±1.52)%,两组治疗后FM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HDL-C及LDL-C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的原因包括能量衰竭、酸中毒、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凋亡调控基因的激活、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基损伤,脑部供血不足直接导致脑部血流量减少,在缺血、缺氧状态下葡萄糖有氧代谢的能量供给途径中断,由此大量生成乳酸造成酸中毒;以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为代表的兴奋性氨基酸,是大脑传递兴奋信息的主要神经递质,脑部能量不足使神经末梢对兴奋性氨基酸的转运和摄取发生障碍,神经细胞对兴奋性氨基酸的灭活能力也大大减弱,大量兴奋性氨基酸会使神经元处于持续去极化状态,进而诱发持续释放兴奋性氨基酸,大量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作用于细胞上NM-DA受体产生神经元损伤作用[13];脑缺血导致的能量衰竭会阻断细胞内外Ca2+的正常流转,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线粒体Ca2+交换通道、钙调蛋白等众多通道,因为能量衰竭而被阻断,进而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钙离子超载不仅会使细胞膜电位下降,使细胞膜处于长期的去极化状态,而且大量的钙离子会干扰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大量依赖钙离子的酶类被激活,由此产生的自由基将会加重神经细胞损害,最终导神经元致细胞坏死、凋亡;氧自由基和炎性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缺血状态使脑细胞正常代谢失去平衡,体内氧自由基生成、消除的生理平衡状态被打破,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细胞膜胆固醇被体内积聚的大量氧自由基消耗,进而破坏神经元细胞,导致神经细胞坏死,受损的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介质,炎性介质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和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进而导致组织水肿和细胞膜结构破坏,最终产生神经细胞损伤[1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措施包括基础病治疗、病理生理机制治疗及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目前神经功能康复治疗成为关注的重点[15]。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脑蛋白水解物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8%(24/2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18/27),随访3个月,观察组FMD及血脂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脑蛋白水解物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液黏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其作用机制为脑蛋白水解物能加速诱导脑神经元蛋白合成,帮助轴突生长,促进神经元细胞生长和分化,增强大脑抗缺氧能力,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毒素侵害,激活信息传递系统或提供神经递质、激素及辅酶的前体物质行使神经调节功能,最为关键的是其能增强大脑中毛细血管的密度,改善脑内葡萄糖的正常运转和利用代谢,最大限度地减少缺血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

综上所述,脑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Razvi S,Weaver JU,Vanderpump MP,et al.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people with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reanalysis of the Whickham Survey cohort[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95(4):1734-1740.

[2] Qian LH,Li NG,Tang YP,et al.Synthesis and bio-Activity evaluation of scutellarein as a potent agent for the therapy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Int J Mol Sci,2011,12(11):8208-8216.

[3]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30(11):376-379.

[4] Donahue MJ,Strother MK,Hendrikse J.Novel MRI approaches for assessing cerebral hemodynamics in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Stroke,2012,43(3):903-915.

[5] The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ESO)Ex-exeutive Committee and the ESO Writing Committee.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sehemie stroke and TIA 2008[J].Cerebrovaseular Deseas,2008,25(5):457-507.

[6] 张琼,陈书艳.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14-116.

[7] 王铮,李芳,成静,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6):858-860.

[8] 凌小林.脑脉泰胶囊加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314-316.

[9] 于秀军,李奕,温迪.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培养神经胶质抗原2阳性神经祖细胞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6):1081-1088.

[10]Slavka G,Perkmann T,Haslacher H,et al.Mean platelet volume may represent a predictive parameter for overall vascular mortality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1,31(5):1215-1218.

[11]Nezu T,Hosomi N,Aoki S,et al.Abstract WP361:telomere g-tail length shortening is associated with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comorbidity[J].Stroke,2014,45(1):P361.

[12]王明盛,林建英.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407-2408.

[13]钟楚峰,黎丽娴,周环,等.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7):2713-2714.

[14]李向平,李电明,王焕.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336-338.

[15]王贝娜,何龙泉,王玉.短暂肢体缺血后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5):439-44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水解缺血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水解常数及其常见考查方式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番石榴中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法提取工艺优化的比较
盐类的水解考点探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