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引领社会思潮

2014-08-15 00:51夏小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思潮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夏小华

(阜阳师范学院思政部,安徽 阜阳 236032)

早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党就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然而,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相当艰巨,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那样,当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一、社会思潮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党的十七大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就是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到底是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教育过程。当前,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此起彼伏,通过各种方式向大学生兜售其信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一般来说,人们的信仰通常非此即彼,如果社会思潮在校园得以广泛传播,无疑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进程;反之,如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得好,必然会整合思想,启示价值,引领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保障。

(一)社会思潮迎合受众特点,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有效性

一般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有高校党委、教育者和大学生,他们分别是推进主体、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推进主体主要起确定方向和提供保障的作用,而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则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水平和接受状况,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个主体在当前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大学生而言,青年人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有一种价值标准来帮助他们评判各种是是非非,再加上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强,所以对社会思潮非常敏感,容易选择性地接受某些社会思潮。比如,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善于抓住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给出貌似合理的解答,从而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追求。相对于其他社会场所而言,高等学校文化氛围相对宽松和自由,这一点也正好为社会思潮传播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土壤,社会思潮也正是通过专业书籍和学术研究平台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主体——教师施加影响。如“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等,通过一些文学、艺术和学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些时候,高校的专业课堂甚至演变成为社会思潮的卖场,这一点绝非危言耸听。“社会思潮一般都拥有相当数量的从众。如果我们把社会思潮的从众看作社会思潮的载体,那么这个载体的扩展有一个传递的过程。这就是,从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人,到更多的青年学生,再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众,依次传播扩展。前两个环节是关键阶段,其人员大多集中在高校。这些人不是我们的同行、就是我们的学生。”[1]

(二)部分思潮放大现实问题,攻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科学性

意识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思潮是社会现实的精神反映,主要体现并反映某一群体对带有普遍性社会事件和基本问题的价值评价,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利益和精神诉求,并以这一群体利益代言人的身份构建话语体系,在社会上抢夺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彻底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满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需求,因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发展带来的问题客观存在。而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向大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发展不均、贫富分化、腐败等问题却关注不多、回应不够。这一点,正好被某些社会思潮所抓住。他们不仅紧抓现实问题不放,而且将问题放大,以平民百姓利益代言人的身份诘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挑战党执政的合法性,并诱导大学生用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看待和分析现实问题,达到否定和调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如“新儒学”、“民主社会主义”和“普世价值”等。他们要么从传统文化入手,以复兴民族文化为借口,鼓吹用儒教复活中国,倡导用儒教理论代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儒化共产党”;要么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以学习现代文化为借口,企图用宪政代替党的领导,用民主社会主义代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普世价值代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化中国”。

(三)社会思潮注重影响模式,挑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式的恰当性

作为执政党,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最好的手段就是显性教育,即通过宣传媒体、文化产品、学校课堂等主流阵地宣传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显性教育的优势在于其计划性强、影响力大,但其弱点也显而易见,总是居高临下,单向控制,接受者总觉得自己是被动的,不得不学,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厌倦、心理上的逆反和行为上的排斥。社会思潮则不然,他们对隐性阵地十分重视,往往通过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相近的朋辈群体或各种非正式组织,借助非官方途径横向传播、施加影响。他们通常同大学生平等对话,一起追问事实“真相”,一起探究客观“真理”,一起感悟人生“真谛”,在思想碰撞过程中左右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一些社会思潮支持的社会组织热心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积极投身捐赠助学活动,在物质帮助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一些社会思潮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将社会热点问题列入讨论话题,并进行及时回应,从而吸引注意力,凝聚人心和汇聚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重视显性阵地建设和显性教育等传统方式的同时,应该加强隐性教育阵地建设和重视利用朋辈引导、咨询指导、团体辅导以及网络新媒体疏导等现代教育方式,变单一为多元,丰富形式,拓展途径,如此方能引领思潮,提升大众化实际效果。

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引领社会思潮

“教育科学文化战线是社会思潮最集中的战线,高校是对各种社会思潮最敏感的‘社会细胞’”,[2]只有充分考量各种社会思潮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给予恰当的、积极的应对,才能最大力度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形成思想共识,最大程度引导保证主流价值取向,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加强阵地建设,在倡导主旋律中实现引领

加强研究阵地建设,用专业化的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既是大众化的教育对象又是接受主体,他们知识水平较高,不会满足于对社会思潮泛泛而谈式的批判,只有在洞察社会思潮本质之上的彻底性的论证,才能让他们看清社会思潮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信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提升专业素质,从理论根源上弄清楚诸多思潮背后隐藏的本质问题和客观规律,及时从专业的视角大张旗鼓地揭示本质、解释根源,绝不能含含糊糊或似是而非,这样只能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转信社会思潮。高校理论工作者是大众化的教育主体,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应该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成长过程正是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的过程。例如,马克思、恩格斯等在同封建的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普鲁东主义以及杜林主义等流派斗争中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列宁等在同伯恩施坦主义、考茨基主义等思潮的斗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列宁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同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以前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民主人道社会主义等思潮的斗争中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这个层面来看,社会思潮的出现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的动力源。

加强课堂阵地建设,用通俗化的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虽然“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3],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少学科知识,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其他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接受起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我们因材施教,消解学科差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通俗化,学会用通俗化的语言方式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无穷道理,从而充分激发课堂活力,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防止课堂教学语言“经院化”倾向。其次,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普通学科之间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融入其他学科课堂。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学科应该是源于流的关系,完全可以融入到其他学科知识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最后,要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通俗易懂的教材。艾思奇《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已经证明了一部通俗普及读物对大众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彻底论证和生动讲解,但更需要如《大众哲学》这样一部读物,它能很快抓住读者、吸引读者,解决大学生对理论的渴求。遗憾的是,“目前高校所采用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几经改版,但在对问题的论述上,语言的表达仍然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简简单单地过于政治化色彩的宣传。教材的语言表述和时代脱节、和大学生的语言习惯不相符直接影响到对理论的接受效果。”[4]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大众化,理论宣传工作者通常关注的是政治维度。人们总是从政治需要的视角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品格,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形态的传播力量。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必然同知识、信仰、道德、习惯、艺术、法律等其他文化形态相联系,其大众化的传播过程可以通过文化对话、文化批评和文化自觉等文化力量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其地位和其他社会思潮一样,只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供人们选择。当时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文化压力和文化危机,正如李大钊之感叹,“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5]。当时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来摆脱文化困境,需要建构一种能够实现“光复”中国的新文化,而这种“新文化的基础,本当联合历史上相对峙的而现今时代之初又相补助的两种文化:东方与西方”,这时候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人们的自然选择,因为他“将开全人类文化的新道路,亦即此足以光复四千余年文物灿烂的中国文化”[6]。因此,马克思主义当初在中国的传播所依靠的并非是政治的力量,而仅仅是借助批评、对话和自觉等文化的力量,将马克思主义从精英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当前,作为主流文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政治导向,宣传阵地必须从整体性思想出发,关注人们的文化需求,利用理论界的人才优势和文化的自身力量,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和普通民众的大众文化,或者成为两种文化的引领者。

(二)关注现实需求,在解决问题困惑中实现引领

社会思潮何以影响深刻,关键是抓住了人们的需求。一种社会思潮总是代表某一群体或某一阶层的利益,总是用他们的利益代言人身份来发表言论、阐明观点、表达愿望和希冀诉求,因而很快吸引这一群体或阶层的关注和兴趣,使之慢慢地接受并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事实上,人们接受任何一种理论,总是在考量这种理论是否符合他们的整体需求,这些需求既包括政治需求、精神需求,也包括物质需求和价值需求。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之时,就以其特有的理论彻底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结合中国国情,不断解决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困惑,满足了中国人民的需要,因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一部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其实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需求相结合的中国化历史,就是一部帮助、回应、解决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各类问题和困惑的历史。所以马克思主义要想引领思潮实现大众化,就必须继续关注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的现实需求。反观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些时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需求,试图用考试成绩和学分等知识灌输的方式,教会大学生马克思主要理论;或则片面地关注某一方面需求,忽视其它需求,大多时候人们总是将马克思主义当做人们的精神产品和政治需求,很少将其与人们的物质需求相结合,更不在意人们关于未来发展的价值需求。这些都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应是深入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过程,应该是直面社会矛盾、解答时代难题、解决广涉人民群众利益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过程。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吸引力才能展现,马克思主义对于其他社会思潮的理论优势才能体现,大学生价值迷惘和信仰危机才能得以彻底克服和消除。

(三)正确对待思潮,在尊重包容批判中实现引领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伴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区域差别、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就业压力以及社会管理等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由此逐渐形成了代表不同利益的各种社会阶层,而这些阶层因为利益保护而形成了共同的话语体系和价值信仰,这也正是各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及其蔓延的社会现实基础。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地区,面临着毕业就业的巨大心理压力,高校成为城乡差距、区域差别、就业压力等不同社会问题的交织体,再加上相对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生身份的独特性,各种社会思潮都不约而同地将高校变成自己所推崇价值观的“卖场”,学生容易被各种社会思潮所困扰,“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依次是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个人主义。”[7]一般来说,依据社会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社会思潮分为近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三类思潮。对于前两类思潮,绝不能简单、粗暴、蛮横地贬低、排斥或回避,因为他们有其合理的部分,代表着某一阶层的利益和价值需要,体现着现实社会生活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尊重利益多元和价值多元的当前,盲目简单的排斥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应该本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坚持主旋律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和我们的教育方针向左,代表着现实社会生活中消极、腐朽、落后的方面,高校应该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对其加以坚决的抵制和批判,大胆揭示其虚伪本质,最大限度地消解其负面影响。

[1]刘书林.社会思潮研究与“两课”教学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9):63.

[2]丁祥艳.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1,(7):13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2.

[4]冯晓阳.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0,(6):139.

[5]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60.

[6]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l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213.

[7]佘双好.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6):34-35.

猜你喜欢
思潮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