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2014-08-15 00:55曾咏辉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红色核心

曾咏辉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涪陵 408100)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和建设经验的有机整体。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发挥着特殊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是生活在“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也难免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取向多元的价值观念的冲击。有些大学生陷入价值迷惘与信仰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而红色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及其所体现的理论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素材。红色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革命历史内涵,有助于明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蕴含着的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蕴涵着的丰富的道德资源,有助于明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讲到,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和行为实践,笔者认为要妙用以下策略。

一、创新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

教育内容对受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全国统一编写的思政课教材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依托。统编教材具有教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理论性、教学体系的完整性的优点,但缺乏现实感性的材料作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材的可读性。同时,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均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难免出现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这些都影响了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新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红色文化从广义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从其形成过程看,红色文化形成的过程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紧密相连;从其内容上看,红色文化天然地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将红色文化尤其是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与吸引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位于重庆的高校,可以将在白公馆、渣滓洞被关押或杀害的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江姐等的革命事迹、三峡库区移民“舍小家保大家”的感动事迹引入教学,将抽象的纯理论转化为鲜活的、具体的、真实的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共产党、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史实,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更加鲜活形象,更加接地气,对学生产生更多吸引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召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巧用红色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感召力,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具体来讲,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情感共鸣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除了用理论去引导外,更需要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充分发挥情感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的“催化剂”和“调节器”的作用,往往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革命先烈英勇的感人事迹,并辅之以红色资源为题材制作成的经典影视、音乐等素材,借助声、光、电、影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有血、有肉、有情、有声的画面,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和冲击,使学生产生自我的情感共鸣与感受释放,自觉接受所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信息。

二是榜样示范法。红色文化中记载了大量的革命先烈和一些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谋求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如周恩来同志一直强调并践行“我们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过去的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习仲勋同志提出的“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的端端的。”再如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的方志敏;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不畏强暴、杀身成仁的杨靖宇;“拒腐蚀将军”叶飞;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科技界“三钱”;历经磨难而不改宽容的王光美;“个人名利淡如水”的陈云,“九十年代的焦裕禄”孔繁森;顶天立傲苍穹的张爱萍,等等。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凛然正气和爱国情怀,所体现着的勇于奉献、敢于牺牲、敢于拼搏、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高尚品质,将鞭策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与人生的楷模。

三是实践体验法。要在大学生中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实践体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主要以当地的红色文化为媒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如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让广大学生触摸那惊心动魄的历史,切身感受长征的艰难,体验长征精神的内涵;开展“继承先烈遗志立志成才报国”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接受革命先烈高尚精神的洗礼,切身感受革命的艰辛,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开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主题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报效祖国的热情,很好地实现情境交融、知情合一。

三、巧用教育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力

运用红色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渗透力,除了夯实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还要着力拓展校园文化载体和现代传媒载体,以使大学生在生活中受到红色文化所蕴含着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价值、情感与道德力量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和接受。

一是善于运用校园文化载体。高校可以开展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进校园”实践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多种宣传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渗透、贯穿、融通到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余文化生活之中。如红色知识竞赛、红色诗歌朗诵会、红色故事演讲会、红色文化书法展、红色歌曲演唱会、红色文化征文比赛、红色微电影比赛、红色经典影视鉴赏等活动,以让学生亲近、接触、认知、感悟红色文化,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熏陶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红色文化蕴含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要素自然会对大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充分运用现代传媒载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铸就其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当前,互联网、微博、微信、飞信等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必须善于利用这些平台,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开放性与鲜活性,实现社会化与大众化。如开发“红色文化网站”,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广红色文化知识,实现红色资源共享;开设“红色微博课堂”,利用微博信息传递快捷,交互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传递正能量;开设“红色微信论坛”,教师与学生就红色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等话题谈论互动,增强红色文化的渗透力;制作“红色文化动漫”,将传统红色文化与新潮动漫结合,让学生在红色文化动漫产品的创作、开发或欣赏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四、增强教师素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者的理论说服力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的理论功底是否可以回答学生对现实中相关问题的质疑,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让学生乐于接受,这些都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是从内心深处对其的认同与信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生活在“微时代”的“90后”大学生,他们每天接受着海量信息的冲击,有着以往大学生不一样的特点。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接触到的不同观点与想法也更多,理解事物的能力和自我表达的欲望更强。但他们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对接受到的理论和观念缺乏一定的鉴别力,因而他们对某种理论或学说的信仰与认同,虽然有独立的见解,但更多地会受到教育者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形象素质、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尤其是理论素养是影响理论说服力量的重要影响因子。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理论说服力:一是要加强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使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学生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质疑,能够有效地回应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用理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让学生信服。二是要加强教师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培训,让教师熟悉历史,了解红色文化,尤其是高校所在地的本土红色文化现状。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中大量存在的客观事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进行充分利用论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理论的信服度。三是要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增强媒介素养,让教师能灵活运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将红色文化以鲜活的方式展现出来,给学生冲击和吸引。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培训,使教师能够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教学,用通俗生动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体化,这也是提高教育者理论说服力的一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是须臾不可丢掉的东西,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巧妙运用红色文化加强对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红色文化的自觉自信,为实现中国梦传播正能量。

[1]吴丽兵,汪俊.认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环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2]刘润为.红色文化与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11-14.

[3]王中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视域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4]梁玲.论本土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文化论坛,2011,(01).

[5]郭少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红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追忆红色浪漫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