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势与拓展: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2014-08-15 00:55王星飞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学校

王星飞 张 霞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江苏连云港 222061)

一、谨慎权衡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势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这都镌刻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从儒家思想上来看,“爱国”是一种“大节”、“大爱”。具体表现为“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等。这些崇尚“气节”、“情操”的价值理念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凝聚了国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在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爱国主义传统似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国人成长,也成为中华民族克服内忧外患,追求富强独立的社会心理基础。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审时度势,在深入分析当代青少年的个性特质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拓展新颖的,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的成就让国人扬眉吐气,但也给国人带来了不少困惑。困惑主要源于经济全球化形势的紧迫性和全球信息网络化传播的快捷性,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思潮、文明和理论无时不刻不在冲击着国人的视野,给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受其影响,在校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不断淡化,民族文化观念也渐渐模糊。随着功利主义色彩的价值观在学校里的影响力度的加大,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关心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事情,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漠不关心。也有一些在校学生,他们关注全球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意识远比关系本国、本民族利益要强,民族国家意识在脑海中悄然淡去。因此,当前学校要实施的爱国主义教育,既有要“大爱”、又要有“小爱”,同时还能抵御功利主义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国内环境,更要关注国际环境,有的放矢地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以提高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

二、让学生走进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很多,从屈原到张骞、从岳飞到文天祥、从戚继光到冯子材,一个个鲜活的民族英雄向学生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创造条件,帮助并引导学生走进历史,去领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爱国气节,明确他们的报国方式、梳理他们的爱国情结。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的方式可以是讲故事、观看爱国记录片、也可以是就某个历史人物的爱国行为展开研讨,或是走进纪念地(馆)去重温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故事。方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只有鲜活且有戏剧色彩素材才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去感受历史中一代代爱国志士的非凡气节。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一定不能忽视革命体裁的小说、诗歌、散文、影视作品、相声小品的作用,因为这种形式的教育素材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要充分运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呈现爱国主义内容。

让学生走进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介入: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和天人合一的大一统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一统观能有效地启动国人的爱国情感,能激发国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入侵的爱国行为。除此之外,大一统观中的家国同构和家国同体思想是以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倡导个人或是小家利益应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这不仅强化儒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还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是通过人格追求目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儒家思想极力倡导人格修养,把“内圣外王”作为人格追求目标。并以此为原则培养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治国安帮”之才。要让学生理解“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人格锻炼到精纯便是内圣,人格扩大到普遍便是外王。(梁启超《庄子天下篇释义》),总的来说,内圣是教人通过道德修养达到圣贤境界,而外王则是以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为契机,教人如何献身社会,如何治理天下,以建设美好社会。第三是通过人生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简而言之,通过儒家学说倡导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学生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潜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比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一个个传颂了上千的鲜活故事,塑造都是劳动改变世界的开拓者形象,每个人物均体现了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的人格特质。在民族危亡、外来入侵之际,这种精神无不鼓舞着人民顽强不屈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涌现了无数的卫青、岳飞、文天祥、冯子材、林则徐等民族英雄。

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既要爱她的过去,又要爱她的现在,更要爱她的未来。历史上的中国,有辉煌的成就,也有辛酸的苦楚,我们不能忘却历史去爱国;现在的中国,面临很多经济与社会问题,但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努力把这一事业做好。任何困难和外来挑衅都难不到,吓不倒伟大的中国人民。

要引导学生在感悟历史中正视当前形势,立足现实,树立理想,勇于担当,要教育学生将自己理想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走出去瞧

闭门造车,不能明辨与别人的距离。因此,一定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国情,让学生自己收集有说服力的数据验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通过走出去瞧,让学生知晓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问题,让学生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新课题,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学校的教育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依托自己所学专业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农村去,将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带到农村去,将创新农业产品结构的意识带到农村去。农村不仅缺种植的技术,还缺文化,尤其是在农闲时。文化“三下乡”也是当代学生深入城乡、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和乡情的重要途径。经过纵向对比,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尤其是在他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巨变之后,强烈的责任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同时还能有效地将爱国之心上升为报国之志,最终落实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行动中。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理论上的阐解,更要现场实践教学,也就是说学校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础,纪念馆、文物古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除了辉煌的历史,也不能忽视中国近代一百年的耻辱史,这一段历史是一本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它时刻警醒国人不忘历史,以史为鉴。这段历史向学生呈现了无数先辈、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真理,抛头颅,撒热血,上下求索,英勇奋战的画面,这些活生生画面足以激发当代学生将爱国之心转变为爱国之行。

四、请进来讲

所谓“请进来讲”,就是根据当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际,聘请一些具有榜样作用的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等人士走入校园,以讲座、座谈会和讨论方式,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他们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使其明白爱国与报国要从细微事情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先进典型产生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出于广大人民群众身边、其社会基础坚实,易于在校学生所接受并引起共鸣。学校要根据学校育人环境的实际,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要善于发现和应用典型,在学生身边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楷模,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

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并非每个学校都能聘请到,比如航天英雄、外交官、科学家等,因此聘请也可以是虚拟的“请”,即通过购置这类人群的事迹报告的视频,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分时段播放给学生看。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学生能巧妙地寻找到爱国与报国的热点、难点和盲点问题,互换心得,明确差距,达到思想上共鸣,心灵上净化的目的。同时还能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心真正实践到学习中去,真正认识到爱国、报国是关系到他们自身发展的事情。

五、抢占网络制高点,构筑“网上爱国”精神家园

网络是当代学生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这是因为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快捷性、直观性、全方位性。任何信息都能从网络上获取,因此学生更愿意从网络去寻找他们需要的信息。网络给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机遇,虽然网络消解着国家地域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民族认同意识,给当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但网络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并非一无是处,它以其内容形象、环境开放、信息及时给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的教育空间,从而为信息时代开启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另一块阵地。

由此,可以得出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抢占网络制高点是非常必要的。抢占网络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就是构建“网上爱国”精神家园。网络已经成了当代学生表达心理诉求的重要平台,他们愿意在网络上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愿意接受网络流行的新名词和价值观。它对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个性心理,甚至是言语习惯具有较大影响力。

网络已经成为师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当前有关部门加大了网络的监管力度,但相对于现实,网络还是具有较大的言论自由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滋生网络犯罪的温床,也给西方世界对我国进行政治与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可趁之机。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善恶难区,为了不让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学校应在提高学生网络信息的真假、善恶的辨别能力上下功夫,抢占网络制高点,构筑“网上爱国”精神家园。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建立品质高、趣味奇、内容新、主题鲜明的“红色纪念馆”、“红色论坛”等网站,在互动区设置能实现网上讨论、网上交流、网上教学等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其中,走进“红色网站”、使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

[1]黄雅恒.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新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3):69-70.

[2]李庆杨.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分析——基于沈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6):85-87.

[3]赵利萍,周先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国民性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17-120.

[4]刘磊,田志久.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爱国主义教育争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2):62-64.

[5]周凤瑾.论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8):57-58.

[6]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9-70.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学校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学校推介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