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014-08-15 11:50李春
商场现代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融资

李春

摘 要:本文在剖析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难问题基础上,正确评析了当前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效应,并对如何更有效运用民间借贷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措施,以期对解除中小企业融资隐忧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小企业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核心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如何解决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不仅是中小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力军作用的全局性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实现资金的余缺调剂,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无论借助于正式的资本市场进行的直接融资,还是借助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都存在一定困难,不得以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解决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资金市场参与度较低的原因在于:

1.企业自身存在缺陷。中小企业不被正规金融机构接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因为从中小企业建立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缺陷,着实让正规的金融机构在资金支持方面产生疑虑:

(1)财务制度暴露的缺陷。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导致银行获得融资所要获得的财务信息较难。中小企业在财务制度的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严谨程度方面皆因其客观和人为操控等因素,不能为财务审计部门提供完整、全面的财务报表,不能提供连续良好的经营业绩证明,银行在利弊权衡后不得不采取风险回避的态度拒绝对中小企业融资。

(2)经营过程暴露的缺陷。中小企业在逐利过程中伴随较高的风险。①退出市场的风险。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先天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他们逆经济周期发展的能力弱,国家宏观经济与中小企业的所在地域经济的波动都容易引发中小企业的停业、歇业甚至倒闭。②管理中的风险。中小企业因规模小而不具备对高端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无法构建现代化的管理团队,导致生产经营的各要素管理中问题频发,随时会引发企业的经营危机。③产权制度方面暴露的缺陷。如乡镇企业起家的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家庭式中小企业在产权、公司治理方面与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相差甚远,没有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金融机构因素分析。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多数商业银行在选择融资对象时往往回避中小企业,原因如下:

(1)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在贷款环节,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直接贷款获取利润,另一方面是通过降低贷款成本增加利润。放弃对中小企业贷款是出于第二个方面的考虑。同样一笔贷款,贷放给中小企业的成本高于大中型企业。因为同样的贷款管理程序,获取中小企业的财务信付出的成本较高。另外,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监控过程耗费也加大。

(2)商业银行受市场经营机制制约。现代商业银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决定其必然选择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大企业,舍弃不确定性较大的中小企业,这也是商业银行的防范措施之一。

3.市场经济下的制度因素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从中小企业对GDP、就业与税收等方面的贡献率可见一斑。但经济制度滞后却制约着我国融资体系的资金流向中小企业。金融垄断与产业垄断的全面配合,导致大银行的资金绝大多数流向非中小企业。

(1)制度的约束限定了金融边界。市场经济推动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宽松的融资环境同样需要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化,然而制度变革的滞后限制了现代经济制度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①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信用基础;②中小企业融资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③中小企业融资缺少多层次的资金市场;④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不到位。

(2)市场机制缺乏灵活性。我国长期以来都是管制性的资金市场,商业银行没有自主的定价权,因而无法通过资金价格规避风险。近年来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给商业银行更多的自主权,但是被长期管制的商业银行在资金定价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由于惯性导致商业银行不能灵活利用价格机制进行融资交易;二是商业银行对于通过利率的调整应对贷款风险,还需要一定时期的适应过程,在此阶段还必须选择回避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以规避风险。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路径

现阶段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民间借贷规范,以规范的民间借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再通过长期的市场实践实现中小企业与民间借贷的共同发展。

1.发挥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积极作用。目前民间借贷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

(1)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从中小企业融资实践不难看出,民间信贷是解决中小企业资支持金问题的主渠道,各方面资料显示,正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不足三分之一,民间借贷是成就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力军。

(2)中小企业中在得到民间借贷支持中增强了社会信用意识。民间借贷之所以有广阔的市场,是因为有一种无形机制在制约着信用的双方社会担保机制,这种制约会使双方不仅注重物质利益,更重视在物质利益获得过程中所形成的口碑,中小企业在获得民间借贷资金时必须信守承诺,才能为自己未来良好的融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3)民间借贷在扩大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同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民间借贷完全出于借贷双方自愿基础上而达成的资金交易合约,由于地域和借贷双方先期了解的优势,可解决金融机构与间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双方在理性基础上达成融资协议,出让资金者也会关注借款人的资金使用,借款人始终处于信用约束中合理和高效率地使用资金。

2.通过民间借贷的规范消除其对中小企业的消极影响。(1)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产生的消极影响。①民间借贷易引起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宏观环境恶化。利益驱动容易使民间借贷资金产生盲目流动,使有限的资金追逐短期效益,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破坏经济平衡发展,造成中小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②民间借贷易干扰银行对支持的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的判断。对于有幸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而言,可能通过民间借贷资金偿还到期银行贷款,同时又在短期内申请新贷款归还民间借贷资金,银行很难准确判断,最终会使企业因经营失误现象被掩盖,导致资金的恶性循环。③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民间借贷利率大多高于金融机构利率,高利贷现象也时常存在,中小企业不得已承受了高额的借款成本,从而不得不从事高风险经营,增加了风险隐患。endprint

(2)制度化规范民间借贷。①通过立法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完善的制度环境。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厘清民间借贷与各种违法融资行为的界限。如资金交易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高利贷等行为与民间借贷界限模糊,为了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必须以法律、法规将民间借贷与上述行为严格区分。②通过严格监管民间借贷组织,保证中小企业运用民间借贷渠道的畅通。只有民间借贷规范了,才能保证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所以要从源头对民间借贷组织控制基础上实施严格的监管,以民间借贷的规范维护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3)市场化行为规范民间借贷。①通过将成熟民间借贷组织纳入现代银行体系的形式实现民间借贷组织规范化。几年前我国借助民间资本产生的村镇银行,就是民间借贷组织规范化的典型,它保持了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特点。这种组织机构将民间资本以正规方式进入资金市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又一个正规的渠道。②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政府指导下的融资机构,影响民间借贷规范化。如以小额贷款公司、基金互助组织等形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民间资金的竞争领域,以合规的融资模式影响民间资金走向规范化。③通过商业银行开拓市场激励民间借贷的规范化经营。为了尽快将中小企业纳入商业银行业务对象的竞争范围,国家应对商业银行服务对象创新采取鼓励政策,促成占我国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竞争的焦点,通过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拓展刺激民间借贷走向规范。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已经为大型商业银行进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奠定了基础。④构建中小企业的融资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系统指的是企业与银行成员企业间采购链融资、生产链融资和销售链融资,此系统可以盘活企业资产,解决抵押物不足和担保难问题。中小企业借助供应链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其各种资产的融资抵押物解决融资难问题,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商业信用,还能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长期战略协同关系的建立,系统的能力能够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殷雅洁.中小企业融资路径与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

[2]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年2期.

[3]林德安,应丽艳.探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之根源[J].银行家,2008.

[4]姬会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2011年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间借贷类公证初探
社交借贷的风险管理与借鉴意义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