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道私房菜

2014-08-20 13:36崔建红黄红云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私房米粥活法

崔建红+黄红云

导语:

私房菜,顾名思义,是私人的菜、私家的菜。私房菜通常对外无店面招牌,无固定菜单,但这些菜的烹调技法往往是祖传的,有独特风味,在这里,我们将它意义扩大一些,理解为私有的,一般不对外公开的食物、心理、状态或者是其它种种。

郑淼同学认为青春是一道私房菜,有主材有小料,味道全靠自己料理。柴静、几米、于丹、奥巴马……他们的青春各有滋味,人们只看到了他们的光鲜,却不知道他们的付出。青春过后, 你手中的菜是什么味道呢?

提到“白粥”,我实在是想不出它到底有什么花样,不就是米粒加白水这么简单吗?可是张欣然却不这样认为,作者对张抗抗的《稀粥南北味》颇为欣赏,再加上生活中的情感体悟,她写出了浓浓的香味和幸福。

人越是往自己的思维深处挖掘,个性思想越是具有独特性,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就越遥远,孤独因此而生,这或许是人规避不了的宿命。文章引经据典,列举古今中外许多非常典型的孤独之人之事,显示出涉猎广泛的优点。高中生侯伟峰年纪不过十几岁,却对孤独有如此深沉的体味,很难得。

林毅凯的文章我看过不少,他一直很有自己的思想。这次他以私房菜及各种菜来比喻不同的生活价值取向,兼具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贴切,条理清晰地地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独特的感悟与思考。

演练题目: 是一道私房菜(名家范本请参见本刊2013年第27期 第40页刘原《每种活法,都是一道私房菜》)

指导教师:河北唐山一中 崔建红老师

福建国光中学 黄红云老师

青春是一道私房菜

□河北唐山一中 郑淼

人生中永远有那么一段时光闪闪发亮,它朴实无华,刻骨铭心;它有时忧伤沉郁,有时豪情万丈;它是我们一生一次的认真,它就是——青春。

如果人生是一桌筵席,其中一定有一道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私房菜,这道菜的名字叫青春。品一品其中的味道,一定让你感觉绵香四溢,回味悠长。

它略带苦涩,却入口甘甜。“人生再不会有哪个时期像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固执却又饱含信仰与希冀、心无旁骛乃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那段饱蘸泪水和汗水的日子书写的日子就叫青春,一部《你凭什么上北大》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个青春学子的奋斗历程:迫切,失败,迷茫,崛起,成功,自省,刻苦,坚持……它们如一个个脚印,留在贺舒婷的人生之路上,并最终将她送到了未名湖畔。

青春是一道私房菜,以奋斗为主材,加点伤痛,添上快乐,入口微苦,却苦尽甘来。

它看似简单,却历久弥香。“我深爱着科学,所以那些年我才能一直坚持,我深深感谢那时的自己。”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她是人们眼中的女神,美丽端庄,优雅不可方物。年轻时的她没有像其他女孩一样吃青春饭,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世界,忘我研究。日益粗糙的皮肤,浮肿的双眼,她不在乎。正是因为年轻时的执着,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看似简单的青春生活却塑造了她坚韧的内心。

青春是一道私房菜,以执着为主材,加点沧桑,添点虔诚,看似平淡,香气悠长。

它好似平常菜,却独具特色,价值无限。柴静说她的青春就是坚持,几米说他的青春就是坎坷和机遇,奥巴马说他的青春就是迷茫后的大彻大悟……青春可能会被贴上许多花花绿绿的标签,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他自己的色彩和味道,但最重要的就是活出真实的自己。亲自烹饪,亲自下厨,等到品尝自己的成果时,不管它是苦是甜,定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远行都已启程。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烹饪着“青春”这道私房菜,最终也将呈上不同的菜品,有的人苦涩,有的人甘甜,有的人辛辣,有的人绵柔……青春皆由你自己创造。

我愿我的青春是一道最别致的美味佳肴。

白米粥是一道私房菜

□河北唐山一中 张欣然

严格意义上来讲,“粥”不能算作是“菜”,因为在中国,主食与副食是泾渭分明的,菜是副食,而“粥”则属于主食范畴,但我实在不想抛弃我心中这至极的美味而言他。

小时候,姥姥把一碗白米粥放到我的眼前,就会对我讲她孩提时的困苦与无奈……随着渐渐的长大我渐渐悟出:白米粥里承载着一段老一辈人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对新生活的期盼。

我开始试着去品味那白米粥中的味道,它不是无滋无味,而是渗透着一种甘甜。

初三的日子里,每每挑灯夜读到深夜,母亲总会轻轻推开我的房门,随之而来是一碗热腾腾的白米粥摆在了面前。一口下去,温暖全身。疲惫不堪的身体立刻恢复了活力。

于是我知道,白米粥并不单调乏味,它里面调入了太多珍贵的东西:母爱、亲情、关爱、希望……

忽然想起张抗抗的《稀粥南北味》:“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有顺便喝出来的许多陈规和积习。”然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现代烹调技术的发展,粥中也很自然加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于是,加入了点缀的各种粥也五花八门:什么莲子粥、八宝粥、海鲜粥、南瓜粥、蔬菜粥、皮蛋瘦肉粥……烹制方式也从文火慢熬、小锅慢煮变成批量的流水线生产,即使普通家庭也改用了压力锅烹制……在我看来,这都背离了粥的本义了——熬粥不需大量,需小火慢慢熬制,平心静气,静心等待,寄托着烹制者的情感和耐性。

在浮华的时代,在速成品泛滥的社会,或许白米粥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太过普通了,或许已经很少有人再有时间和耐心熬制这普通的米粥了,在丰盛的餐桌上,它或许太过普通和单调了,然而白米粥背后寄托的是一代人的记忆,是一些人的独特情怀。

白米粥是中国人餐桌上永远不可替代的一道私房菜。

孤独是一道私房菜

□福建国光中学 侯伟峰

孤独正如私房菜一样“善烹小鲜,可治大国”。

正是这种非同寻常的菜肴,往往能带给人们不同寻常的成就。

就如那位“面朝大海”,却看出“春暖花开”的北大诗人海子,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孤独还给人类的东西。他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他独自品享着孤独的魅力,咀嚼着孤独这道私房菜的美味。他的朋友亦是诗人的西川如是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

我想,也正是这道孤独,带给了海子独一无二的体验,也正是这道孤独,让他的诗歌成为中国诗歌纯粹歌咏时代无法逾越的经典。

赫胥黎曾经说过:“越伟大,越有独到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所以思想越是深刻的人越是孤独,因为他找不到一个可以同他一起品尝这道私房菜的人。我想,他们也不需要找到人来与他一同品尝这道菜,因为孤独,一个人便足够了。

梵高便是一个独自品尝孤独的人,或许是与他同时代之人皆无法品尝出这份孤独的味道,但这并不重要,他懂得享受孤独。就像歌德所说的那样:“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时才会涌现出来。”

不仅梵高如此,许多人都得益于孤独而才思敏捷,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范仲淹亦曾“明月高楼休独倚”,冯至说“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然而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讲道:“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过分沉浸于孤独而无法自拔的人,会觉得活着已经无法满足灵魂对孤独的追求,于是海子选择了卧轨,梵高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孤独正是这样一道私房菜,初开始品尝时,觉得有些甜蜜苦涩;偶尔品尝时,会不知不觉地爱上它,甚至于享受着孤独带来的美好。但若以此为主食,贪多上瘾,难免伤身,等到菜凉了,便不免会多出几分凄冷……

每种活法都是一道私房菜

□福建国光中学 林毅凯

伫立硝烟之中,黄沙漫天,纵马横刀,青光紫电映着绿袍金铠,胯下赤兔嘶鸣,风烟里取敌首级。这是关羽的活法。 登古楼,眺长湖,波澜不惊,晴阳不喜,望北而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悲哉,壮哉!这是范仲淹的活法。 举杯邀歌女,杯盏不停留,抬头望月,月宫犹在,只是身禁他国,剩得春江愁水不尽流。这是唐后主的活法。

我们终是难及前人,不论潇洒、雄阔或是多情。没了诗情画意的文雅,缺了金戈铁马的豪迈,但这又何妨?每种活法都是各家的私房菜,各有风格,各具独特。

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每道菜与其说是美食,不如说是一份份生活写照:东北的面食代表着北方人的简单纯朴,江浙菜透出江南人的精细,川菜反映着四川人的热情奔放,粤菜则体现广东人的活泼创新。但唯有私房菜最能体现一个人(或一类人)的活法。 有的人活得像小葱拌豆腐,图一个简单清淡;有的人活得像糖醋排骨,尽是滋味;有的人活得像酱沾醉虾,个性醇厚又带有点迷醉;也有人活得像鸡蛋煮泡面,就是混个熟。

到底是环境成就了人的活法,还是人自己的选择产生了人群的划分呢?我们知道孟母三迁,我们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我们也听说“出淤泥而不染”;我们说读书改变命运,但我们也看到了比尔·盖茨、乔布斯中途辍学却走向成功的例子。我们困惑,我们迷茫,我们抬头寻找成功者的捷径……其实一切只不过人想知道需要怎样一种活法,想要成为哪种特色菜、私房菜的困惑而已。

习惯于被命运的巨手推来推去,丢了自己主厨的机会,难免变成统一的套餐或快餐。

生而为人,纵然难及伟人之高,无法被列为满汉全席,终将在命运的淘洗中成为一道家常菜,也定要使自己成为让吃货们竞相寻觅膜拜的最具特色的私房家常菜。

人生不是同一配料的快餐,总要各成一派,自成一菜。

猜你喜欢
私房米粥活法
“私房”最初指什么
一碗米粥
中国私房菜翘楚:谭家菜
红花二米粥能抗血栓
换一种活法活吧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小女贼私房画
私房钱那点事
活法好,才活得好
换个想法,换个活法——评《人生是拆不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