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协作社区诞生

2014-08-21 01:35崔峰阚淑丽郭俊杰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6期
关键词:协作师生用户

文/崔峰 阚淑丽 郭俊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园信息服务和协作社区平台,成为校园民生的窗口。

随着应用不断深入,为更好应对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应对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挑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2011年正式启动数字校园三期建设,核心建设内容为“数字中青”。

“数字中青”定位于校园信息服务和协作社区平台,旨在完善校务信息服务、助力个人知识管理、促进群组协同协作、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功能规划:

1.完善信息服务及应用集成

完善原有公共/个人信息聚合展示;完善RSS信息聚合机制;调整优化信息展示方式和策略。

2.建立师生服务超市

梳理校内原有信息服务应用,支持按角色指定访问权限;支持引入第三方信息应用;支持用户自定义快捷访问。

3.实现工作区群组协作

通过建立工作区,为一组具有类似身份或兴趣的人群提供易访问的、可积累的交流协作支撑。

4.推出校内类SNS应用——“个人主页”

个人主页定位于校内师生SNS社交网络,支持个人动态、记事、相册、网盘、投票、日历等应用。

5.打造校内类微博应用——“青博客”

充分借鉴微博,在实名制基础上实现校内类微博应用“青博客”。

建设过程

“数字中青”用时1年半顺利完工,于2012年7月正式上线提供服务。

在需求分析阶段,学校采取了整体调研与常态化沟通两种方式。首先信息办邀请了学校信息化主管领导以及教务处、学生处等各相关部门参加了新平台需求调研会,确定新平台要服务于学校改革创新大局、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学生工作、校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对于师生个人用户,信息办进一步组织教工、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确定新平台应优化信息的展示和融合,畅通师生与管理部门间的沟通渠道,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的功能特点。

作为整体调研的有益补充,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与用户进行常态化沟通,进一步降低需求不确定性,减少功能上线后的推广难度,实现对某些创新性功能的持续完善。

在项目具体实施方面,信息办为项目专门成立了项目组,项目接口人负责与承建方项目经理进行日常事务联系,推进项目具体实施;美工设计人员负责全面把控新平台的页面风格和用户体验。

应用效果

新平台基本实现了从传统信息门户向以用户为中心,结合SNS、知识管理、群组协作、资源共享等功能的新型社区平台的转变, 自正式上线以来,新平台运行平稳,师生反馈良好。功能如下:

1.校务信息服务

对我校已有信息服务进行定制集成,调整了原有信息展示页面UI;按照用户角色调整服务项对应权限;在新平台首页实现新闻、公告、服务、讲座、工作区/好友动态、资源推荐等内容的聚合。

2.师生服务超市

采用应用商店模式建立师生个性服务超市,用户可依据自身的特点对服务项进行调整,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差异化需求。

3.群组协同协作应用

基于工作区实现了多样化的协作应用功能,为院系部门、教学班、行政班、课题组等不同人群提供良好服务,为优质资源班班通提供有力支撑。

4.校内互动交流平台

新平台所实现的校内SNS应用和类微博应用,着重加强用户间互动交流、助力个人知识积累、促进校园文化繁荣。

在校务信息服务方面,“数字中青”首页既聚合了新闻、公告、服务、工作区、动态及资源推荐等信息,又兼顾了原有门户功能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适度地提供了用户个性化选项和定制功能,较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群体的需要。

服务超市功能整合了我校7大类共52项信息服务,按照教工、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校友5类用户角色进行访问授权。截至到目前,共有超过3千人使用过服务定制功能,所占比超过校内师生总数的50%,服务项累计访问次数超过80万次。

服务超市的可扩展性为信息服务快速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持。2012年8月,我校与航空公司签订集团用户订票合作协议,利用扩展框架,快速实现了订票信息服务与新平台的快速整合。2013年12月,由信息办牵头,组织学生团队参与,自主开发的校内图片推荐应用——“图片墙”正式上线。该应用图片来源于校内师生发布在个人青博客和摄影工作区中的原创照片,被选中的优秀照片按照一定题材进行组织,定期统一展示发布,有效地激发了校内师生的参与热情,促进了校园文化繁荣创新。

工作区群组功能上线后,推动了学校教学科研、校务管理及文体活动等工作的更好开展。目前开通工作区已达到52个,其中包括教学班20个、课题组13个、学生组织9个、其他类型10个,总体使用效果良好。

在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区较好地实现了便捷的资源共享,促进构建良好的教学过程,提供多样化的改革支撑。

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需要在学生之间分享一些占用存储空间较大的视频类资源。以往的操作方法中,教师操作过程繁琐复杂,同时学生在校内下载公共网盘文件的速度也较慢。新平台提供的网盘应用使得教师操作大大简化,且下载速度大大提升。

讨论板功能使得师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延续课堂的研究探讨,为知识积累

和知识分享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工作区成员动态功能,使得教师可以及时查阅学生下载课程预习材料、课件资料及相关阅读材料的记录,从而保证了日常教学管理的需要。

通过灵活地使用工作区的各种功能,能够匹配多种教学应用场景,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必要的功能支撑。讲授类教学班工作区中,随机生成名单功能能够方便地进行课堂点名和提问;实践类教学班工作区中,学生可以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利用网络,展开同一项目的协作。

在科研交流方面,工作区在线会议功能很好地满足了学校各院系的远程学术交流、科研协同协作、远程面试、项目异地沟通等场景的需求,使我校科研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

利用工作区在线会议功能,社工学院多次举行了“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两岸三地三校学术项目合作交流会。通过使用白板和桌面共享功能,主讲人可以清晰地展示和讲解项目方案。每次会议还可以生成音视频、操作演示等多种历史数据存档,从而较好地满足工作进度的跟踪需要。

在校务管理方面,工作区较好地满足了各种精细化管理需求。在我校2012~2013年度中层干部考核时,人事处开通了“中层干部工作区”,工作区成员包括校领导、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和所有中层干部。人事处将中层干部述职报告全部上传到工作区,并通过工作区公告发布通知,较好地实现了通知和述职材料的可控审阅效果,保证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图1 图片墙效果图

在校园文化方面,工作区为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进步的网络空间。“中青公摄”工作区集中了全校的摄影爱好者。通过工作区公告、相册、投票等协作应用,成功组织了摄影采风、校内优秀摄影图片评比等活动。“羽毛球协会”工作区面向校内羽毛球爱好者,在相册中分享展示了协会组织的各种比赛照片,会员通过网盘上传下载各种羽毛球学习视频,方便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校内互动交流平台包括个人主页和青博客两种应用。目前校内个人主页已经有超过4900位用户开通,占比超过校内师生总数93%。在平台上不少老师已经与学生们成为好友。记事、相册、网盘和日历也成为受欢迎的热门应用。

此外,个人主页也为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供了可能。内容管理团队曾经发现一位学生在其个人主页上连续发布消沉、绝望的内容,经分析确认后,将学生信息转交给学生处。班级辅导员找该同学深入谈心后得知,这位同学因家庭变故,以及对就业前景产生悲观情绪等原因,已产生中度抑郁症倾向,通过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干预后恢复正常。

“青博客”作为一个类微博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能够便捷表达与分享的平台,目前主题条数已超过3万条,转发回复数超过4万条,专门面向社团和组织开通“青博客”,组织账号已经达到58个。同时“青博客”也成为学校管理部门的有效反馈渠道进一步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例如,针对师生反映比较强烈的食堂就餐质量问题,后勤管理办公室举办了“食堂质量在线调查”,为后续制定“伙食质量提升计划”提供了真实的数据。

再如,2012年11月,为了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学校决定对学生公寓试行分时段供应热水。该项规定发布后,很多学生表示不理解,后勤办公室及时对该项规定进行细致的解释说明,疏导学生情绪,确保了学生意见在校内反映、校内处理,最终保障该项规定得以顺利实施。

又如,在对校内某些景观进行重命名时,宣传部采用公开投票的方式,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最终,宣传部根据投票结果确定景观名称,师生满意度明显提升。

图2 服务超市效果图

经验总结

1.工作模式经验

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与传统项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需求的复杂性、多变性、连续性。基于多年信息化工作经验积累,尤其是本平台的建设工作,我们总结出一个简单的信息化项目建设TBO(Think-Build-Operate)模式。

建设前“Think(想清楚)”。不能急于上马开工建设,否则很快就会面临功能混乱、进度失控的风险。

建设中“Build(建完善)”。对于系统中的全局性设计和原则,建设方要自主把握。此外,信息系统还需不断优化,以获得更为完善的功能。

建设后“Operate(重运营)”。良好的运营、深入的推广、严格的管理、不断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化系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2.运营推广经验

寻求多方支持、创建示范效应。本平台需要加强与重点用户的深入合作,根据不同应用的不同特点,树立样板用户和示范应用。

加强自主研发、快速响应需求。通过深入参与研发,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组织学生团队、紧跟热点话题。SNS社区和“青博客”作为一个人气旺盛的互动交流社区,需要有正确的引导管理工作机制,社区才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重视内容监管、确保内容合规。作为一个开放的互动交流沟通平台,必须确保用户言论合规,杜绝恶意攻击、肆意谩骂、违法违规等现象。

猜你喜欢
协作师生用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麻辣师生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