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①

2014-08-21 01:28
关键词:排放物动力性缸内

孙 飞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0092)

0 引言

柴油机比汽油机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故柴油机在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的推广.但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在保持柴油机经济性和动力性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开展各项减少排放的技术措施研究.

废气再循环技术[1]是目前广泛应用在柴油机领域的减排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将燃烧后的排气重新引回缸内,利用排气中的CO2和N2等成分降低缸内温度,达到减少排放的目的[2].

由于废气具有一定的热作用和化学作用[3],其能够降低缸内温度和减少NOx排放.同时废气还可能会对燃烧过程和其他排放物的生成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4D20柴油机,开展不同EGR率下的柴油机试验研究,研究不同EGR率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物生成的影响规律.

1 试验装置和方法

试验用的柴油机为4D20高压共轨柴油机,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柴油机基本参数

连杆长度/mm 149缸数 4排量/L 2.0压缩比 16.2最大扭矩/(N·m) 300(2000 r/min)标定功率/(kW) 100(4000 r/min)

试验过程转速固定为1400r/min,每循环喷油量为14mg,其他工况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研究工况参数

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该柴油机的第一缸的进气和排气系统被独立出来,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实现所需的EGR率,同时试验测试和分析的结果数据也只针对第一缸.试验过程主要用到的测试设备如表3所示.

表3 试验设备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为了探索EGR率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物生成的影响规律,本文设定了四种EGR率,分别为0%,20%,40%和60%.

图1 试验系统图

图2 不同EGR率下的缸压

图3 不同EGR率下的温度

2.1 EGR率对燃烧过程影响

图2,图3和图4给出了不同EGR下,缸内压力、温度和放热率随曲轴转角变化的规律.分析可知,随着EGR率的增大,缸内压力和温度均降低.放热过程出现明显的滞后,同时放热率的峰值降低.

图5和图6给出了不同EGR率下,滞燃期和CA50的对比,可知随着EGR率的增大,燃烧起点和中间点(即CA50)均滞后,放热过程远离上止点,如此便会导致柴油机的指示热效率下降和指示油耗的增加,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

图4 不同EGR率下的放热率

图5 不同EGR率下的滞燃期

图6 不同EGR率下的CA50

图7 不同EGR率下的指示热效率

图8 不同EGR率下的指示油耗

2.2 EGR率对排放的影响

图9和图10给出了不同EGR下,NOx和soot生成的对比.NOx生成主要条件为高温富氧[4];当EGR率增大时,缸内温度下降(如图3所示),和由于EGR的引入,新鲜充量减少,氧浓度降低;在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作用下,NOx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大而急剧下降.

图9 不同EGR率下的NOx排放

图10 不同EGR率下的soot排放

图11 不同EGR率下的CO排放

图12 不同EGR率下的HC排放

soot的生成主要条件为温度为1500K以上和缺氧[5];当EGR率增大到40%以前,由于缸内氧浓度略微减少,soot影响较小,有小幅上升;但当EGR率增大到60%时,缸内严重缺氧,导致soot排放急剧增加.

图11和图12给出了不同EGR率下CO和HC排放的对比.CO的生成主要受限于能否与氧气充分接触和燃烧温度是否够高[6,7].在 EGR 率小于60%以前,缸内氧浓度和燃烧温度略微下降,CO排放略有增大.但当60%时,燃烧温度迅速降低,导致CO排放增加.HC排放随EGR的变化规律与CO类似,即在EGR率小于60%以前,HC排放略微增大;而在EGR率达60%时,HC排放激增.

综合可知,在中小EGR率(即EGR率为0%、20%和40%)时,EGR可以有效的降低NOx排放,同时其他排放也维持在适中的水平,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化不大.但当EGR率过大(即EGR率为60%)时,柴油机的排放迅速恶化,动力性和经济性大幅下降.

3 结论

(1)随着EGR率的增大,缸内压力和温度下降,燃烧过程过程滞后,放热率峰值减少,指示热效率降低,指示油耗升高;

(2)EGR率的增大有利于减少NOx排放,同时在中小EGR率下(EGR率为0%,20%和40%时),soot,CO和 HC排放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大EGR率下(EGR率为60%),soot,CO和 HC急剧恶化;

(3)为保持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良好,实际柴油机中采用的EGR率不应太大.

[1]王晓慧和杨向前.现代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新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35-137.

[2]石坤鹏,李灵敏,代占朝,等.浅谈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4):338-340.

[3]Zhao H.,Xie H.,Peng Z.Effect of Recycled Burned Gases on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J].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Vol.177(10):1863-1882.

[4]Zeldovich,Y.B.,Sadovnikov,P.Y.and F.Kamenet- skii,D.A..Oxidation of Nitrogen in Combustion[D].Translation by M.Shelef,Academy of Sciences of USSR,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Moscow -Leningrad,1947.

[5]C.Arcoumanis,K - P Schindler.Mixture Formation and Combustion in the DI Diesel Engine[C].SAE Paper,972681,1997.

[6]郭艳龙,张宝诚,乔娟.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排气污染物数值模拟[J].航空发动机,2008,34(4):38-41.

[7]耿壮壮.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HC和CO生成机理的试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6.

猜你喜欢
排放物动力性缸内
餐厅菜单上的碳足迹
乘用车DCT车型的动力性提升分析与实施
润滑油参数对柴油机颗粒排放成分及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燃烧和爆震仿真分析
具有家庭干预的HTV/AIDS模型动力性研究
某电控柴油机缸内线束及支架的优化设计
基于Matlab程序的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计算分析
车用乙醇汽油的研究
动力性牵引外固定架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
支持直接喷射汽油机欧6开发目标的缸内和循环可辨颗粒生成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