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能否平权

2014-08-21 10:30刘初诺蒋阿简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1期
关键词:户籍制度户口户籍

刘初诺++蒋阿简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近年来,户籍改革关注热度长盛不衰,牵扯面广,因此与事件相关的舆情传播居高不下。

《意见》一出台,引发了舆情的爆炸性传播,新浪微博7月30日当天传播达14万条,第二日虽回落较快,但依然达到一万多条。

与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相比,新闻网站对此事件的关注度也毫不逊色,百度新闻高级搜索数据显示,相关新闻的报道与转载在《意见》发布的次日达到了3270条,并在8月2日、3日度过一个周末后仍保持高位。

从舆情观点分布来看,本次关注点较为分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集中讨论户籍改革的意义、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是否能顺利推行户籍改革关键在于政策的细化;还有人则把聚焦点放在了户籍改革与土地、楼市的关系上。

有评论认为,此次《意见》的发布,既是户籍改革进程中的一大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中国青年报》称,“关键是‘平权二字。践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未必存在技术性障碍,但要破除长期形成的认知上的‘二元,并非易事。它不仅要把握致力于同名、同命、同价的公平底线,更需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户籍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分离户籍及相应的权利与福利,解决户口与公共产品捆绑的属地化供给问题,使户口回归人口登记的本质而不是福利的象征。如果只是换一个户口本而无法解决社会公共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没有太大意义。”

还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政策细化与各地的具体措施是户籍改革成败的关键。有“大V”在自媒体上发声:“户籍制度改革砍掉了拦在城镇化大道上的门槛。应是制度人性化,市场化的一大进步。但相关的医疗、养老、社保等配套制度的改革需同步,否则仍将矛盾重重。”

还有媒体报道称:“改革户籍制度,首先要弱化或者剥离户籍制度背后所承载的权利及福利,尤其是与城市户口相挂钩的如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特殊待遇,解决公共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平等的问题。”

关于户籍改革与土地、楼市的关系,有评论认为,长期来看,户籍改革对楼市是利好:“利好主要在长线效应。有专家预测,户籍改革将是中国房地产未来十年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有评论认为户籍改革与土地问题交叉时需谨慎:“最重要的是稳定有序地推进,而非强制拆迁和圈地,侵占农民利益。户籍改革不仅仅是管理制度上的一个改革问题,更牵涉土地这一根基性资源的分配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户籍制度户口户籍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户籍制度
户口
征婚信息
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户口的如何申请恢复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二元户籍往事
热议
八类“黑户”可登记户口
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