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是从迷惑走向觉醒的旅程

2014-08-22 02:15
中国商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布施小鬼虚空

曾经有位道行高深的碧峰禅师,禅定功夫极深,待圆寂时,小鬼遍寻不着,后知禅师平生唯爱其钵,便摇动之。禅师听得钵响,心神一乱,即刻出定察看,发现小鬼作祟,不由心惊:一念贪爱,不但定中不安,更得被无常小鬼逮个正着。便将钵打碎后重新入定,并留下“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的偈语。

锁不住的虚空

无始以来,我们纠缠于我法二执构成的错误设定,使之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与生俱来的本能。由此无明不觉,而有妄想颠倒的人生,而有种种迷乱的显现,并于其上产生相关设定。进而,对这些设定生起坚固执著,形成纷繁复杂的心理,引发无量无边的烦恼。

比如一个茶杯,本身只是缘起假相,并无特定归属,但我们花钱买来之后,便将之添加一个设定,感觉这个茶杯是“我的”。此外,我们还会于其上粘贴其他标签,或是觉得它精美,或是觉得它贵重,或是觉得它稀有,如是等等,使贪著不断加深。事实上,无论什么设定都不曾为茶杯增加什么。对构成茶杯这一缘起现象的种种元素而言,不会因任何设定发生改变。

但我们的心,却会因此受到影响。与其说这些设定是附加于茶杯的,莫如说,是在我们内心增加了一份牵挂。当自己损坏或丢失它时,会懊恼悔恨;当别人损坏或丢失它时,会嗔恨郁闷。若茶杯只是商场的陈列品,而我们也未生起占有欲时,其变化会使我们受到那么大的影响吗?世界各个地区,每天都有无数因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超过我们个人损失何止千万倍、亿万倍。我们或许也为之叹息,乃至一掬同情之泪,但很快就忘却了。而一只心爱的茶杯,却会使我们念念不忘。原因何在?无非我执所致。

执著越深,干扰力量就越大。曾经有位道行高深的碧峰禅师,禅定功夫极深,待圆寂时,小鬼遍寻不着,后知禅师平生唯爱其钵,便摇动之。禅师听得钵响,心神一乱,即刻出定察看,发现小鬼作祟,不由心惊:一念贪爱,不但定中不安,更得被无常小鬼逮个正着。便将钵打碎后重新入定,并留下“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的偈语。

无论是茶杯,还是房子、汽车,乃至我们的色身,都是缘起假相,并无我及我所。透彻这一点,心便如虚空般一无所住,执著自然无处生根。如此,就不会为物所累,为情所牵。纵然铁链能锁住种种有形之物,却锁不住无形的虚空。

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找依赖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

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我们的身体、家庭和事业,哪一样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无常,但无常并未使我们警醒。相反,无常往往使我们更加执著。似乎执著就能抵挡无常到来,并使我们执著的对象变得坚不可摧。

我们的贪著,正是在不断生起贪心的过程逐渐壮大的,并在最终,使我们自己成为贪心的受害者。贪著之心带来的危害,与贪著程度是成正比的。在金融风波中,很多人都会受到伤害,但程度却各不相同:有些人自寻短见了,有些人精神失常了,也有些人失落一阵就痊愈了。贪著越深,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伤害就越大;反之,环境变化就不会构成太大的破坏力。就像爬上一个注定要坍塌的高楼,爬得越高,摔得自然就越重。

我们也在不断培养我执,每做一件事,无不介入自我。其实,一件事从开始到完成,只是缘起的过程。我们执著其中有“我”,完全是出于错觉和不良习惯。

什么是“我”?我们自身的存在,只是一个妄想。色身能代表“我”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识前去投胎时,我们将父母的那一点遗传物质当作是“我”,由此开始上演“我”的一生。如果这就是“我”,那么,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又是什么?

缘起的世间,没有我,也没有我所。生命的延续,只是缘起的相续。我们的色身,就像我们所拥有的一个器皿。器皿是不是“我的”?只有当我们认为那是“我的”,它才被贴上了“我的”这个标签。不然,和“我”有什么关系?但自从我们将执著投射其上,将之视为“我的”,它的变化就会影响我们。当它败坏时,我们就会因此难过、惋惜。

我们对色身也是如此,只是这种执著更深入、更持久,已经和色身合二为一,不可分离。从投胎的刹那起,我们的执著就开始了。事实上,早在投胎之前,我们已执著了生生世世。在我们的意识活动中,我们不断从“我”出发,不断介入“我”,不断巩固“我”。成功时,会认为是“我”成功了;失败时,会认为是“我”失败了。如果不介入“我”的成分,只是尽心尽力去做,成与败,就不会对我们构成什么伤害。因为事业成败也是缘起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而不至为执著所累。

我执使我们处处张扬自我,可是自我又是什么?世上并没有自我这个东西。但我执所形成的自我中心,却将我们和他人对立起来。有了强烈的自我观念之后,我们当下就和整个世界成为对立的双方。我代表着一方,而整个世界代表着另一方。现代人常常感到孤独,当你的世界只装着你一个人,当然会感到孤独。如果你和整个世界、和所有众生是一体的,就不会懂得孤独为何物。

当下发生的因果

人有没有命运?又是由谁来决定这一切?其他宗教多认为,命运是由外在的主宰神或某种神秘力量决定。而佛教认为,命运就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决定这种规律的力量是在我们自身而非其他。换言之,命运体现了生命发展的因果,是以不同心行为因而导致的结果。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命运走向。这些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业。其中,身业是所行,语业是所说,意业是所想。

佛教还认为,这些由所行、所说、所想构成的因果,贯穿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但现代人很难接受这一观念,或者说,很难发自内心地引起共鸣。所以,我现在主要提倡的是心灵因果,当下因果。我们可以暂时不考虑三世因果,但无法回避心灵因果,当下因果。当我们行善,或只是生起一念善心时,由此感得的乐果未必立即现前,但由此带来的内心喜乐却是当下就能体会的。我们所有做过、想过的事,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影响未来生命走向的因。因为心念会形成习惯,并逐步固定为心态,进而导致不同性格,导致不同人格。endprint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不同心念在活动,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区别只是在于各自力量的强弱。如果不加选择地任其发展,很可能就被“我执”掌控,被“我执”发展的负面力量占据主动。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为“我执”就是我们的本能,是我们不假思索就会维护的本能。修行的意义,则在于帮助我们调整方向,帮助我们由被动转为主动,有选择地强化某些正面心理,淡化并逐步根除某些负面心理。

这个人身,用他来做什么

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五蕴和合而成,也是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所以,这个系统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

怎样才能改造这个有漏的生命系统?就要依法,要使自己成为合格法器。《道次第》告诉我们,闻法应离三种过,具六种想。离三种过,就是令心向法开放,使法乳清净无漏地盛载其中。如果接受渠道不畅通,法就不能顺利进入我们的生命系统,更谈不上产生作用。六种想,也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其中第一个观想,就是把自己当做病人。换言之,我们必须意识到现有系统的缺陷,从而生起改造动力。如果一切安好,改什么呢?修什么呢?

对于这项生命改良工程来说,《道次第》的每个步骤,都在帮助我们完成某一方面的修正。比如对暇满、义大、难得的认知,就是对价值观的重塑。说到价值观,我们也许会觉得是一个哲学问题。事实上,这是生活中时刻需要运用的。我们每天都面临很多选择,大到事业、家庭的选择,小到日常琐事的选择。我们究竟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学什么还是不学什么,几乎所有选择都离不开对价值的判断。

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多半就会跟着感觉走。但凡夫的感觉是什么?无非是迷妄,是颠倒,是人云亦云,却很少考虑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因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就不知道不要的是什么。相对而言,现代人似乎特别浮躁,特别经不起诱惑。原因何在?正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信念在支撑。就像一片羽毛,轻轻的一阵风,就能使它失去方向。

对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道次第》告诉我们,在生命延续过程中,人身难得而易失,惟有将此机会用于修行,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除此而外,轮回中的所有盛事都是虚幻不实的,其本质都是痛苦。若对这一选择确定无疑,许多烦恼就不复存在了。因为所有烦恼都有相应的依托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们原有的错误设定和执著。比如曾经喜欢过什么,执著过什么,在乎过什么,当心纠缠于这些局部时,就会将此当做一切,颠来倒去,越缠越紧。而从生命的真正价值来看,从一个制高点来审视,就会发现我们纠缠的不过是幻影,是尘埃,其价值是短暂而微不足道的。看清这个真相,我们还有兴趣为此付出一切吗?

对他人最有意义的帮助

对于一个发起菩提心的学人来说,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金刚经》中,以七处较量来说明法布施的功德。如“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乃至“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等等。

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比不上法布施;每天三次以恒河沙之多的身体布施,依然比不上法布施。此外,《普贤行愿品》等众多大乘经典中,也一再告诉我们:“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如果认识不到般若智慧的价值,我们可能感觉这些比喻过于夸张,难以理解。当我们真正意识到佛法对人生的作用,就会觉得,无论怎么比喻都是不为过的。因为再多的七宝布施,乃至生命布施,所得到的只是外在福德,是暂时的,有限的。而修习佛法,以及引导更多人修习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轮回,走向解脱,这才是对生命本质的、究竟的改善。什么价值更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惜的是,这么有意义的事,却长期为人忽略。很多信众热衷于盖寺院、建大佛,以此培植福德。这固然值得随喜,但我们要知道,寺院的意义,不在于有多么堂皇的建筑,而在于住持和传播正法;佛像的意义,不在于有多么伟岸的尺度,而在于让弟子们以佛陀为榜样,见贤思齐,精进修学。

无论是寺院还是大佛,都是因为有法,才能起到化世导俗的作用,才能具备安定人心的力量。所以我提倡的是,把寺院建到每个众生心里。这就需要推动整个教界的传灯意识,让每个佛弟子都能认识到传灯的意义,都能以传灯作为不可推卸的使命。

传灯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并且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因为我们是在直接运用所学,而运用又能反过来检验所学,这就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从而加深对法义的认识和领悟。

懂不懂

学佛,是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的旅程。这个旅程究竟由几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对旅程经历的各个站点不明确,就可能在前进过程中出现偏差,去道远矣。

有的人很勤奋,每天都在读书,但翻来覆去都是读一本小学课本。读上十年之后,他会达到什么水平?不要说读上十年,就是读上三十年,仍然还是小学水平。可能比一般的小学生出色些,但不会因此变成研究生的水平。另外,还有些人本身是小学水平,却拿着研究生的课本来读,怎么能读懂呢?最多也不过是自己以为的懂。

“懂”这个概念其实很有弹性。每个人的懂,都是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准在判断。古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少年读书,就像透过缝隙瞥见月亮,连月亮本身都看不完整。及至中年,就像站在庭院赏月,那是透过屋顶看到的,是局部而非完整的天空。到了晚年,有了种种人生阅历之后再来读书,就像站在高台观月,一望无际,尽收眼底。

学佛也是这样。以我个人经历来说,现在讲的很多内容,比如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戒定慧三学等,刚学佛时已经大概知道了。但几十年学下来,还是绕不开这些基本概念。你会发现,确实就像古德所说的那样——“佛法无多子”。除了这些根本,还有什么呢?三藏十二部典籍,也无非是由这些核心演绎而来,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这些核心进行诠释。

但你对这些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在各个修学阶段是完全不一样的。刚开始学,可能只了解到三五分,随着不断深入,可能会了解到十分,然后是二十分、五十分、六十分。而真正的透彻,则须证得圣道乃至成就佛果方可,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以,这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可问题是,多数人都有自以为是的特点。当我们看到五分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懂了;看到十分的时候,就以为自己完全懂了。但这是一个什么意义上的懂?如果继续学下去,你会发现,曾经以为的懂是非常肤浅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深度的懂。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对任何一个法义,都不要觉得自己现在的认识已经完整了,已经到位了,这样才有继续进步的可能。endprint

猜你喜欢
布施小鬼虚空
你在黑暗中看我
精神生态学
“求乞”与“布施”之间
德善
藏起来的教科书
顾恺之募捐
冲吧,小鬼!
虚空眨眼
暴雨来袭
冲吧,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