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4-08-24 12:00刘兴红张军翔
关键词:课程设计体系专业

刘兴红,张军翔

(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刘兴红,张军翔

(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包括教学能力、动手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从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点入手,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湖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2009至2012级进行了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适应了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信息化进程中的建设需要。

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

1 问题的提出

继教育规划纲要之后,教育部在2011年10月8日颁布了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刘延东同志作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讲话等,这些文件及讲话精神对人才的培养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就地方师范院校而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个“应用型人才”目标要求下,实践教学就尤为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包括教学能力、动手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但地方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由于创办时间相对不长,伴随着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培养规模的壮大,加上地方的特点,近年来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而市场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需求并未饱和,这折射出了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不能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这也说明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及由此造成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2 教育技术学专业特点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综合应用型学科,与其它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有着很多其它专业没有的特点。比如说,教育技术学专业有着较为广泛的课程学习范围,要结合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保留着传统的电教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又结合了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特点。教育技术学是将现代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它涉及传统的视听媒体、计算机类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涉及的技术门类较多较广,学生们要真正掌握好本专业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然而,在多年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大学的低年级阶段(尤其是大一学生)对本专业并不全面了解,使他们感觉很迷茫,不了解专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以及毕业动向等问题。所以,他们很难真正适应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各院校学生要求转专业的事情常有发生,有的学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开放实验室,但学生走进实验室没有目的性,除了上网玩游戏,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时,在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大一大二是以基础理论课程较多,学生放松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大三、大四阶段开设了大量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而这个时候的学生又面临着英语四六级、考研、实习、找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学生们无法静下心来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专业课程,因此,在动手实践这块也就成为空谈。

作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负责人,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基础上,与同仁们一起分析研究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结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构建了一整套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特点,在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综合考虑就业形势,研究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以此为基础,分析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整合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平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及学生课堂实验成绩考评机制,构建创新性的多维化实践教学体系。

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其它实践教学体系一样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与实施办法、考核评价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五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3.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技能等方面应实现的目标。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由“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单科课程实践教学与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并重;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并重;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实习并重。

校风实训与校外见习实习并重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并重单科课程实践教学与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并重社会需求分析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3.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及实施方法的构建

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相应的实施方法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3.2.1 课程实验 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的实践教学,尽可能减少理论教学时长,增加实践教学,同时采取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的办法来弥补实验学时的不足,把部分难度较小但耗时较多的实验内容以课外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开放的实验室条件。

3.2.2 综合课程设计 在高年级段,依托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分方向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综合课程设计,以任务驱动来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每个方向又由指导老师以不同课题的形式把教学任务提供给学生,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把工科的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式借用到教育技术学专业中来,这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没有体现,作为一种改革尝试,已在我校2009级至2012级学生中逐步开始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图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框架

3.2.3 第二课堂实践 以项目实践的形式,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教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培训学生以承接项目开发、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性竞赛等,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2.4 见习与实习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从第二学期开始,安排学生到一些基地见习学习,观摩学习,将把学的知识与社会应用联系起来;毕业前,由学校统一安排,分派学生到各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在我们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改革过去的实习方案,延长实习时间,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2.5 毕业设计 在最后一学期,通过毕业设计来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综合与总结,并把毕业设计与综合课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综合的综合。

3.3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编写指导性文件、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保障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规定各种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提出系统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和性质,完成各类实践教学课程的大纲和辅助教材的编写,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实践教学场所是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校内实训中的课内实验和综合课程设计以及第二课堂都需要实验室作保证,加强实验的建设和健全、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是完成校内实训的基本保证;在校外,建立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见习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尽可能地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有足够的可能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最后,建设合理、完善的师资队伍,除了课内实验外,对教师按各自的研究方向来分组,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指导和管理,并轮流安排老师带队实习、见习,让老师们更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

3.4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管理无外乎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这三个方面。

3.4.1 组织管理 通过对各级管理结构的建立,组成一支管理队伍,让他们各自明确责权关系,规定其职务或职位,由学校实训管理中心或实验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使实践教学管理队伍中的所有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实践教学任务。

3.4.2 运行管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各教研室和实验室要针对所有实践课程制定独立而又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在些基础上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编写实践教材,保障实践教学有序进行,并严格按照实践教学的考评办法进行考评。

图2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3.4.3 制度管理 制定相关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从实践目的和要求到实践报告的编写,通过规章制度来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3.5综合考评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是由考评方式和考评标准组成。考评方式由考查和考试、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两个维度;考评标准可以是百分制,也可以采取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等形式。

不论是考查还是考试,从其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来看,考评又可分为统一考评和独立考评。统一考评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评,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分,许多与理论课一并开设的课内实验课程一般都是用这种形式。独立考评是指将独立开课的实验课程、综合课程设计、第二课堂、毕业设计和实习等单独开设的实践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进行考评,考核合格者记入独立课程成绩并给予学分。

不论是统一考评还是独立考评,从对实践教学的考评内容性质来看,实践教学的考核又可分为结果考评(考查)和过程考评(考试)。结果考评就是根据实践教学的成果来评定学生的实践课成绩,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成果大多是完成项目作品的形式,如果完成作品所需时间较长或者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的,可以采取结果考评(考查)的形式;对于象编程等可以要求在某个规定时间长度来完成的作品,可以采取考试过程考评(考试)的形式,给出若干选题,让学生随机抽取,或统一选题,统一时间提交答卷。

4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实施

结合湖北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从2009级开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改革原有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配合学校的统一部署,延长实习教学时间,从原来的7周延长至3个月逐步增加至一学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入综合课程设计,并利用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4.1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课程实验的合理开展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湖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是由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使学生在有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样,实验课程也是由基础到专业进行设置;同一方向的系列课程结束后,再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综合设计,将前面所学的专业课程以项目课题的形式来串连各门课程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课程设置就具有由易到难、由普遍到特殊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每个环节的实验项目,并与所学课程有机结合。

4.2综合课程设计的实验指导性教材或资料的配套

每门课程都应有各自的指导性教材或资料以保证学生实验的正常进行,综合课程设计也一样,而综合课程设计与基础课程的实验目的不同,前者为设计性的,而后者多为验证性的,专业方向相同的教师在一起经过多次研讨,共同编制合适的实践教学大纲,以及指导性实验教材或参考资料,为综合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保证,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4.3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除了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内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实践教学外,充分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室的管理,依托大学生创新基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积极去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还可以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4.4影视制作、课件制作、网站开发等实践项目的衔接

在地方师范院校中,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要动手能力的培养方向有影视制作、课件制作和网站开发,这三个方向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对它们进行相互衔接和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既全面掌握,又有所侧重。

4.5实习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学生完成校内课程实践教学后,第七学期将要到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实践,这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全方位的、综合的培养和考查,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其它师范专业相比有其独特性,学生在实习单位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实习外,还要配合各实习单位加强实际动手的锻炼。

5 总结

通过我校2009级至2012级学生对重构后的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应用,证实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整体上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课内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课程三个层次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三结合,形成多维度的、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Z].2011-10-08.

[2]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3~9.

[3]杜燕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3,(02):92-96.

[4]程 云,王 锋.普通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黄冈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04):61~65.

[5]陈 琳.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21~27.

[6]杨 丽,万华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2011,(10):153~154.

[7]徐福荫,黄慕雄.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40~47.

[8]贾志斌.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析——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7):73~76.

[9]张剑平,章苏静.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8):35~41.

[10]陈 琳.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21~27.

[11]徐小双,童三红,陈吉利,等.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 ,2009,(12):106~109.

The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practicalteachingsystemofeducationaltechnologyspecialtyinlocalnormaluniversities

LIU Xing-hong,ZHANG Jun-x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China)

undergraduate practice teaching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is mainly to trai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cluding teaching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it make students have a strong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Applied Talents target of local colleg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and explore and study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arget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 form unique teaching system. The new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Practiced and applied in 2009-2012 conducted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 and i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t promotes innovati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local colleg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pplied Talents

2014—03—1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置换培训在线学习共同体创新研究(14D061);湖北师范学院教研项目(JH201223)

刘兴红(1971— ),女,湖北黄冈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G65

A

1009-2714(2014)03- 0104- 05

10.3969/j.issn.1009-2714.2014.03.024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体系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