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的本质和基本特点反观读经教学

2014-08-26 00:18王荣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王荣辰

内容摘要:明确语文的本质和基本特点对语文教学无疑有重要的意义,在厘清语文性质、本质和基本特点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会发现现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本质及其基本特点的阐述存在值得商榷之处,通过对其进行适当补充,可以看出语文的本质和基本特点决定了开展读经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文本质 语文基本特点 读经教学

语文到底是什么,一直是语文界争论不体的问题。

1.性质、本质和基本特点

在语文教育领域,“语文是什么”无疑是一个首要而关键的命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就是对语文的本质及其基本特点的阐释。我们首先要明确何为事物性质、本质和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的本质及其基本特点给出恰当阐释的第一步。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性质,作为事物属性的一部分,它是事物存在的依据,是事物各种属性中最能体现事物特征、可以据其将此事物与彼事物离析开来的部分。特点则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即事物独具的、此有而彼无的属性。

由此看来,语文的本质就应当是语文与其他课程分别开来的课程属性部分,是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而非其他课程的根本标志。语文的本质决定了语文的性质,探讨语文本质就暗含语文性质的内容。语文的基本特点则应体现语文不同于其他课程而特立独有的区别特征。

2.明确语文课程的本质和基本特点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是课程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的核心问题,课程性质(作者案:本质)的明确更是课程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清晰而准确的认识语文的本质对语文课程建设和发展有极端的重要性,

“是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要前提”。

语文的本质决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体现语文课程的本质。二者直接影响着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等等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亟待突破和解决的问题。作为“语文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决定了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的特定内核,隐含着语文课程所肩负的责任和任务,奠定了语文在整个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体现了语文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正确地挖掘并阐述语文课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在理论层面,对语文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理论指引作用,可以将其引向一条正确而事半功倍的道路,还可以极大地丰富现有的语文课程理论,为语文课程理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层面,为当下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促进其快速全面推进。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的回答,就不能为语文课程“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正确科学的课程定位,语文的发展就只能在摸索与试探中前进乃至迂回不前、陷人僵局,就像巨轮夜行于海上却没有罗盘或灯塔,往往苦心经营却误入歧途,屡屡尝试却收效甚微。

因此,对语文本质和基本特征这一理论问题有必要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它的解决或者说学界所能达到的共识必将促成语文课程的“质”发展。

3.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商榷

我们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把语文简单地看作工具。从1929年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始终是语文“工具说”一统天下。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现行的仪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采用同样的表述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只强调这一点,忽视了语文本质的复杂性和多重性,显然是偏颇的。“‘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以及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将其与工具性统一的这一提法,体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也有效地弥合了有关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矛盾。

然而,上文已经提到,语文的本质和基本特点应该是借以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成显著分野的课程属性,因此,语文的本质和基本特点的归纳必须通过与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其他课程的比较这一方式得出。

与英语课程相比,二者同属社会科学、语言类的课程,共性最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既已阐明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也是英语课程具有的典型属性,这是由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所决定的。“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这都是英语课程工具性的体现;“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都是英语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与数学课程相比,虽然数学属于自然学科,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属性。通过记忆公理、定理、计算方法来解析问题,用科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生活的需要,实现其应用价值,这是数学课程工具性的一面。此外,在数学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树立对科学的追索、创新精神,体会对待科学时实事求是、认真谨严的态度,也是在“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endprint

由此看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非为语文课程所独有,因此,也就很难看作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和基本特点。如果我们不承认英语数学等其他课程也同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那么对这些课程价值的认识就滑向了单纯知识记忆、应试技巧训练的一面,这显然不符合这些课程的实际情况,也是有违我们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的。

其实,任何课程都不可能单纯地具有绝对的工具性和绝对的人文性。作为一种知识财富的传递,一门课程必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任何知识,都来源于人类社会,也就必然带有一定的人文气息。只是由亍知识的构成不同,工具性和人文性往往不易同时明显地显露出来,因而使我们忽视了两方面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这一课程实际情况。形象一点表述,即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从两个角度向同一课程投下两束追光而产生的影子,每一门课程都能够折射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内涵,只是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而造成两个影子有明有暗,有长有短。由于语文课程的展开是在母语基础上的,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都有牵涉,覆盖广,内涵丰,学生熟悉度大,亲切感强,因而凸显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切人口多,使其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点上相对其他课程更为明显。

笔者认为,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提法,虽然体现了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最新认识与理解,是语文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但是,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4.语文课程本质和基本特点的补充与读经教学

对语文本质和基本特点的认识,应运用比较法才能进一步深入。通过与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其他课程的比较,笔者对语文课程本质和基本特点做以下几点补充:

4.1 彻底的基础性与读经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通常会称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基础课程,这里的基础是就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框架、从而搭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角度而言的,这几门课程共同支撑着基本的课程框架,为课程体系奠基,较之其他学科,与学生的生活更紧密相关,因而称之为基础。

语文的基础性与数学英语的不同在于其彻底性,这种彻底性来自于语言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作为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产生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交际需要,产生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它的发展和成熟,使人类个体和个体间可以交流,使个体自身得以思考。

语文与语言紧密相联,语言在构成语文的各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所以语文也就直接触及到学生的思维和交际,影响到所有课程的学习。极端一点说,没有语文(语言),学生就无法实现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思考和对学习成果的表达,学习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要想系统的掌握好各门课程,就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就是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而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过硬的语言能力。从这以角度出发,称语文课程为“各科之母”是毫不为过的。

明确了语文的基础地位,那么如何夯实语文基础就成了关键问题,读经无疑给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例如在识字教学方面,《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名篇,用韵文的方式,以句系字,组句成篇,琅琅上口,偏于传习记诵,无疑是学生扩大识字量、养成阅读记诵习惯,为低学段语文学习打好基础的优良素材。每一篇识字材料内部有意识避重,有效地节省篇幅而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且每一篇识字材料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阅读情景,诵读蒙学教材,可以使学生直接在阅读状态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同步阅读,防止了传统识字教学和阅读相分离的弊端。

4.2 天然的非零基础性与读经教学的可能性

一个正常的、没有语言障碍的学龄前儿童,是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汉语交际能力的,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一岁之前是语言准备阶段;一岁至学龄前是语言的发展阶段;此后是语言的完善阶段。母语的习得一般在学龄前就已经完成,语文课程的作用是建立在母语基础之上进一步系统强化并继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可以说,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开始接触语文课程时,都是已经具备语文基础的,而且也正是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语文基础,才可能实现对学校教育中语文以及其他一切课程的学习。

语文在进入学校教育阶段时的非零基础性是天然的。有些学生在学龄前就具有了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英语语言能力,但这些往往都是家长有意识对孩子进行专门的培养或训练才获得的。换句话说,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是在非天然环境下获得的,而在国内正常情况下,由于孩子从出生就处于天然的汉语语言环境中,在无需正规的、系统的讲授的状态下,没有语言学习障碍的儿童可以自然习得。

这就为读经教学提供了可能。虽然许多经典的诞生年代距离今天已非常遥远,与现代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套言语体系,与现代汉语的使用隔膜较大。但作为汉语发展的不同阶段,古今汉语一脉相承,汉民族的阅读心理习惯、民族文化相通,所以基本的语感仍然存在。且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学生机械记忆能力强,在理解不深入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对大量经典进行准确的记诵。以这样对经典的宏观掌握做基础,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对文意的理解会逐步深入,臻于透辟。

所以,在儿童读经的初步阶段,我们不应担心学生无法理解文意而放慢读经进度、对文章条分缕析,因为认知水平决定了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而应充分利用儿童有自然习得母语的能力和天然的语感,提早进行读经教育。

4.3 学习过程中的连续创生性与读经教学的意义

创生性,即创造与生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通过创造性实践,产生学习成果。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普通学生而言,在语文以外的其他课程领域里,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知识的创新性应用、产生创新性成果的,因为这些学科的创新对学科素养的要求,决定学生只有进入高等教育阶段走向专业化研究道路、经过长期系统的学术训练时,才有可能完成一个创新突破。即使这一阶段的学生有创新性的学习成果呈现,也很难是连续不断的。

但是,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生性是连续不断的。因为学生在一直不断地作文,即不断地进行书面交际和口语交际(可以看作是口头作文)。这种作文不可能是语文课程中语言基础知识的原版再现,而是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创造性的运用。语文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知识传递和训练,更重要的是用连续不断的创生性来支持学生学习生活中不断产生的交际需要。

古代读经教育下的儿童,学习两三年即可独立为文,可见读经对于儿童写作创生性的培养的速率与成效。经典作品经过历史的检验和淘洗,文质兼美,经得起推敲,它首先是学生赏析的对象。经典的诵读可以与作文的教学紧密结合,相伴前进,用随文练笔的方式让学生谈谈对经典的感悟,实现以文带写、用写悟文的良性循环,从而妥善的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其次,经典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楷模,是学生写作学习的对象。当然,这并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学生写仿古制作,而是说经典作为语言运用方面的成功典例,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多方面的储备和给养。比如:自此运用的准确精妙、行文的脉络结构、观察社会生活的角度,多方面审视便可以有多方面的启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语文区别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基础性、天然的非零基础性和在学习过程中连续的创生性,这些属性决定了在当代读经教学充分的价值和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