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意义和途径

2014-08-26 00:23桑林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体育

桑林军

现在的学生在家庭宠爱、社会稳定的环境中成长,可谓一帆风顺。大多数学生缺乏坚强意志、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但是,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当代中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心理负担,致使他们产生学习焦虑情绪。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战胜挫折的愉悦心情,所以体育课能对学生进行挫折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地作用。

一、体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当代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坚强意志、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承受能力较差。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挫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和正确疏导,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尤其是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发展,在他们不断向周围生活环境进行自主探索时,会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矛盾,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

对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集体的温暖和请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径

1.培养抗挫折教育能力要以体育实践活动课为主阵地。

中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抗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抗挫折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辅导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利用板报、墙报、广播的形式渗透抗挫折教育。重视环境氛围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抗挫折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氛围。如在橱窗里设立抗挫折教育专栏,展示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在班级墙壁上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警句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教育。采用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情境体验、磨难训练、活动竞技、模拟探究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以活动为载体的典型实验,为耐挫能力的培养探索方法、积累经验。通过提高学生抗挫折认知能力,培养积极的耐挫行为技能,提高耐挫力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创编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抗挫折活动练习。

2.培养抗挫折能力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人物身上感受他们的心理品质、顽强的意志获得情感体验,通过刻苦的实际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忍耐力。如在体育健康课中,用名人的事迹和作品感染学生外等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渗透抗挫折教育,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

3.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育与培训。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康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独立的人格,从而提高学生成绩,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4.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抗挫折教育立体网络。与家长联系,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与教师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心得,探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组织亲子趣味运动会;另外,学校要大力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体育
Holism in Education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挫折
我们的“体育梦”
终身不遇
心理小测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