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

2014-08-26 00:22乔金雨
教育界·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评价方式体育教学

【摘 要】在多元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着重对学生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学习全程进行评价,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体育素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多元时代 体育教学 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的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环节,教学评价对促进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新的模式亟须能够适应新变化的评价标准,在多元化形势下,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

(一)评价目的不明确

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促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来了解自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不断弥补提高自己的体育相关知识及技能。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往往将评价的目的与教学目的等同,存在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学生为了拿到学分而学习,评价目的不明确和定位上存在的偏差,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高,还会影响到教学反馈,导致教师不能准确了解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到教学效率和实际效果。

(二)评价内容不全面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一定的体育理论和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并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活动参与、合作精神等技术非智力方面的能力,但目前的教学评价中评价内容往往过于注重结果、技术,而忽略了过程、兴趣,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体育教育深层次的目的,评价内容不全面,设定窄化,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导致体育教育的目的难以实现。

(三)评价方法不科学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通常是采取阶段性学习结束后或是学期末进行评价的方法,也即是终结性评价,这种回顾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判定成绩,忽略了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导致教学反馈不及时,时效性不强,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在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往往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以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等作为定量的指标判定成绩,这种评价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理解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情况,但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如学生品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不能很好地评定;同时评价时往往采用绝对评价的方式,主要评价学生的先天身体条件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情况等,此外由于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也不符合教学评价公平的原则。

(四)评价主体不合理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不仅能够互相印证评价结果,减少偏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体育教学评价的公平性,也有利于透明化教学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虽然多数院校采取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评价方式,但在教学评价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存在不合理之处,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时,学生往往依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评价,而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为得到学生较高的评价也往往会迁就学生的要求。此外,多数的院校在处理教学评价结果时多采用非公开方式,容易使学生认为教学评价只是走形式,积极性和热情不高,使得体育教学中的“学评教”环节最终流于形式,使得实践中无法充分发挥这一形式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的多元化评价模式构建

(一)转变评价观念,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体育教学是使在学生获得体育的基本知识以及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的体育老师仍存在着重育体、重技能,轻育新、轻普及的观念,教学观念的偏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影响到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开展,难以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评价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学评价理念,树立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新的教学评价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积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发挥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采取全程评价,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累积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采取课堂即时评价—日常评价—定期评价—期中或期末评价的全程化评价,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指导学生的正确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进而使学生能够“学好”。期中或期末的总评是教学评价的重要部分,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评价内容的多样化,除了期末考试外,还综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学生体育实践活动的成果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评价的内容也应当多元化,除了测验项目的设计应当趋于多样化外,也可以在院校内或与其他院校联合举办健美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等运动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如排球游戏等,将学生的参与性、游戏中的表现等纳入到体育成绩评定指标中,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不仅可较为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也十分有利。

(三)丰富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endprint

在实施全程化评价的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除了传统使用的测试法外,还可采用专题作业法、口头测试法等多种评价方法,拓展评价的渠道,以达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素质的目的。而专题作业法的实施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多了解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水平等,全方面促进学生体育学科基本能力的发展。

(四)转变评价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评价中也应当注重师生的互动,注重学生的自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创新,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强化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促使学生明晰自身体育学习中的特长和不足,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效率。同时也应加强学生在“学评教”中的作用,促使教师能够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活动,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三、结语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体育教学改革赋予了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新的活力,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基础环节之一,从此种意义上来看,体育教学评价与体育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学评价的改革,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丰富的评价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人文精神为主,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鉴别选择功能、反馈功能和咨询决策功能,利用教学评价的指导、激励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东清.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08(1):118-119.

[2]苏晓红,王晓春.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6):109-113.

[3]汪静.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4,35(1):106,129.

[4]郎海波,杜娟,陶宏军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体育学习评价改革[J].运动,2011(9):96-98.

【作者简介】

乔金雨(1976.08—),男,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方式体育教学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