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扶贫人”

2014-08-27 19:52林鄂平
中国扶贫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渣人手褒义

林鄂平

有些行业爱自称“××人”,如“交通人”“水利人”“民航人”“审计人”之类。这种称呼源起何时未见有考证文字,只是观察到,也有不少行业不随波逐流,比如文化行业就没自诩“文化人”,地震局、文物局也不自称“地震人”“文物人”。当然,称“扶贫人”的则有。

虽然“自称者”口气是自豪的、正向的,但这类称呼是否科学尚存疑,疑问就在后面那个“人”上。这里就以“扶贫人”为例来分析个子丑寅卯。

这个“人”,应该包括做扶贫工作的所有人。但是,“扶贫人”这个称呼感情色彩是褒义的,而现实不是所有从事扶贫工作的人都是同一个“色彩”。比如一些合伙“私分”扶贫款的人、编造户头“吃空饷”的人、虚报项目套取资金的人,他们损毁扶贫队伍形象,不可能匹配褒义的“扶贫人”这个称呼。连习总书记都说了,“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流和挪作他用,和救灾款被挪用一样,那是犯罪行为。必须坚决杜绝,坚决反对,坚决查处。”三个“坚决”,千夫所指,但他们确实是干扶贫工作的人,即便被诅咒“真不是人”,也还是扶贫队伍中的人。

所以,马云说:“一个团队里,人分为五种: 人渣、人员、人手、人才、人物。”但马云玩转电子商务却不一定精通汉语逻辑,他违反了逻辑上的“同一律”,因为“人员”的分类标准显然和其他四个不同,其涵盖面更广,可包括其他四个。因此只能说,一个团队里的人有四种:人渣、人手、人才、人物。而“扶贫人”里,自然也有人渣了——听起来感情上似乎有点接受不了,总感觉“扶贫人”是好人、好词?再打一个比方就明白了,中国人比较反感日本人,有世仇,但“日本人”不可能个个都是坏蛋,正如“中国人”也不会人人都是好人一样。

现在,精准扶贫是热词,其内容包含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是扶贫系统首要的重要的工作。在一片“精准”声中,每一个扶贫干部是否还要思索一个问题:精准定位自己了吗?

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因此必须承认,扶贫工作中人物、人才、人手和人渣并存。作为扶贫工作中的一员,我们要衡量自己究竟是这四类人中的哪一类人。人渣不用说了。“人手”是怎样的人?得过且过,有你一个不多,缺你一个不少。人才呢?有一技之长,做事有目标、有思路、有方法。人物呢?成为人物不容易,不光需要自身卓异的天资秉赋和后天努力,还离不开时势、环境和机遇的造就,不是谁想当人物就能成为人物。人物总是处在人们视线的焦点之中,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事物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势造英雄,全身心投入,用灵魂去思考、做事,为扶贫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你就成了人物。

人渣需要清理,人手需要引导,人才关注当下,人物放眼未来。

很欣赏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的那句广告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一个组织、一个产品会有品牌意识,一个从事扶贫工作的人也应有自己的品牌,找准自己的定位,做一个精品“扶贫人”。

猜你喜欢
人渣人手褒义
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局限与演变
木兰从军
闲扯人渣
闲扯人渣
“点”的觉醒
人手不够 ——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说句好话挺难
说句好话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