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014-08-28 01:16任松峰王红
河北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舒血宁硝酸甘油心绞痛

任松峰 王红

·论著·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任松峰 王红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加常规药物治疗,14 d为1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总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血流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流指标变化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心绞痛,能显著提高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心电图以及血流指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舒血宁注射液;心绞痛;硝酸甘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心血管疾病也逐渐增多。心绞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进而产生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较,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0例临床上确诊为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初发劳累性心绞痛9例,稳定劳累性心绞痛15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10例,自发性心绞痛6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初发劳累性心绞痛10例,稳定劳累性心绞痛16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8例,自发性心绞痛6例。2组在性别比、年龄、病程、病情上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心绞痛的诊断均按1997年国际心脏病联盟(ISF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非介入一般治疗与护理,包括:卧床、镇静、止痛、吸氧、心电监护等[3]。对照组40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硝酸甘油10 mg加入250 ml的0.9%的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的40例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将20 ml舒血宁注射液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并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1)心绞痛症状评定:显效:心绞痛发病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降低≥66%;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明显减轻,发作次数降低≥33%;无效:心绞痛症状基本与以前相同,无明显变化。(2)心电图的疗效评价:显效:心电图达到正常心电图或基本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降低较治疗前回升0.05 mV,但未达到正常标准;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40,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u=2.75,P<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比较 n=40,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2组治疗前后血流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组血流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检查项目治疗组疗前疗后对照组疗前疗后血黏度6.2±0.84.5±0.6∗#6.1±0.96.0±0.42#血浆黏度1.85±0.061.63±0.02∗#1.83±0.051.78±0.15#血小板黏附率42.03±0.04 36.86±0.2∗# 41.50±0.3639.89±0.2# 纤维蛋白原5.52±0.043.31±0.07∗#5.50±0.035.11±0.0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各项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心血管病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绞痛存在可随时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它的发作与脂代谢障碍、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释放、血栓形成及血管狭窄、闭塞、痉挛有着直接关系[4]。因此,降低血液黏度、血脂,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扩张冠状动脉及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是治疗的关键[5]。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和心肌缺血[6],但是由于其可以产生如头痛、低血压、易产生耐药性等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截至到目前,尽管在临床上已经有较多的治疗心绞痛的方法,但是它们通常都是通过减少心肌的耗氧量、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供血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来减轻心肌缺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因此,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还需采取更完善的治疗。

舒血宁注射液是提取银杏叶制成的灭菌水溶液[7],主要提取的成分为: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萜类内脂等,其中银杏内酯是银杏叶提取物(EGB)的主要成分,银杏内酯是一种天然的专一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拮抗剂[8],抑制PAF的活化,使得血清胆固醇与三酰甘油的水平下降,从而使血液的高凝状态得到改善,进而改善血流动力学,最终达到解除心绞痛临床症状的目的。一些研究显示,舒血宁注射液可以通过扩张心脑血管,调整神经对血管的控制,从而解除由于血管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发生的作用[9]。本研究在硝酸甘油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舒血宁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来进行治疗,并与单纯采用硝酸甘油基础治疗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加用舒血宁注射液以后患者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的症状明显得到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也相对减少、程度减轻,同时发病持续的时间也出现了明显的缩短;患者心电图的ST段有了较大的恢复;血液黏度明显降低,从而使得缺血的心肌得到了充足的供血。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后未发现其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造成明显的伤害。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心电图,并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 胡延芳,梁丽,何静,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附西药对照30例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0,27:731-732.

2 瞿艳红.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2012,5:50-51.

3 王光.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中国实用医刊,2009,36:61-42.

4 麦丽莎,蒋颖,丘彬彬.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内科,2012,7:339-341.

5 路文科,牛红霞,齐志士.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915-1916.

6 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1-163.

7 李书林,尚海平.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00-1001.

8 Chen P,Ozcan M,Harnly J.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analysis for evaluation of Ginkgo biloba products.Anal Bioanal Chem,2007,389:251-261.

9 叶小弟,程敏,缪云萍,等.注射用舒血宁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284-285.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4.012

276400 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R 541.42

A

1002-7386(2014)04-0515-02

2013-09-03)

猜你喜欢
舒血宁硝酸甘油心绞痛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