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CT影像诊断的价值

2014-08-28 06:30辛雨玲李英杰辛晓盼李引魏辉
河北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胃腔胃体贲门癌

辛雨玲 李英杰 辛晓盼 李引 魏辉

·临床研究·

贲门癌CT影像诊断的价值

辛雨玲 李英杰 辛晓盼 李引 魏辉

贲门癌;螺旋CT;影像诊断

胃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贲门癌作为其特殊的一种,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然而因其解剖部位比较复杂,且病变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故早期较难发现。一般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因此贲门癌预后较差,而CT检查有助于提高贲门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其制定手术方案有着明显的指导作用。本文着重分析贲门癌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辛集市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贲门癌,并行CT检查者32例,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66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20例,上腹不适8例,胸骨后疼痛4例,所有病例至少行1次CT检查,其中15例行增强检查。

1.2 方法 CT扫描采用GE公司的螺旋CT机进行检查。检查前禁饮食6 h以上,检查前口服清水500~1 000 ml,使胃腔充盈,屏气仰卧位扫描,扫描部位从食管下段至脐水平。增强扫描:用欧乃派克100 ml,注射速度为3 ml/s,注射后于20~25 s、45~75 s、3~15 min分别行动脉期、实质期和平衡期扫描。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有贲门部胃壁不同程度、不规则性增厚,最厚者可达3.3 cm。其中3例在胃壁增厚的基础上胃腔侧可见较大溃疡形成;7例患者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团块突入胃腔。在上述32例患者中,贲门管向管外浸润者表现为:贲门癌侵及胃底部共24例,侵及胃体小弯侧共16例,2例侵及胃体大弯侧,均表现为受侵部位胃壁不规则增厚及向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者共14例,表现为食管下段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软组织肿块形成;经淋巴管播散,引起淋巴结肿大者共12例,表现为腹主动脉旁、胃小弯侧、肝胃韧带、腹膜后一处或多处淋巴结的肿大。

增强扫描:增厚的胃壁三期不同程度强化,肿大的淋巴结呈轻度环形强化。见图1~4。

图1 贲门管壁不规则增厚,且有软组织肿块凸入胃腔

图2 贲门胃底壁不规则增厚及软组织肿块不均匀强化

图3 胃小弯侧胃壁不规则增厚

图4 (冠状面)食管下段及贲门管壁不规则增厚

3 讨论

贲门癌一般指发生于解剖学贲门齿状线上下5 cm的食道和胃的恶性肿瘤。早期贲门癌指病变中心位于齿状线下方2 cm以内,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病理镜下检查示有或无淋巴结转移。因早期贲门癌较难发现并就诊,故本文主要讨论进展期贲门癌的CT表现。贲门癌最直接的CT表现为贲门区域胃壁不规则增厚及胃底形态不一的软组织肿块[1]。部分贲门癌表现为胃腔侧溃疡形成,CT表现为肿块黏膜面腔内不规则凹陷,其周围隆起,呈“火山口”样腔内龛影,若溃疡较浅则表现为黏膜面浅凹状或毛糙改变。强化时,贲门部增厚的胃壁异常强化。早期胃癌表现为局部胃壁内层明显强化增厚;进展期胃癌表现为从黏膜层的逐渐强化最终于平衡期肿瘤完全强化[2],并较正常胃壁强化明显且时间延长。

由于贲门管是食管与胃接合部,其黏膜为食管鳞状上皮和胃柱状上皮移行部,所以,很容易向上侵犯食管下段,向下侵犯胃底、胃体部[3]。由本组病例可见侵及食管下段者14例占44%,其主要表现为受累食管的管壁不规则增厚或团块状软组织肿块突入管腔,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侵及胃底部者24例占75%,侵及胃小弯侧16例占50%,CT表现为胃底及胃体小弯侧胃腔不规则增厚,胃壁有软组织肿块形成。由以上数据可见贲门癌最易累及的部位为胃底部。另外,贲门癌容易发生肝及淋巴结的转移[4],然而在本组32例患者中,未发现明确肝转移的征象。而淋巴结转移者约12例占38%,淋巴结的大小是诊断其转移的重要标准。CT检查对发现纵隔及腹部淋巴结较敏感,一般认为判断淋巴结是否肿大,纵隔以1.5 cm,腹部则以1.0 cm为标准[5]。但CT不能判断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而超过上述标准的淋巴结也有可能为非肿瘤性,所以诊断时应注意区分。进行增强扫描时,增大的淋巴结呈轻中度强化,如淋巴结边缘有环状强化,则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由本组病例可知进展期贲门癌极易发生贲门管外浸润,且常常可同时累及胃腔多个部位及其他脏器和淋巴结的转移。

综上所述,与消化道检查的传统方法GI相比,CT可确切显示贲门癌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食管的改变,判断周围脏器有无侵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水等晚期征象。而这些征象是内窥镜及钡餐检查所不能发现的,只有通过CT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以避免手术及治疗的盲目性,并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

1 李果珍,苏学曾主编.临床体部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3-144.

2 Takao M,FuKuda T,Lwanaga S,et al.Gastric Cancer:evaluation of triphasic sprial CT and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 comput.Aussist Tomogr,1998,22:288-294.

3 王俊峰,袁挺,邵明永,等.不同术式对老年贲门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河北医药,2012,34:2425-2426.

4 Dorfma RF,Alpem MD,Gross DG,et al.upper abdominal lymphn2 odes:Critena for normal size determined with CT.Radiology,1991,180:319-321.

5 曹丹庆,蔡祖龙主编.全身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01-504.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4.044

052300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CT室(辛雨玲、李英杰),功能科(辛晓盼),耳鼻喉科(李引);河北省辛集市妇幼保健院(魏辉)

R735.2

A

1002-7386(2014)04-0576-02

2013-07-24)

猜你喜欢
胃腔胃体贲门癌
腹腔镜辅助经胃腔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12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胃腔穿刺充气术在经皮胃造瘘术中的应用
搅打奶油在MSCT胃部造影检查中的价值初探
腹腔镜联合胃镜胃腔内手术13例报告*
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研究
贲门癌灌注化疗及栓塞的个体化治疗临床分析
食道癌、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药治疗现状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