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红色传奇

2014-08-30 22:28郭远辉谢慧瑜
声屏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陶铸演播井冈山

郭远辉 谢慧瑜

由吉安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4集广播连续剧《我的母亲曾志》,以昂扬的气势、饱满的激情再现了女革命家曾志从井冈山出发,最终魂归井冈山的曲折故事和艰难历程,再现了一位革命母亲的煌煌母爱、一位革命志士的忠贞信念、一位共产党人的无言大德,以高亢的旋律奏响了一曲穿越时空的红色绝唱,再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红色传奇。

好题材:重温历史真实

曾志1911年出生在湖南宜章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15岁时毅然投身革命,进入了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为当时唯一的女学员,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她参加湘南暴动,参加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担任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此后又跟随毛泽东转战赣南、闽西打游击,创建革命根据地。

曾志一生十分坎坷。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左倾路线”的迫害,她曾6次蒙受委屈,6次受到严厉的党纪“处分”。家庭生活中,两位革命伴侣夏明震、蔡协民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先后为革命捐躯。曾志先后将三个亲生儿子送人抚养。她只有一个信念: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舍得一切。1938年,曾志与在福州从事地下工作的陶铸结婚,可婚后不到一年,陶铸又被捕入狱,5年杳无音讯。曾志与陶铸风雨同舟37载,只育有一女,这就是大家熟悉的陶斯亮。而本剧正是以曾志女儿陶斯亮的感情和视角为线索,串连起曾志光辉的一生,来塑造一位伟大的革命母亲形象。后来,曾志担任了中组部副部长,成了党的高级干部,然而她自己与蔡协民烈士所生的儿子蔡石红,直到她去世时,仍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务农。这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一直伴随曾志革命的一生。1998年6月21日,曾志走完了她87年的生命历程,魂归井冈……陶斯亮在给妈妈的小花圈上这样写道:“您所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曾志的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生动体现。曾志的精神海拔,垫高了巍巍井冈山,这是一座英雄的山,也是一座母性的山。她向后代讲述的不仅仅是血雨腥风,还有柔情刻骨,曾志的精神,丰富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丰富了井冈山革命史。吉安广播电视台正是以独到历史洞察力和现实责任感,制作了这部具有厚重历史感,又有时代感召力的优秀广播剧。可以说,《我的母亲曾志》这个珍贵而厚重的题材既是井冈山的,更是全国的,意义非凡,分量不言而喻。

广播剧《我的母亲曾志》,引领听众重温了一段激昂澎湃的岁月,感受了一段深刻厚重的历史,体味了一段炙人胸怀的激情。曾志,每个人都应在心中铭刻这位伟大母亲和战士的名字,她把信仰看得很重,把生死看得很轻;她把党的事业看得很重,把个人得失看得很轻。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革命的胜利,她忘却生死,忍痛割爱……广播剧通篇流动着一股磅礴大气、凝重豪迈、震撼心灵的力量和内蕴,成功地在听众心中立起了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女人,树起了一座坚实厚重又无比坚柔的丰碑。

好情节:还原历史表情

《我的母亲曾志》是一个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广播连续剧,创作人员在尊重真实的基础上没有停留在宣传层面上,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张扬,而是进入到艺术层面,给听众一种人性关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灵魂。它已远远不是介绍一个事件,宣传一个人物,而是通过这些塑造了一个传奇色彩、历史温度、人性光辉、鲜明个性、独特魅力的艺术形象,进而挖掘深层的人生意义、生命况味,从而,让人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发现,是编导者对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和历史事件的一种陌生化表达,是要通过故事给人以意想不到的震撼。有没有发现的眼光,有没有把历史和事件陌生化的本事,是一部作品成功的重要方面。《我的母亲曾志》中一个突出的艺术呈现,就是创作者对主人公许多重要情节的发现。这些情节既普通又鲜活,既真实又感人,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艺术作品之能感动人的一定是普通存在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情节或细节,一定是人人渴望而又常常失落的永恒的情愫。剧中的许多情节和细节,就撑起了那个史诗年代里主人公的希望和美。

请看:十五岁的顺牙子,要做锯腿手术,梁嫂子让身怀六甲的曾志出去避避,她却说:“我的身子结实得很,命大着呢。湘南暴动我们死了一千多人,血流成河,我是死里逃生出来的。现在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新年晚会上,战友回忆当年湘潭暴动,讲述曾志一把火烧了阻挡革命军进城的城门楼之事,毛泽东批评她说:“这城门楼是历史文物,没有罪。我们不能革它的命,不能搞极端呀。”曾志当即表示当初是太幼稚冲动,承认毛委员批评得对。

曾志迫不得已,把第三个孩子送给石大嫂时,曾志决定把一切都托付给石大嫂,连名字也交由石大嫂来取。当听到石大嫂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石来发”,并解释名字的用意是希望革命将来有发头时,曾志表示完全同意,并由此而带给她无穷的力量。

文革中,曾志与丈夫陶铸生离死别时,曾志为丈夫做了最后一顿早餐,并陪身患绝症的丈夫吃了一个多小时,她没有哭,没有怨恨,只想等他回来。临行前,陶铸与曾志紧紧地握了最后一次手,并把一首写在小纸片上的诗送给曾志,曾志把它小心翼翼地缝在棉衣里长达九年之久,直到“四人帮”被粉碎,才把它取出来,公开于世。

长孙金龙希望身居高位的祖母能为自己一家解决商品粮户口时,曾志的内心波澜涌起,矛盾交织,经过一翻内心的斗争,最终用一分无言的大爱感化了孙子安心扎根在井冈山。

60多年后,曾志回到井冈山,来到小井红军医院遗址,看望当年牺牲的130位战友,她百感交集,不能自己,声泪俱下。

1998年,曾志临终前,立下了感人至深的遗嘱,表示一切从简,做一个彻底的共产党人,并希望把自己的骨灰一分为二,我的骨灰一部分埋在白云山“松风石”下,另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

无需更多例举,曾志的精神境界,都跃动在这些感人的情节和细节之中。

情节是故事的生命,细节是历史的表情,是人物历史的质感,恰恰是曾志的这些来自真实生活的情节和细节,才让人物有了一种真正的人性的深度魅力。她的这些壮举,让听众在现代审视中,激活了一段革命历史的文化内涵。

好声音:再现历史形象

“这座井冈大山记录了一个红军女战士传奇的生命轨迹,承载了那一代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追求,也留下了他们永不逝去的青春记忆,‘魂归井冈,妈妈此生踏过万水千山,唯有井冈山才是她心中的圣山。”

人们喜欢《我的母亲曾志》的叙述样式,朴实、自然、流畅、举重若轻,像历史长河中的一道小溪,把历史的回忆,流进人们的心里。剧中,人们看不出编导者在彰显一种惊天动地,但它却是一部高昂主流题材的作品,是一部引领听众,由历史走向现实,走向崇高,走向心灵深处的作品,是一部厚重深沉、传递正能量的作品。为什么?

广播连续剧《我的母亲曾志》的艺术成就就在于真诚、真实、真情,正因为如此才有血有肉,才让人物的精神有着质感,才让人们感到可信、可叹。

正因为此剧的编导者、演播者在真诚、真实、真情地塑造曾志,才让作者多重形象、多种角色、不同年代、不同时空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带给听众一种心灵的震憾。广播剧《我的母亲曾志》堪称是一部内涵精深、构思精巧、表演精彩、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主人公坎坷曲折的命运不断交织、碰撞,牵动着听众的内心和情绪。让人仿佛穿透了剧情,看到了一个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鲜活传神的人物:曾志、毛泽东、陶铸、彭儒、亮亮、来发、金龙等,就连剧中的戏份不多的顺牙子、夏明震、蔡协民、石大嫂等人物形象塑造得都异常鲜明,足见编导和演员之功力。

广播剧是语言艺术,是声音艺术,用语言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用声音交代环境、渲染气氛,是长处,也是局限。正如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所说“耳朵不像眼睛那样有耐性,听到一句不易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从听觉上来讲,广播剧的听众是更苛刻和挑剔的,所以在创作上对台词和声音的要求也更高。可贵的是,《我的母亲曾志》反复推敲、锤炼语言,剧中会时不时地迸发出精彩的语言。这些时而激昂豪迈,深刻感人,时而充满哲思、催人奋进的语言,更直达听众的内心,令人击节赞叹。即使是一些次要人物,甚至是群众演员,你一言我一语的水词儿都写得十分贴切、精彩。此剧在声音的塑造上,立足高起点,邀请国家级著名演播家武凤春、洪涛,特型演员赵林等进行演绎。曾志的演播者武凤春,从曾志十七八岁一直演播到八十多岁,时间跨度大,她将生命的质感融在饱含情感的声音里,将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毛泽东的演播者赵林,用湖南方言进行演播,让人备感亲切。艺术家们表演传神,声情并茂,赋予了角色特殊的人格魅力和个性色彩。

吉安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创立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并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在强调,井冈山精神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把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吉安广播电视台在发扬和传承井冈山精神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剧的创作,就是依托红色资源,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一种大胆尝试和有益践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7周年,这部红色大剧《我的母亲曾志》就是500万井冈儿女献上的一份贺礼。(作者单位:吉安广播电视台)栏目责编:曾 鸣

猜你喜欢
陶铸演播井冈山
声入人心
——剖析有声小说演播技巧
探析小说演播如何更好地“化为人物”
井冈山诗五首
陶铸《悼亚楼同志》诗
陶铸在广西
浅谈小说演播中的角色塑造
井冈山抒怀
陶铸在连江领导革命斗争的故事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