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现状及环保应对措施

2014-08-30 08:26曹丹凤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无害化处理现状措施

曹丹凤

【摘 要】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畜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动物疫病也日趋复杂,病害动物的数量与日俱增,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环境安全带来很大危害[1]。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病害动物尸体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既不能污染环境,同时又要保证动物尸体当中的病菌得到消除,减少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因此,在日后的工作当中,必须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积极制定各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客观上解决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的问题,减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

【关键词】 病害动物 无害化处理 现状 措施

病害动物尸体作为病原体的载体传播疾病,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从以往的工作来看,病害动物的尸体处理,集中在一些简单的处理当中,例如火化、土埋等等,这些方式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很容易造成病菌的传播。例如,采用土埋方式,会导致病害动物尸体上的病菌与土壤相结合,土壤中的水分会作为载体,不断的将动物尸体上的病菌传播到周边地区,导致污染范围不断的扩大。本研究主要对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现状及环保应对措施进行探析,现报道如下。

1 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现状

1.1 随意处置病死动物,严重污染环境

各地养殖环节的病死动物处理现状是除了极少数规模养殖具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外,绝大多数养殖户没有处理设备和能力,通常是将病死动物掘地掩埋或者是直接丢弃,即使是相关部门在处理的时候,多数情况也是采用焚烧的方式,或者是深埋处理[2]。由此可见,随意处置病死动物,主要有以下几点危害:首先,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或者是相关条文进行处理,会导致病死动物的病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污染周边环境,尤其在乡村地区。我国的很多乡村都与城市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旦乡村地区的病害动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势必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危害。其次,随意处置病死动物,一定会严重污染环境。会对周边的生态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倘若遇到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暴雨、洪水等等,将会为病菌的传播,提供很大便利,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1.2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经费欠缺

关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费用补贴政策,政府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些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等)实施免疫后,造成畜禽出现应激反应甚至死亡,按规定应对养殖户进行补偿,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部分地方的补偿政策不完善,造成养殖户产生抵触情绪,将死亡畜禽抛尸野外[3]。从这一点来说,人们的主观意识并不愿意将病害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是按照繁琐的步骤去处理。第一,在经费欠缺的情况下,很多乡村的处理能力会降低,他们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来处理病害动物尸体。第二,由于长期经费欠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在按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在工作。虽然表面上遵守规定,但是在“严查期”过了以后,仍然是按照特别简单的方法处理,甚至将病害动物的尸体直接抛到较远的地方。从以上的阐述来看,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经费欠缺,导致后续工作和环保工作异常艰难,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动物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都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1.3 人员素质低

病害动物尸体类型多样,小到鸡、鸭、鹅等小型家畜,大到牛、羊、马等大型动物,在处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不同的方式去处理,绝对不允许简单操作或者是随意丢弃。在调查当中,发现有很多地区的病害动物尸体处理不理想,原因在于人员素质非常低,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专业处理病害动物尸体的机构、场所,还是各大养殖基地,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不健全,学历很低,思维简单,没有意识到病害动物尸体的威胁程度。第二,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很多养殖厂都属于家庭作坊型,亲戚朋友在一起工作,对病害动物尸体处理按照“得过且过”的方式进行操作,导致病害动物尸体的各种病菌并没有得到彻底消除,而是不断的累积,对工作人员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威胁。

2 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的环保应对措施

2.1 建立政府主管部门配合企业参与的推进机制

病害动物尸体的处理现状表现出了很多的问题,原因在于缺乏政府的管理和指导,民间的处理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规范,仅有少数机构和养殖厂可以达到无害化、规范化、环保化处理,无法形成规模化。本研究认为,政府应指定有执法权的、协调能力强的部门为责任主办部门,主要负责提出病害动物产品及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的规划,向当地政府提出工作报告,牵头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同时,政府还应引入企业参与,这样不但可以降低行政运作成本,而且可以遵从市场规律,建立全面的环保体系,鼓励企业在适当的地方建立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的化制厂,将环保工作的方式不断扩大,实现环保的社会效益扩散[4]。通过建立政府主管部门配合企业参与的推进机制,可以让病害动物尸体处理,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模式,会直接达到环保的目的,使得我国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的各项工作,减少阻力,实现客观上的提升。

2.2 规范运行处理工作程序

病害动物尸体处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即便是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要细化每一个步骤,保证工作的有效性,降低各种问题的发生概率。经过讨论与分析,本研究认为,规范运行处理工作程序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病害动物尸体处理,应该将病害动物大体分类,例如属于大型家畜还是小型家畜,病害原因等等,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指标来进行判定;第二,将分类以后的病害动物集中处理,尽量是采用设备进行处理,减少操作人员与病菌的接触,采用高温、高压杀菌,将病害动物彻底消灭,减少病菌载体和传播途径;第三,进行反复杀菌和消毒,根据病害动物的病害类型、危害范围、动物本身的一些特征进行操作,保证各种病菌无所遁形,彻底被消除;第四,病害动物尸体处理必须符合环保的要求,绝对不能对土地、河流、水源、空气造成污染;第五,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增加处理措施,进一步保证环保工作得到落实。

2.3 建立财政补偿长效机制

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的环保工作之所以没有取得特别理想的成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财政补偿并非长效机制,各个地区的处理工作需要自己筹措经费,影响了正常的经济收入。本研究建议,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建立财政补偿长效机制,一方面增加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的信心,另一方面将部分资金投入到环保工作中,这样一来就可以逐步的根除固有问题,将病害动物尸体处理与环保相结合,作为一个问题来对待,实现环保工作水平的更大提升。

3 结语

本研究对病害动物尸体处理现状以及环保应对措施进行了探析,从目前的工作来看,病害动物尸体处理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甚至有舆论上的部分压力。日后的环保措施必须更加具有时效性,使得社会安定,减少病害动物对人类社会的威胁,维持自然环境的正常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师立红.随意抛弃病死畜禽尸体存在的隐患[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2):01-06.

[2]才让南杰.河南县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01):02-03.

[3]卢伟业,黄丽红.如何解决病死畜禽尸体污染问题[J].畜牧兽医杂志,2014(1):01-09.

[4]吉洪湖,陈长卿,黄东明,张加清,林雪,郑涛.病死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现状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10-12.

猜你喜欢
无害化处理现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