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送管法对Y型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2014-08-31 01:24胡荣改
河北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管法单手套管

胡荣改

·护理研究·

不同送管法对Y型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胡荣改

目的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的可行性、适用性和优越性。方法年龄<12岁和>60岁行Y型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手送管组(试验组)和双手送管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2组送管手法的置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置管成功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手送管法可提高小儿及老年人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Y型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置管成功率;护理

Y型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输液器材被应用于外周静脉输液以来,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置管成功率的提高使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穿刺成功而送管失败的情况在临床使用留置针中常有发生,降低了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本研究在应用Y型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对送管手法进行了改进,在小儿及老年患者中采用单手送管法,与传统手法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科住院年龄<12岁和>60岁的患者60例,其中年龄<12岁14例,>60岁4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手送管组(试验组)和双手送管组(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老年人24例,小儿6例;治疗期间进行74例次穿刺置管。对照组:老年人22例,小儿8例,治疗期间行72例次穿刺置管,均包括有送管步骤操作。2组患者年龄和血管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均采用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2~24 G静脉留置针。

1.3 操作方法 根据患者用药及静脉粗细选择合适型号留置针,为排除穿刺技术因素的影响,由操作技术熟练的高年资护士进行穿刺。双手送管法即传统留置针穿刺送管手法[1]:手持留置针外包装将留置针正压接头与排净空气的输液器(去掉头皮针)连接,排出套管针内的气体,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取下针套,转动针芯,旋转松动外套管,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针翼再次排气,绷紧皮肤,于血管上方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翼顺静脉走行再继续进针约2 mm,确保外套管在血管内,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5 mm,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入血管内(或右手固定针芯不动,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完全送入静脉),左手固定针座,右手快速撤出针芯,见液体滴入通畅,用无菌透明敷贴做封闭式固定。单手送管法:松动外套管,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并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前后持针柄,中指轻靠针柄前端,于静脉上方以15~30°进针直刺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角(5~10°),再沿血管方向进入1~2 mm,左手保持原状不动,右手食指、中指向后撤针芯,同时拇指顶住Y型分叉处顺势向前将外套管全部推入血管内。余操作步骤同传统留置针送管法,整个操作过程左手始终固定穿刺部位绷紧皮肤不动。

1.4 评价标准 穿刺见回血,送管顺利,液体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为穿刺置管成功;留置针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送管失败,或刺入血管送管成功但液体滴注不畅,局部出现肿胀为穿刺置管不成功。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置管成功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Y型留置针情况 Y型留置针将套管、延长管、肝素帽整合为一个密闭式的输液操作装置。其单翼持针法与头皮针穿刺方法相同,穿刺针芯前端设有回血孔,回血迅速,套管质软且与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期间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保护血管,延长留置时间。使用留置针进行穿刺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每周至少更换敷料贴1次,同时进行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勿用手触摸以防感染。如发现穿刺部位有渗液、渗血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如穿刺部位红肿、疼痛、局部有渗液应立即拔除留置针。

3.2 置管失败的可能原因 送管时如果不把针芯的针尖部退到外套管内,针尖有可能刺破静脉导致置管失败;传统方法送管时需双手同时操作,老年人皮肤松弛,皱褶多,血管脆性大,弹性差,两手同时操作时无法绷紧皮肤及固定血管,送管时皮肤皱缩,血管迂曲,导致送管失败;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常规送管方法是双手送管法即在穿刺血管见回血后右手固定针芯,左手送套管,小儿自制力差,恐惧而躁动不安,在护士送管的瞬间无法固定肢体使留置针脱出血管外。若换他人接手固定穿刺部位,在换手的过程中针头容易穿透刺破血管壁而造成穿刺失败[2]。

3.3 适用人群 有报道Y型静脉留置针单手推管技术应用于小儿,可有效提高小儿留置针置管成功率[3,4];周文莉[5]对血管充盈不佳的患儿,采用穿刺成功后即刻打开调节器,利用液压使血管充盈后再送管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成功率;胡小薇等[6]采用了穿刺见回血后边推注0.9%氯化钠溶液使血管充盈边单手送管的正压穿刺置管法,有效提高了留置针置管成功率,但其操作难度较大,不宜推广;曹红莲等[7]采用了左手拇指在分叉处送管,食指绷皮肤的方法,对于不配合的患儿,送管时移动左手拇指后,穿刺部位固定的稳定性仍较差。为提高老年人及小儿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的送管方法,均采用了单手送管手法。老年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皮肤松弛,皱褶多,单手送管法能绷紧皮肤、固定血管,有效避免了皮肤松弛的弊端,从而提高了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8];大多数小儿不配合,使用单手送管法时操作者左手能始终固定于患者同一部位,送套管即简便又省力,在暖箱中使用尤其适宜,单手送管法起到了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常规方法则需两人配合才可操作,浪费人力资源,尤其是夜班护士一人很难独立完成操作,而单手送管法则无须帮助,护士一人即可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由此可见,单手送管法适用于穿刺部位皮肤松弛的老年人及不配合操作的小儿。

3.4 优点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置管方法,双手同时操作,无法有效固定穿刺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皱褶,加之患者常无法进行配合,肢体扭动,造成穿刺失败[9]。右手持针座左手送套管,与大多数右力手的习惯相抵触,用力力度和方向难以把握,容易出现穿刺失败,降低了穿刺置管的一次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痛苦。试验组由于针芯未完全退出,置管时,使导管按照针芯方向具有一定的顺延性,且针芯尖端已退进套管内,避免了对血管的直接损伤。单手穿刺置管法绷紧了穿刺部位并固定了血管,避免了血管的滑动和肢体的相对扭动,减少因患者不配合引起局部皮肤皱褶,针头脱出导致的输液部位液体外渗,局部肿胀及穿刺失败等,提高了Y 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一次成功率,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痛苦,降低了护理工作量[10]。

3.5 单手送管法的不足 如果右手拇指送套管的力量与中指、食指用力不均衡,导致针芯偏离,对血管造成损伤;单手送管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必须留置针操作熟练后才可采取单手送管法。

3.6 单手送管法注意事项 因针芯长度比外套管长1 mm左右,所以穿刺见回血后不要立即送管,应见回血后降低角度,沿静脉走向再进针1~2 mm确保外套管前端在血管内再送管,否则软套管前端易损坏;为保持针芯方向不变,送外套管时必须使拇指与中指、食指左右两边的力量相等,否则针芯偏离易刺破血管。

3.7 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穿刺时中间不换手,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满意度及信任度。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穿刺单手送管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2-183.

2 张春云,张小娟.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改进.河北医药,2012,34: 2380-2381.

3 周燕,汤晓敏.Y型静脉留置针单手推管技术介绍.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40:486.

4 童娟,杨筱兰.小儿静脉留置针单手推管法.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77.

5 周文莉.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改进.齐鲁护理杂志,2007,13:8-9.

6 胡小薇,岳签.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改进方法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5-46.

7 曹红莲,夏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送管方法的改进.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4-35.

8 胡淑敏,郭秀梅,周丽娜,等.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的体会与技巧.河北医药,2012,34:3195.

9 吕改玲,杨青丽,张瑞.单手退针芯送套管法在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中华全科医学,2010,8:600-601.

10 肖秋英.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70-371.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1.060

052560 河北省深泽县医院外一科

R 47

A

1002-7386(2014)11-1737-02

2013-12-11)

猜你喜欢
管法单手套管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MPN法检验大肠菌群的实验分析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高级巡逻战术之单手开枪的无瞄准射击技术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密封圈在气管堵管中的巧用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
Seldinger置管法腹腔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