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切口处妊娠的诊治及预防分析

2014-08-31 01:24杜新青
河北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外院前壁瘢痕

杜新青

·论著·

剖宫产瘢痕切口处妊娠的诊治及预防分析

杜新青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切口处妊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8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包括首诊60例及外院误诊且伴有大量出血而转入患者20例,对其行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检测、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妇科检查,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60例首诊中45例(75.0%)治疗成功保留子宫,20例院外转入中6例(30.0%)经后续治疗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早行超声检查,减少和避免延误诊治。同时制定治疗方案,实施个体化治疗,提高CSP的成功治疗率。

瘢痕切口处妊娠;剖宫产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CSP) 是一种罕见且较为特殊的异位妊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常出现大出血等症状,严重者需切除子宫[1,2]。其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超声回声、切口厚度,妊娠囊和瘢痕位置关系、血-β-HCG水平分析内生型和外生型。根据基层医院水平只对内生型收治,进行个性化治疗。可疑外生型病例及时发现转上级医院进行相应治疗,尽力降低子宫切除率。近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剖宫产率也不断增大, CSP的发病率随之升高。本研究对80例剖宫产CSP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进行归纳,并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患者80例,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3.2±7.9)岁。其中首诊6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阴道流血伴下腹胀痛;外院误诊且伴有大量出血而转入20例,其中孕3个月引产产后大出血者5例,人工流产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术后大出血11例、药物流产后大出血 3例。

1.2 临床表现 (1)停经史:所有病例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为40 d~18周,平均(59±12)d ;(2)阴道流血史:72例患者有阴道流血病史;(3)腹痛:16例出现轻微下腹痛,8例疼痛较重。

1.3 观察指标 患者行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妇科检查。

1.4 治疗方法 60例首诊患者中,45例采用甲氨喋呤(MTX),im,55 mg/m2化疗,同时给予米非司酮25 mg3次/d,持续3 d,6 d后复查血β-HCG。对于β-HCG水平降低50%以上者需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对于血β-HCG仍较高者,可二次给予MTX肌内注射55 mg/m2,而后再行清宫术。其中清宫成功30例,吸宫术中出现大出血现象者5例,出现子宫穿孔者3例,出现阴道淋漓出血者1例,最终给予子宫切口部位病灶切除及子宫切口修补术 ;误诊为流产的3例患者给予 清宫术行治疗;针对二次给予MTX的患者,清宫时如果仍伴有大量阴道出血,可行子宫切除 。

20例外院转入病例中,11例因失血性休克而致大出血者给予子宫切除术,1例采用MTX二次保守治疗后行清宫时再次伴有大量阴道出血,给予对症止血治疗后好转,保留子宫;1例行子宫前壁楔形 修补,因手术失败而改行子宫切除;7例阴道淋漓出血,给予其MTX进行治疗,复查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β-HCG水平 20例患者外院诊断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术前血β-HCG水平上升, B超提示子宫下段切口不均质混合回声团,查血β-HCG(-),余60例血β-HCG均上升,在3 000~20 410 U/L。

2.2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行盆腔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子宫前壁切口瘢痕处肌层最薄为1~12 mm。首诊的6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患者中,35例超声检查,示子宫峡部 前壁伴回声分布不均匀,且有明显的包块及妊娠囊, 宫腔和宫颈内未见妊娠囊,推测为CSP;高度可疑者 16例;宫颈妊娠者4例;误诊为流产者5例。外院转入的患者20例中,超声检查示子宫前壁 下段 肌层存在断层者7例,子宫前壁下段基层变单变薄者13例。

2.3 妇科检查 宫颈外观正常者66例,宫颈膨大者14例;宫体大小变大者60例,宫体大小正常者20例;宫体按压伴有轻度疼痛者22例。所有患者尿妊娠检测为(+)。

2.4 病理检查结果 凝血块、坏死物及少许平滑肌组织中见绒毛或滋养叶细胞。 手术中出血量20~1 800 ml,平均(269±54)ml。手术时间24~75 min,平均(49±10) min。随访β-HCG 3~28 d均降至正常,平均(12±4)d,术后随访月经正常复潮。

2.5 不同类型患者效果比较 本研究80例患者中,60例首诊中45例彩超检查即诊断或高度可疑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15例诊为宫颈妊娠,采用MTX+米非司酮+超声引导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或吸宫,其中45例均保留子宫,治疗成功,5例出现误诊或漏诊,10例因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外院转入20例,由于首次漏诊或误诊,在未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时即行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术或引产术,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大出血。14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经后续治疗,成功6例。2组成功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CSP为少发但凶险的特殊异位妊娠,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05%,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3.5±5.8)岁[3,4],近年来其发生率上升较快,但对其机制的形成暂无明确的定论[5]。吴晓兰等[6]指出:剖宫产或其他手术均会伴有子宫内膜缺损的现象,造成切口处疤痕。有研究还显示,其可能与手术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内膜缺损、切口愈合不良、血供不足等关系密切[7]。

表1 剖宫产瘢痕切口处妊娠确诊后疗效 例(%)

注:与转院比较,*P<0.05

CSP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绒毛直接植入瘢痕,向子宫浆膜层生长,为外生型;另一种是妊娠囊向宫腔方向生长为内生型,此过程与剖宫产术的时机选择、子宫切口缝合方法有一定关系,因为孕早期很容易出现出血现象,严重者伴有子宫破裂等症状[8,9], 早期诊断并行个体化治疗可减少子宫的丢失率。而且剖宫产史二次妊娠者,极易出现无痛性阴道反复出血、胎盘低置或前置;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CSP的主要依据,其敏感度达 86.4%。其典型主要表现归纳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变薄或出现中断,该部位近切口不伴有回声[10]。CSP与宫颈妊娠的诊断鉴别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表现为:(1)与无血流的流产胎囊比,CSP的胎囊血流较为丰富,供血富足;(2)胎囊滑动征(-)。目前,有条件者可通过经阴道和经腹超声相结合的检查方法行CSP检测,且经阴道超声检测结果明显优于颈管、宫腔显示检测,阴道超声可明确妊娠囊与剖宫产瘢痕间的位置及其关联;经腹部超声检测结果优于子宫全貌、给出妊娠囊、膀胱、子宫肌层间的厚度显示检测,腹部超声检测可观察孕囊周围的血流状况,随时给予监测和治疗提供参考。

针对CSP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终止妊娠。 关于CSP的治疗,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单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清宫术、宫腔镜、经腹、经阴道或经宫腹腔镜子宫瘢痕局部病灶清除等单一或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也是目前较为流行且有效的方法,其在CSP治疗中的意义较为重大,主要目的是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子宫破裂、相应并发症如大出血等的发生。CSP药物治疗主要有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其中甲氨蝶呤可全身用药,也可局部用药,但许多研究显示,单纯药物治疗血β-HCG下降缓慢,病程长,失败率高,所以最好联合治疗。对血β-HCG<2 000 U/L、子宫切口瘢痕处团块≤30 mm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对于血β-HCG>2 000 U/L,阴道出血少、生命体征平稳、B超提示子宫切口瘢痕肌层最薄处≥ 2 mm,则考虑行药物杀胚后刮宫治疗或子宫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治疗后刮宫术,这样避免了单纯药物治疗慢,部分有破裂风险,同时使刮宫手术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在基层的社区或级别较低医院,一旦确诊为瘢痕妊娠,可采用MTX杀胚后,行超声/腹腔镜直视下清宫局部包块切除,降低滋养细胞的活性。本研究共收治8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其中60例为首诊(均有明确病症诊断),20例为外院误诊且伴有大量出血而转入(无明确诊断),结果两种类型的成功治疗率分别为7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明确诊断后治疗效果较为可靠。

综上所述,预防本病发生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证、提高手术质量,提高切口缝合技术,可疑病例及早行超声检查,减少和避免延误诊治,降低发生率,尤其对于基层产妇无指征要求剖宫产有较多价值。 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治疗方案,实施个体化治疗,降低子宫丢失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关键。

1 金向红,李桂荣,翟秀凤,等.子宫瘢痕切口部位妊娠分析3例.河北医药,2012,34:3198-3199.

2 廖红荔,王维,罗贤明,等.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价值探讨.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80-981.

3 傅彩虹,霍金霞,沈爱玲,等.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切口完全破裂2例误诊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6-117.

4 江道龙,赵玲.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切口妊娠27例临床治疗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49-150.

5 钟沛文.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医药前沿,2013,3:27-27.

6 吴晓兰,刘帅.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30:438-439,457.

7 蔡美玲,祝亚平,万小平,等.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诊治进展.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18:232-234.

8 王世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195-196.

9 陈玉清,常亚杰,冯丽萍,等.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策略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383-3385.

10 张国福,王添平,谷守欣,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936-939.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1.036

055750 河北省南宫市妇幼保健院

R 714.15

A

1002-7386(2014)11-1688-03

2013-12-11)

猜你喜欢
外院前壁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盛宣怀南洋公学外院办学模式探究
盛宣怀南洋公学外院办学模式探究
二维斑点追踪与双源CT分析左心室前壁缺血的局部心肌功能
卧虎藏龙洋楼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