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

2014-09-01 00:34陈玉栋
高教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风主体建设

收稿日期:2014-01-13

作者简介:陈玉栋,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德州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北京 /10008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与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JDSZ3063)、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与市教工委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项目“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目标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正确理解学风的概念,准确界定学风建设的主体与特性对于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科学定位十分关键。高校学风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从客观上决定了其主体的多重性,同时高校学风建设具有群体性、历史性、稳定性、系统性、目标性、层次性等特征。厘清学风的概念,确定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认清高校学风建设的特性,可以为后期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概念;主体;特性学风建设是高校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开展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尤为突出。对高校学风建设开展系统性的研究,能够使学界正确认识和理解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准确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特性和本质,从而为高校学风建设确立工作要素、构建目标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对于高校持续推进学风建设的开展,形成长效机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高校学风概念的基本认识

厘清学风的概念,对高校学风的概念进行相应的界定是探讨和开展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剖析学风这一概念的实质也是全面、科学地认识学风、高校学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重要基础。

1.学风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学风?对于学风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尽相同的意境和解释。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风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而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1]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2]在涉及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时,有的学者则认为:学风是学生按照要求,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从事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培养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质,养成良好作风和习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风气或氛围,是学生学习总体风貌的表现和概括。[3]高等学校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

基于上述解释,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学风的概念进行理解。其一,学风与人们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所阐述的问题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其二,学风的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同时存在实质上的共性要素,均具有各自的目的、形式和主体。其三,学风具有相应的引导作用。针对高校学风而言,优良的学风能够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对学风概念的描述

鉴于学界对学风的概念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学风概念的描述也有所不同,其中赵沁平、郑家茂等几位学者对学风概念的描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赵沁平认为:从狭义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体现了学校的校风和大学精神,体现了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4]而郑家茂则认为:“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 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 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5]上述学者均根据自身对学风概念的理解给出了自己的描述和解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但从内容上仍然存在对主体描述不清晰、概念的实质指向不明确等不足。

3.学风问题的实质

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学风,通常是指学生在诸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纪律等方面综合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上述仅是学生在学风方面的外在表现,并没有从实质上对学风的概念进行阐释。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都会在各自的层面发挥作用,从而对学风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应该说学风是学生的求学、研学之风,教师的教学、治学之风,教学管理人员的督学、管学之风,学校领导的办学、导学之风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们内心深处深层次的价值理念、世界观和方法论。[6]人的行为受到思想的支配,同时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学风问题是人的价值观在学习方面的具体表现,学风问题的实质是价值观问题。具体到高校学风而言,就是高校学生如何看待学习做出的价值判断,从而在日常学习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学校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不同的措施和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方面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指导自身的学习行为,由群体综合表现为一定层次的学风。

二、高校学风建设主体的确定

研究高校学风建设,确定其主体同样是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什么是主体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概念,在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7]而客体在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8]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人主要有包括教育行政机构和高校行政领导在内的高校管理者、专业课教师、学生、教学辅助人员。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界同样存在不同的观点。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单一主体论和多重主体论。单一主体论又可以归纳为学生主体论、教师主体论和管理者主体论。

•课程与教学•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1.学风建设管理者主体论

有学者认为高校管理者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应该是学风建设的主体。高校管理者的涵盖范围比较宽泛,既包含教育部、教育厅等与高等学校存在隶属关系的教育行政机关,也包括基层高校从事具体学校管理工作的校长及具有管理职能的部门和处室负责人。不考虑各院系领导的教学职能,单从管理的层面讲,各院系的领导也应该属于这个范畴。首先,高校管理者在信息获取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者,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理解和实施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甚至对各级教育政策、法规、条例的制定和出台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作为高校学风建设具体政策的执行者,高校基层管理者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高度和对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实效。还有就是高校管理者在学风建设工作中自身的定位同样会影响到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在学风建设方面,学校领导要带好头。学校领导要重视学校的学术研究,建立学术核心。这就要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9],才能在高校学风建设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因此,高校管理者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所起到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必然的。

endprint

2.学风建设教师主体论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灌输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师队伍在工作职责上有所细化,分为从事专业课的教师和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虽然在工作职责上做了一些分工,但是作为教师而言,他们的价值观念、言谈举止和治学精神始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产生影响,教师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通过对“中国知网”搜索的结果来看,最早提出教师作为学风建设主体的是梅贻琦先生。他认为在治学方面,教师应该率先垂范,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为教师者,自身固未始不为此种学风之产物,其日以孜孜者,专科知识之累积而已,新学说与新实验之传习而已,其于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固未尝一日讲求也;试问己所未能讲求或无暇讲求者,又何能执以责人?”[10] 同样,“大师论”也是梅贻琦将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移植到中国本土的最成功的例子之一。梅贻琦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梅贻琦千方百计广招人才,使清华园内人才济济,群星灿烂,有效地推动了清华学术和教育的进步,为清华大学营造良好的学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3.学风建设学生主体论

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风建设的重要目的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和人生的发展,如何帮助他们做到实现自身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良好结合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而广泛的参与,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就像无本之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载体,也就会使学风建设工作失去目标和方向。在高校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单向、被动地接受教育和引导,同时也能对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产生反向的影响。学风建设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其落脚点是通过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应当占据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推动学风建设的发展。[11]作为包含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负责人和辅导员在内的各级高校管理者都应该深入研究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内在规律,明确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推进高校学风建设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育人工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4.学风建设双主体和多主体论

也有部分学者对学风建设持双主体的观点,他们认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学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包括教师的学风和学生的学风两项内容, 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互动发展, 共同形成大学的整体学风。[12]也有学者认为管理者、学者和社会在学风建设中能够起到主体作用,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加强学风建设,促使学风建设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就教育管理者来说,需要改变目前量化的学术评价体系;就学者个人来说,需要坚守学术道德,潜心做学问;就社会来说,对学术造假则不能包庇纵容,而应坚决同不良学风作斗争。[13]不同主体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各自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合力。

通过上述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学界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还存在不同的见解,尚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校这一组织中,高校管理者、专业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处于不同的层次,在各自不同层次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对学风建设产生相应的影响。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管理者的导向作用,其二是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三是教辅人员的辅助作用,其四是高校学生的能动作用。在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群体,学生是主要的是受教育群体,同时学风的状况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总体精神风貌得以体现,教师群体是主要的施教者,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管理者和教辅人员这两个群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导向和服务方面,对学风建设外围环境的营造十分重要。因此,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在学风建设中都有着至关重要而不可互相替代的作用,学风建设的多重主体观点是比较中肯的。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特性

准确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特性,不仅可以帮助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科学地理解和认识学风建设的本质,还能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对待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中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科学地设定学风建设的预期目标,对于高校系统地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十分有益的。高校学风建设具有以下性质和特征。

1.群体性。所谓群体,泛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学风建设的群体性,就是指学风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某一个体完成的,而是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学风建设的群体性特征。首先,从学风的概念入手。学风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而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其二,学风是反映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广大师生一贯表现的那种创新而不附会、谦逊不自满,自我规范、求真务实的学习风貌。[14]因此,学风不具备个体行为的特征,它必然以一定组织或者群体的行为方式得以体现。但是在学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组织或群体内的个人都可以是行为的主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个人而言的学风,准确地讲应该是个人的学术风格。

2.历史性。学风的历史性特征表现在学风建设内容的时效性和学风建设过程的长期性两个方面。时效性是指学风建设具有时代的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学风建设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风建设所选取的载体也有所变化和创新。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板报等传统的宣传方式被网页、博客、微博等新兴传媒所替代。另一方面,随着学分制的施行,传统的班级概念被逐步淡化,为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学风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是一个不断积累和积淀的过程。学风非天然所成,学风的酝酿、形成和持久的影响力处处渗透着人力的作用。[15]

3.稳定性。正如前述,与学风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一样,学风一旦形成,在一定的时期内也不会轻易发生改变,无论学风的优劣。优良学风需要长时间的精心培育,来不得一时一事的松懈;而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长效性的做学问、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导和实践途径,使其受益终身。[16]同样,不良的学风一旦形成也很难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有所改观。因此,无论高校学风的性质如何,优劣与否,学风一旦形成,它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良好的稳定性,并对群体产生客观而真实的影响,不会在较短时间内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特性和学风建设的长期性能够相互印证。

4.系统性。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优良的学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诸方面教育管理的必然结果。[17]谈到系统性,首先要厘清系统这一概念。在系统科学的庞大体系中,不同学科由于研究范围和重点的不同,常对系统这一概念给出不同的定义。在技术层次上,通常采用钱学森的定义:系统是相互制约的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按照贝塔朗菲给出的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18]相比而言,针对学风的研究,贝塔朗菲对系统的定义更为贴切。从学风的群体性而言,学风的建设和形成是群体或组织行为,作为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此,学风建设同样具有系统的属性。

endprint

5.目标性。所谓学风建设的目标性,就是学风建设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是说高校开展学风建设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服务的。例如,高校学风建设的目的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领导重视学风建设,为学风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教师关注学风建设,强化自身的治学意识,率先垂范,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知识水平,切实起到引领作用;教辅人员支持学风建设,提升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所有工作都是为培养人才这一目的服务。因此,学风建设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需要注意的是,学风建设的指向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学风建设大的方向相同,另一方面因各自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不尽相同,导致其建设内容、载体、方法等有所不同。

6.层次性。所谓层次是指同一事物由于大小、高低等不同而形成的区别。学风建设的层次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群体和组织的层次不同。以高等教育为例,一般来讲,可以将大学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它们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就会形成相对的层次。其次是同一类型的高校,由于受到建校历史、师资状况、生源分布、社会背景、资源调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会形成不同的层次。其三,对于同一所高校的师生员工来说,由于在学风建设中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发挥作用的层次也各有不同,也表现为学风建设的层次性。其四是由于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各层级、各类型的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所侧重的内容、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依托的载体也不尽相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学风建设的成效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层次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高校学风,是高等学校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被高校学生共同认可且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外部表现形式为一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和治学态度,并对处在环境中的个体产生影响的一种氛围。高校在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各主体之间关系,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兼顾各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准确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各种特性,本着尊重历史,有所作为的原则,客观地对自身学风建设的目标进行定位,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系统地规划学风建设方案,从而确保学风建设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7][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08,1780,77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

[3]杨景海.改进学生管理制度提升师范生品格素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47.

[4]赵沁平.要把学风建设作为高校的基础建设来抓[J].中国高等教育,2002(13、14):3.

[5][16]郑家茂,潘晓卉.关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8(4):39,40.

[6]吕秋芳.大学学风建设的内涵、本质及误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0(4):52.

[9]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1):57.

[10]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3(1).

[11]吕峰.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作用发挥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1(12):165.

[12]罗康,刘占召.韩延明教授访谈[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4):13.

[13]夏静.学风建设亟待加强[N].光明日报,2009-05-27(06).

[14]知果.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教风正学风[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1.

[15]蔡红梅,李郴生.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4(3):127.

[17]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20.

[18]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20.

(责任编辑刘第红)2014年第4期高 教 探 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风主体建设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