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羊易牛
——孟子的“不忍”思想探析

2014-09-02 05:11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齐宣王孟子

李 琳

(安徽大学 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以羊易牛
——孟子的“不忍”思想探析

李 琳

(安徽大学 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通过对《孟子·梁惠王》篇章中记载的衅钟祭品的选择来展开讨论,“不忍”之心的萌发需要触“景”生情,也就是亲眼见到觳觫的牛而产生恻隐之心而不忍杀之,齐宣王“以羊易牛”从而解决这一问题。“不忍”之心进而扩充成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四心”,成为实行“仁政”的理论依据。为了涵养本心孟子还提出了“求放心”来保存本然的“善端”。

不忍; 牛羊之择; 仁政; 善端

《孟子·梁惠王上》篇章中记载了齐宣王向孟子询问依据德行是否可以“保民而王”,由此引发选用羊还是牛用来衅钟的讨论。孟子曰:“臣闻之胡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1]14

胡告诉孟子这样一件事:齐宣王坐在宗堂之上,看见有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走过,问道:“这头牛用来做什么?”那个人回答用来衅钟。王阻止了这样的行为,原因在于不忍心看到将要死去的牛因为惊恐和不安而瑟瑟发抖的样子,没有任何过错却要面临杀害。那个人反问道:“那么要废除衅钟的礼仪吗?”王说:“不能废除,用羊来取代牛完成衅钟。”

一、祭礼的重视

《论语·八佾》篇章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2]27儒家重视祭祀活动,“心”意不能代替,带着一颗虔诚的心亲自去祭拜,彻底透彻地表达对神灵的崇敬。《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坚持保留“告朔饩羊”这一制度:“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2]29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这样描述“告朔之礼”:“古代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3]66诸侯把天子秋冬之际颁发的下一年历书存放在祖庙,逢每月初一,就要杀一头羊来祭祀祖庙,即“告朔”,然后在朝廷上听政,即“视朔”或者“听朔”。鲁国到了文公时期,不再“视朔”,只是有司准备了一头羊来敷衍了事。子贡认为这样就没有了“礼之实”,文公内心不再秉守周礼,外在“礼之形”的“羊”也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孔子则认为这是鲁文公个人的“无礼”行为,他不再敬重周天子,也不可以让此礼终结。羊的存在意味着“告朔之礼”的存在,如果去除其羊,那么祭祀之礼也就不复存在。

“衅钟”和“告朔饩羊”一样,都是鲜血祭祀活动,是古代重要的宗教仪式和规范的祭礼活动,作为人类早期精神信仰有着感应天地神明、勃发万物生机和尊王敬祖安民的作用,关乎国家社稷长治久安,所以“衅钟”不能废除。

二、“不忍”的萌发

孟子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15值得说明的是,祭祀一般以“羊”为大,有时候也用豚、犬、鸡等动物,而“牛”为牲畜中最大,轻易不用此物。牛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比其他牲畜略高一等,对于外界猜测是否出于这个层面的考虑才保牛用羊,齐宣王立刻做出否定的回答。这里就有“利”与“仁义”的区分,孟子反对重利益轻仁义的行为,提倡“仁义”,如果每个人都唯利是图,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去看重社会利益,那么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侵占、争抢、掠夺中。孟子将“鱼”比喻成“生”,“熊掌”比喻成“义”,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选择“鱼”,也就是“舍生取义”,这与孔子所说的“杀生成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义者,宜也,适宜之意,合理合情,人的行为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礼仪规范的要求。“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拥有仁义的品格就会出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的和乐局面。

对于衅钟这件事情,齐宣王说自己不是因为贪图钱财、节省开支选择了廉价的羊来完成祭祀,是因为不忍心见到活生生的牛被杀戮。孟子由此提出了疑问:既然没有过错就可以免除死亡,羊在面临杀戮的时候也会有“觳觫”的表情,那么齐宣王为什么还要选择同样是无辜的羊来祭祀?

三、“不忍”的表现

(一)“善端”的扩充

孟子对齐宣王的做法表示赞同,见到飞禽走兽活生生的样子,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面临死亡时候发出的凄惨的叫声,不忍心再去吃它们的肉。厨房作为日常杀生的主要场所,君子要远离之,也就是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杀戮和剥夺。人们对动物的爱惜珍重是出于“不忍人之心”,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没有外界的强加与干涉,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孟子·公孙丑上》篇中,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1]80-81当看到小孩掉到井里,人出于本能而产生了同情惊恐的心理,不是想加深与其父母的交情,在乡党朋友那里得到赞赏和荣誉,也不是被小孩的哭声打扰厌烦,排除一切理性的思虑和价值判断,纯粹直觉、自然而发的伸手搭救。“不忍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这“四心”是萌芽,由此可以生长出仁、义、礼、智的“四端”,扩充起来,可以达到历代君主所追求的“保民而王”政治理想。

(二)“推恩”的原则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开来去仁爱民众,进而爱护一切生物,对自然界心存感激与敬畏。近年学术界关于“亲亲相隐”的争论在《孟子》文本中体现在舜的“封象于庳”,孟子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十分的混乱,社会上滥杀无辜的事情的比比皆是,“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这些恶劣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矛盾一步步激化的结果,一家和则一国兴,一家让则一国让,处理家庭事务时要防微杜渐,妥善协调。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在当时显得弥足珍贵,孟子也就是通过这个故事来维护儒家的“爱亲”思想。舜的弟弟象是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多次加害舜,并想霸占舜的个人财产,可是舜对弟弟忍让友善,舜为天子的时候,依然不计前嫌,封象于诸侯,驻守有庳,象的不仁只是针对舜个人的,没有涉及其他重大利益的,只是小错,舜的这种做法体现了为人的宽宏大量与对其弟友善爱护,期盼其弟富贵有余、安然无恙。这是折中的办法,也是万全之策:封象于庳后,舜又派遣了官吏来治理有庳,有效地防止象在这里胡作非为,贡税缴纳及时,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祥和,舜在思念象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召见、叙旧。心怀不轨的象也被这种春风细雨般的关怀所感化,思过自责,这样有利于调节家庭内部紧张气氛,避免兄弟不和,互相记恨。

由“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为了实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美好政治蓝图,要给予人民土地,栽桑养蚕,顺应农时,因地制宜,衣食充足而知荣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尊老爱幼、孝悌友善的和谐社会环境。孟子提倡君主要“与民同乐”,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春季到农田里巡看谷物播种的情况,秋天收获的时候视察粮食收成多少和品种优劣,补给资助贫困民众,让其顺利渡过难关。狩猎的场地要与民共享,向百姓自由开放,《孟子》一书中记载文王之囿有七十里之广阔,而民众却认为面积狭小,究其原因在于能“与民同之”,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国泰民安带来的幸福与安宁,“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而不受到任何惩治和处罚。孟子也有保护生物的具体描述,“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5。网眼细小的网不到池沼里去捕鱼,以便鱼类可以休养生息,繁衍后代,树木砍伐要遵循树木生长凋落的周期,反对滥砍滥伐,从数量和时间上限制人类无休止的索取,让动物和植物都可以生长不息。

(三)“善端”的培养:求放心

人的“善端”是先天存在的,人性本善,而心之所以为恶,是因为本心受到外在利益的蒙蔽而不能显现本心,所以孟子提出了“求放心”。孟子举出了“牛山之木”的例子,斧斤砍伐,牛羊牧草导致了“山之性”被反复消磨,不复存在,“人之性”也如此,恶人也是有善良的潜质,要把丢失的仁慈纯真之心重新找回来,洗涤污浊,恢复本来的样子。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这里的“情”是情实的意思,依据人真实的本性、情状是可以为善,人之所以恶是“不为”的缘故。孟子用为年长者折断树枝来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区别,折枝是客观上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事情,却因主观上的不愿意而无法完成。这种区别也隐含了对“以羊易牛”做法的理解,按照正常逻辑推理,齐宣王在面对将死的“羊”的时候也会产生“不忍”之情,那么就应该同时赦免这两种动物的死亡,如果他不这么做,那就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如果接着推论下去,其它一切动物也都不能用来进行衅钟。“见牛不见羊”成为齐宣王“不为”的理由和条件,对于这种理由是否过于牵强生硬,其实也是值得后人深思琢磨的。《孟子·离娄》篇章中有一段争论:古代存在着“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纲常,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嫂溺是否需要援之以手?《礼记·曲礼上》中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5]51,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遵循着礼节规范,“不杂坐”,“不同木施枷”,“不同栉巾”,“不亲授”。《礼记·坊记》中也有“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故男女授受不亲”[5]1419-1420的文字。嫂子溺水的时候,小叔瞬间就会萌发出恻隐之情,“爱亲”所以不忍心见到其身陷不义,处于危难之中,“援之以手”是于情于理都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不为”,没有慈悲方便之心,就是“豺狼”,不仁不义的人。孟子采取了“权变”的手法,礼仪固然重要,但是相比较而言,生命更加值得尊重和保护。

见与不见似乎成为牛羊之择的标准,“不忍”之心的产生与齐宣王的“见”是紧密相连的,而按照孟子的“推恩”原则,通过想象和同感,羊也会有面临死亡的恐惧,也能让人顿生“恻隐之心”。通过这一问题,可以看出善端的萌发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的,需要“身临其境”,并且是特殊的情境来刺激,进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推广到对宇宙万物的关爱。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TradingtheGoatfortheBeef——theNon-enduringThoughtofMencius

LI Lin

(DepartmentofPhilosophy,AnhuiUniversity,Hefei,Anhui230039)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selection of offering of the Bell,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the non-enduring feeling needs the scene by which it is stimulated,that is the compassion occurring the moment when people saw in their own eyes the beef trembling before die.King Xuan of Qi traded the goat for the beef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The non-enduring feeling extends to four ends including the feeling of compassion,shame,modesty and right and wrong,which becomes the ground of policy of benevolence.Mencius proposed to preserve the origin of good to refresh the mind.

non-enduring; selection between beef and goat; policy of benevolence; the origin of good

2014-08-13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先秦儒家‘亲亲相隐’思想探究”(yfc100109)。

李 琳,1987年生,女,安徽庐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家与中国哲学。

B222.5

A

1671-9743(2014)09-0025-03

猜你喜欢
齐宣王孟子
古代音乐典故
沉默的齐宣王
齐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以羊易牛
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