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城读书中学生公德教育的思考

2014-09-02 14:45李凌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公德中学生教育

摘要:十多年来,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并在较长时间居住在城市,他们的孩子也由农村进入城市读书。这些由农村进入城市读书学生因为家庭等原因导致社会公德意识、习惯有所缺失,而中学特别是高级中学并没有系统的社会公德教育。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公德底线及相关社会公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育的方法,避免说教。

关键词:中学生;公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20-0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城市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地方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城市向农村延伸,社会结构在转型中走向城乡一体化,大量的农民变成城镇居民,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来到城市读书,他们随着父辈逐步融入城镇、城市,成为城镇未来新一轮发展动力。但是,我们又不无担忧地看到,部分农村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文明意识,他们的子女在进城读书之后,因为家庭教育的传承或大环境的影响,在思想意识上、道德心理上、行为习惯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如思想观念上的不思进取和不求上进,学习目的不甚明了;如心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他们普遍存在自卑心理、部分学生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别人批评或冒犯他时,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特别是社会公德的意识明显薄弱。因此,如何提升进城民工的子女的城市文明素养、公德意识,使其较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在上大学之前完成自身素养的提升,这对于这些进城求学的学生是很有意义的。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社会公德教育是不成体系的,零散的,存在于教师的口头教育中,或者在书刊报纸中,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正因为学生对于社会公德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遵守还没有形成习惯。我们认为社区、学校、家庭有必要采取通力合作,培养中学生养成遵守社会公德规则的习惯,特别要深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作用。

一、对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底线的教育

社会公德底线就是最基本的公德要求,对中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公德教育其实是要让他们学会是非判断。因为,市场经济自身具有其合理的社会公德行为要求,同时也具有非社会公德行为的倾向,其社会公德的意识、行为方式或多或少会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在某些场合上基本忽视,使得许多社会陋习在社会生活领域公然存在,而这些陋习会或多或少地对中学生进行渗透,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对公德是非的判断或者对正义感、荣誉感、诚信、善良等基本公德感知模糊。不少学校仿照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也举行“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评选的活动,挖掘师生平凡工作学习中的闪光点、感动点,这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让他们守住底线,知道在平凡的生活学习中有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并鼓励自己作向善的努力。对于农村进城的中学生来说,这种教育还可以唤起他们对在农村时真、善、美的回忆。这样引导中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底线,对照社会公德模范开展公德评议,见贤思齐,奋发向上,从社会生活中体验遵守社会公德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二、对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生活化

中学生社会公德品性的生成虽然需要知识普及,但重要的是让中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公德,接触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公德行为,既认识“善”也知晓“恶”。甚至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好”。在社会实践中认识、接受、认同社会公德教育内容,培养其社会公德品质,做到社会公德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增强社会公德的实效。一所学校专门为一个因学习成绩较差弃学参军的学生举行“入伍送行仪式”,组织学生集体献礼。这种活生生的教育形式避免将学校思想与道德教育窄化为说教形式的教育,无感染力,深化了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不理想也可以报效祖国的观念。这种生活化的教育使得社会公德深入人心,比“参军报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的说教要有意义得多。另外,社会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与倡导作用,将关于遵守公德规则,尊老爱幼,保护环境,见义勇为等有关社会公德的新事迹、新风尚给予及时正确的报道,使中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榜样,增强公德教育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对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三结合”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的主渠道,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同,学生在社会、家庭中耳濡目染看到、学到的一些社会公德规则也在不断地影响他们的行为。首先,家庭要改进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方法。200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中显示:37.7%家庭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影响最大,部分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少有效的方式,没有以身作则,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形成缓慢。这让我们痛心。因此,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社会公德的示范作用。另外,农村学生进城以后,原来的村委会对他们的行为已经失去作用,他们随父母进城住进了临时居住地,属地的社区应该承担培养的义务。社会职能部门应该净化社会公德的环境,让进城读书的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中接受熏陶,还要加大对中学生社会公德行为进行监督的力度。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公德教育网络对于这部分外来学生来说是一个保护与监督的屏障。

进城读书的中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这一群体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任务重而时间迫切。因此,要在底线教育上花功夫,确保其具有做人的最基本的良知;要在教育方式上下功夫,确保教育的效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来巩固社会公德教育的成果。这样,就会逐渐形成浓厚的校园社会公德氛围,使遵守社会公德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孙有中.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艾米·古特曼.民主教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陈卫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凌云(1974-),男,江苏淮安人,教育硕士,高教教师。

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德中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