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陕西好人”故事多

2014-09-03 10:51梁芝芳
当代陕西 2014年4期
关键词:救人

文/梁芝芳(本刊记者)

春天里,“陕西好人”故事多

文/梁芝芳(本刊记者)

短短几个月,陕西密集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好人事件,不断温暖人心,传递着感动的力量。

这个春天,好人事件如雨后春笋,在三秦大地上密集涌现。他们的故事被颂扬也给社会带来温暖、感动,激起人们的善行热望。

女村主任勇救山火献身

“赵主任!”嘶哑的声音在山谷回荡。

3月16日,商州区麻池河镇刘家街村的村民苦苦搜寻着带领大家救火的村委会主任赵引霞,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灰烬中,赵引霞永远地倒在了养育她48年的大山深处。

70岁的刘怀喜老人哭诉:“引霞是个实诚人,从来没跟群众红过脸,整天光想着咋给群众办好事。”一岭之隔的黄金秀老人泪流满面:“我没娃,她就跟我女儿一样。”许多村民说赵引霞是个大好人,老实,认真。

3月16日,因群众焚烧高粱秆引发刘家街村林地着火。下午2点,得知火情后,赵引霞一边组织群众拿着铁锨上山救火,一边电话联系分头扑救。28名群众组成3个扑火小组扑救。晚8点多,火情得到有效控制。可清点人数时,发现赵引霞倒在了救火现场。

刘家街村群众散居在两条沟里。2008年,赵引霞上任村委会主任。

村上700多口人,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时,赵引霞每天凌晨4点起床上工地。

“她走了,是村上最大的损失!”回想起跟赵引霞共事的情景,村文书房斌权哽咽了。2012年夏天,村里遭遇特大洪灾,赵引霞沿着山坡根,挨家挨户叫醒群众撤离,还将住在沟顶的一户群众从废墟中救了出来。洪灾后,她带着群众日夜奋战,修好了冲毁的3公里村道。

说起赵引霞,二叔赵占荣眼泪直打转。老公公患癌症的一年多时间里,赵引霞精心伺候,任劳任怨。忙完村上事,干完地里活,她赶着时间给老人做饭。7月份,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她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好媳妇”。

赵引霞日记本的封面上写着一句话:“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这句话,她用生命作出了注解。

郭晓燕搀扶老人不留名

大年初三一大早,71岁的张福喜老人拄着拐杖在华阳小区锻炼,走到小区东门附近不慎摔倒,头部磕伤,鲜血染红了脸面。一位红衣女子途经此处,看到躺在地上的张大爷,赶忙搀扶到路边的宾馆,并拨打了110报警。很快,铜川新区正阳路派出所民警赶到了现场,将老人送到医院进行创伤包扎。

因老人有语言障碍,民警赵亚民说,经过近4个小时的排查,他们才找到了老人的家人。

看到老人被平安送回,红衣女子悄悄消失,只留下化名——“张小燕”。“我们在户籍网上一查,叫这名字的有几十个。”赵亚民说。

2月17日,铜川市政府信息网发布了“张小燕,你在哪?”的信息,并配发了红衣女子当时搀扶老人的视频截图,全城寻找好人“张小燕”。

“这不是工行的郭晓燕吗?”“张小燕”真名叫郭晓燕,今年48岁,是工商银行长虹路支行普通职员。

“郭大姐,如果没有你扶上一把,我爸都可能丢了性命!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老人的儿子张小斌流泪对郭晓燕说。老人有中风史,最怕摔倒,而且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当时如果不是郭晓燕伸出援手,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啥都没想,扶起老人只是本能反应。”郭晓燕回忆起扶人的场景:天气太冷,老人额头伤口流出的血凝结成黑色的血块,躺在路边积雪中冻得直打哆嗦。她赶紧将老人扶起问讯,老人说不出话,只是费劲地往华阳东门外指。郭晓燕把老人搀扶到附近宾馆,倒了杯热水,让老人在宾馆沙发上取暖喝水,又用纸巾擦净老人脸上的血迹。“她对老汉这么好,我还以为她是老汉闺女呢。”宾馆老板说。

面对媒体采访,郭晓燕“忐忑不安”。她说:“小小的我,一个平凡的举动,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让我始料不及。”当被问及救人为何毫不犹豫、不怕被讹诈时,郭晓燕称自己只是做了分内事:“如果当时不扶老人的话,我自己良心都过不去。我相信其他人遇到,也会去搭把援手的。”

“给别人快乐,自己才能快乐。”这是好人郭晓燕的人生信条。她说:“诚信友善是走南闯北的‘绿卡’,表面上看是我在搀扶老人,实际上是我与老人互相搀扶。”

刘罗生收80万元汇款寻失主

“您尾号为××××的账户收到80万元人民币……”3月5日下午4时,在西安康复路做服装生意的刘罗生收到这条短信,仔细数了一遍数字中的“零”,就直接删除了。“这又是谁发的诈骗短信!”

两小时后,刘罗生去银行办事,把卡插入ATM机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卡上显示余额80多万元。“这张卡上原来只剩几百元。”刘罗生思前想后,最近自己没有业务会进账如此多的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别人打错了钱”。这下,他着急了,“谁打来的钱?”

刘罗生拨打了农业银行的客服电话,可对方已经下班,留了他的电话,说次日上班联系他。刘罗生还是不放心:“存错钱的人该多着急啊。”一夜辗转反侧,睡不着的他又半夜爬起报了警。

刘罗生着急寻找失主的同时,打错钱的小李正急得团团转。小李是未央区一家公司的会计,5日下午她去给一家有业务往来的老板账上打钱,总共是80万元。“一般两个小时就能到账,可过了快3个小时对方打来电话,说钱还没到账。”小李纳闷,她又核对了一遍账号,当即吓出一身冷汗,“我要打款人的账号和我已经打款人的账号紧挨着,而且账号的后4位尾数一样,收款人都姓刘,我填账号时看走行了……”

小李急得直哭:“那可是80万元,我怎么赔得起。”她给农行客服打电话,得到的回复跟刘罗生一样。小李说,她急得一夜没合眼。

“我见小李时,娃两个眼圈都是红肿的,肯定是急坏了。”刘罗生说,小李的公司几年前曾与他有过生意往来,所以公司财务一直留着他的银行账户,没想到却“给小姑娘惹了麻烦”。

两人在银行客服处留下的电话起了关键作用。次日一大早,刘罗生接到小李打来的电话。“她给我提供了汇款凭证,经过核实,确实是她往我的账户上打入80万元。”警方和银行方面又核对了一次,刘罗生这才放心地将80万元打回小李的账上,“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的哥飞车送伤员

3月6日早7时,西安出租车司机侯亚奇刚出车,就通过叫车软件接了一个大单。“走的南三环,到子午大道时,碰见交通事故,这时表都打了30多元了。”侯师傅说,路上躺着一名女子,前面的车辆都在绕行。“肇事司机不停问‘大姐,您没事吧?’但女的脸色蜡白,一声没吭。”

“正是高峰期,路上非常堵,等救护车过来肯定晚了。”顾不上多想,侯亚奇放下乘客,赶紧把伤者抱上车,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从子午大道到五二一医院,他仅用了6分钟。“红灯加堵车,平时这段路要走近20分钟。”侯师傅说。

侯亚奇开车从子午大道一路向北,然后向东拐上了丈八东路。“我一路都打着双闪、长鸣笛,开得飞快。”当他走到南山门公交站旁的路口时,碰到红灯。“我挥着手说,‘车上有伤者’,交警便挡住正通行的车,让我先走。”侯师傅随后驶上慢行道,到丈八东路与电子正街十字时,不仅遇到红灯,路上还堵成了一团。没办法,他又往南绕行了一下,过了路口直接进了五二一医院急诊科。

“绝对不能见死不救,这是做人应该有的道德底线。虽然大事我做不来,但救人是最基本的事情。”事后有人问侯亚奇,万一碰上对方反咬你一口,那不是亏大了,他回答得很干脆:“做好事还用怕这怕那?那种昧良心的事是几万分之一的概率,没什么好怕的。”

宋氏父子百万元为乡亲缴医保

“非常感谢各位亲友乡邻前来悼念我们敬爱的父亲,恕只接受花圈、纸、香等祭品,除此以外的一切礼品,包括礼金概不接受,敬请理解。”这张“不收礼”的告示一贴出,立刻成了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寺沟村的头号“新闻”。

写告示的是宋兴虎、宋光宁两兄弟。一个月里,两人的父母相继去世,兄弟俩在给二老办丧事时,没设礼房,没摆放礼簿,没收一分钱礼金。他们不希望父母的丧事给乡亲们造成负担。

宋家兄弟的这一举动,让村民赞不绝口,都说宋家开了寺沟村办红白喜事的新风。寺沟村党总支书记宋双龙说:“宋家兄弟给村里带了个好头,在行礼越来越重的当下有移风易俗的作用。”

父亲宋青山下葬那天,全村人几乎都来了,因为“村里人都念这家人的好”。2010年,刚刚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宋青山拿出攒了大半辈子的20万元,为全村人缴合疗保费,并承诺给村民缴5年。“一开始保费每人10元,后来每年都涨,今年都涨到80元了。”宋双龙说,20万花完之后,宋兴虎、宋光宁兄弟和俩人的3个儿女便凑钱继续缴,最终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宋双龙替两兄弟算了一笔“账”:“寺沟村4170名村民,参加新合疗的有3900余人,5年来宋家三代替全村人缴新合疗保费近110万元。”他说,宋青山老两口都是农民,宋兴虎从部队转业后进了机关,宋光宁做点小生意,他们的儿女也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兄弟俩都不是大款,和他们父亲一样,心里有一个‘情’字,宁愿自己受些难也不愿有负于乡亲。”

“老人把儿孙准备给他们盖新房的钱全捐了出来,老两口却一直住在30多年前盖的老房子里。”寺沟村1组组长李建军对宋家人的评价是“太低调”。他说,村上原本有意为宋家立碑以纪念他们给村民缴合疗保费的善举,但宋青山和两兄弟坚决不同意。

办完父母丧事后,宋兴虎给全村人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们喝寺沟水长大,是寺沟人民哺育了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怀揣的都是热爱寺沟的心。我们会继承和发扬父母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和家风,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家乡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让家乡人民生活得更好一些。”

“路人”挺身涉险救人

这几日,华县的电视台、网站、微博、LED广告屏,都在滚动播出一则寻人启事,寻找两名在火灾中奋不顾身救人,做了好事又不留名的小伙子。

2月15日下午,华县红岭机械厂家属楼一户人家突然着火,82岁的闫大爷和小外孙被困阳台,眼看要被大火吞噬。绝望中,老人将孙子从阳台悬吊到外边欲往下扔。危急之时,途经此地的两个小伙徒手爬上三楼,将孩子从阳台接力救下。县消防队赶到,救出老人,扑灭大火,两个救人的小伙悄然离开。

经过十多天寻觅,终于找到了其中一名好心人——陕化集团电仪车间工人张博。这名戴着眼镜、身子略显单薄的小伙讲述了救人过程:“看着火越来越大,我从对面铝合金店里拿了一卷绳,正要向上爬,发现有一个人已经爬上去了,我跟着爬到三楼,耳边不断响起玻璃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和我一起救人的那位好心人将娃一把抱住递给我,随后我顺着二楼的防护网往下蹓,蹓到一半,消防队员赶来了,我把娃送到他们手中,那时才觉着右胳膊软得一点力气都没了。”

两个小伙和消防官兵英勇救人的事迹,被编成了打油诗短信:“华县两个好小伙,面对火魔不退缩。接力攀援齐飞跃,勇救爷孙感动多。平民英雄值得说,社会正义不可缺。你我大家怎么做,多行善举保家国……”

“一定要找到那个小伙子,我们全家都要好好谢谢他!”躺在病床上的闫大爷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华县搜寻救人小伙时,另一个挺身而出救人的“路人”收获了网友无数的“点赞”。

3月19日中午,在连霍高速三门峡段,一辆白色沃尔沃轿车突然发生侧滑,撞上护栏后发生多次翻滚,碎片及随车物品抛洒了一地。

外出开会正路过的省林业厅厅长李三原,目睹前车发生的险情,一边下车跑向出事车辆,一边让司机警示后面来车。此时,肇事车辆横在高速路中间,发出嗤嗤的声响,油不断向外流,随时有起火的危险。李三原奋力拉开变形的车门,在路人的帮助下,把吓懵的女司机救出车外。李三原让人赶快报警,自己安慰着女司机,直到当地交警赶到。在向交警说明情况后,他们一行才离去。

有人把“厅长救人”的消息发到网上,网友们纷纷点“赞”。“这个厅长好样的,32个赞!”“高速公路上常遇见车祸,好多路过的车辆都是飞驰而过,能停车救人,真是难得,为好人点赞!”“这才是真正的国家公务员,有责任心,有爱心,不在意身价,点赞。”“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时代,伸出的是援手,拉回来的是人性和温暖。”……

记者辗转联系到省林业厅宣传中心,采访时却遭到婉拒。一位负责人转达了李三原的意见,说自己只是偶然遇到,换了别人也会出手相救。

猜你喜欢
救人
“熊猫血”大哥的第71次救人
雪上飞救人
为什么海豚会救人
见义勇为的男人
救人命的灭鼠药
会救人的鱼
肇事者“不懂法害死人”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最美情侣”接力救人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