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大夫”武耀成

2014-09-03 10:51
当代陕西 2014年4期
关键词:长安区大夫穷人

文 图/杜 飞(本刊记者)

“穷人大夫”武耀成

文 图/杜 飞(本刊记者)

在长安区,有这么一家门诊:先看病,后给钱,没有效果不收钱,孤寡老人、特困户免费治疗。

早9点多,给30多位患者扎上针,武耀成才有空喝口已晾凉了的玉米粥。

“有的病人7点就来了,作为大夫总不能让大家等着吧,所以每天早饭都是这时候吃。”武耀成说,开设“穷人门诊”这些年,他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每天上午开门应诊,下午为病情较重或行动不便的贫困患者免费上门服务。

山东汉子武耀成今年46岁,1990年来陕当兵,在部队拜师学针灸技术,从那时起,他就为家境困难的患者免费诊治,成了远近闻名的“穷人大夫”。

“扎一送一”的故事

“武大夫,还记得我不?我就是那个‘扎一送一’啊!”

3月11日上午,“穷人门诊”来了位60多岁的大妈,进门就拉着武耀成的手热情寒暄。

大妈姓李,长安区夏殿村人,2009年老伴因患脑溢血导致下身瘫痪,住院不到一个月就花光了老两口所有积蓄。李大妈当时一筹莫展,听邻居说长安区灯具厂附近有个“穷人大夫”,专为看不起病的人免费针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武大夫的电话。

“没想到当天下午,武大夫就找上门来了,他先给我老伴扎了针,又见我晕晕沉沉的站不稳,就说‘您这身体状况,怎么照顾你老伴啊,干脆我就扎一送一吧’。”李大妈边回忆边抹眼泪。

针灸三天,老大爷下肢有了知觉,武耀成又连续一周上门治疗,他竟奇迹般能下地走路了。最后,原本说好“扎一送一”的诊疗费,武耀成分文未取。

这事儿难怪武耀成想不起来,类似的故事他经历的太多了。行医二十余载,武耀成免费为5万余名贫困患者解除病痛,放弃收取的治疗费用早已超过百万。

长安区清凉山小区的薛老太太因煤气中毒成“植物人”,家人在电视上看到武耀成的事迹后,请他到家里治疗,经20多天的针灸刺激,老太太渐渐有了意识。

武耀成为老人治疗不但一分钱不要,还手把手教老人的儿子怎样针灸,让儿子儿媳在家里每天坚持为老人针灸,4个月后,老人竟然奇迹般地苏醒了。

“让可怜人都能看得起病”

1990年,刚刚参军来陕西一所部队医院的武耀成想照张戎装照寄给父母,经过一家医院门口,他遇见相拥而泣的一家四口。原来,男主人因患坐骨神经痛而丧失劳动能力,面对2800元钱住院费,这来自农村的一家人只能绝望地悲怆哭泣。

“当时看着他们心里难受极了,就想怎样才让他们看得起病。”武耀成说,他将身上的钱全都掏给这家可怜人,并在心底发誓做个“穷人大夫”。

为此,武耀成选择学针灸,针灸成本低、见效快、治病范围广。从那时起,他往针灸科跑,边看书边给自己扎针,有次扎错了穴位,浑身软得连拔针的力气也没有,只能低头用牙把针拔下来。

这种自虐式的苦修,让他不到一年体重就从135斤锐减至不足100斤。功夫不负有心人,院长被他不要命的学习劲头感动,破格提拔他成为医院针灸科大夫。

有了正式身份,武耀成更加努力了。他态度和蔼、治疗精细,渐渐赢得了患者们的信任与爱戴。一年时间,针灸科的墙上就挂了两层锦旗,他也获得部队两次嘉奖,被医院评为“白求恩式先进个人”。

1992年,武耀成转业到地方医院,可时间不长他就干不下去了。每每见到因医药费而发愁的患者,武耀成心一软就免费给人治病,时间一长医院吃不消了。最后,武耀成只好辞职,在家里开起了门诊,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医疗服务。

“别因为伤害就放弃善良”

十几年前,家住斗门镇的韩玉琴老伴儿出车祸去世,她自己又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亲人的离世加之病痛的折磨,韩大妈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

经人介绍,韩大妈来到武耀成的门诊治病,好心的武大夫听说了她的遭遇,一边免费为她治疗一边做她的思想工作,渐渐地韩玉琴恢复了生活的希望。

韩大妈痊愈后,便隔三差五来诊所帮武耀成打扫卫生做家务,时间长了韩大妈就认武耀成做了干儿子。在武耀成的撮合下,她重新组建了家庭,心存感激的老夫妻俩最后一合计,就送来“穷人的门诊”金字牌匾,挂在武耀成的家庭诊所里。

“长安区有个穷人门诊,生活困难的去看病不要钱!”武耀成的诊所越来越出名,然而好心换回的并不都是好报。他给人治病一直是先看病,后收钱,没有效果不收钱。孤寡老人、儿女不孝者、特困户免费治疗。可有些人却利用了他的善良,一个疗程快结束就再不来了,更有个别的还顺手牵羊拿他的被褥、蜂窝煤和诊疗费。

许多老患者都劝武耀成改变收费方式,免得吃亏受骗,他却说:“那些不给钱走了的人,就当他们是真需要帮助吧,人不能因为受了伤害就放弃善良。”

“做个被别人需要的人”

张敏是武耀成前几天新收的徒弟,渭南人,去年刚刚结婚的丈夫在外打工遭遇意外身亡,骤然的打击让这个年轻女孩精神崩溃了。

“刚被她堂姐送来时,整个人不吃不喝、精神恍惚,扎了几针下去完全没反应。”武耀成回忆说,他觉得这可怜女孩更需要心理的安慰。

武耀成先帮张敏找了个住处安顿下来,早上给她针灸,下午和妻子轮番劝解开导,一个星期过去了,女孩儿终于从新婚丧偶的痛苦中走了出来。武耀成见她情况好转,又托熟人帮着给找了份酒店保洁员的工作。现在,张敏早上7点半来诊所跟着武耀成学针灸,10点再去上班,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

在行医生涯里,类似张敏这样的人武耀成遇到过很多次,每次他都会用手里的银针和一颗爱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家住三爻村的王老太太80高龄了,儿女不孝没人照看。老人跌了一跤后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武耀成听说情况后,天天中午带着饭菜去给老太太免费针灸。有一天,老人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张存折递给武耀成,“我儿子都不管我你管我,给我治病还管我吃喝,你比我儿子还好,这存折上的钱咱俩一起花。”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能被别人需要和依靠。这是武耀成将“穷人门诊”支撑下去的原动力。

一场过了十三天的生日宴

好人难做,好人的妻子更难当。武耀成的前妻受不了这种“傻子式的慷慨”与他离婚。现任妻子窦红丽虽支持他,可偶尔免不了要发牢骚。每当妻子一絮叨,武耀成就哄她说:“咱们做好人总会等来好报的,一千个人没有,就等一万个。”

以前,窦红丽总觉得这是敷衍的话,直到去年武耀成生日这天,她终于感受到丈夫所说的“回报”。

去年阴历六月初十,武耀成像往常一样开门坐诊看病人,10点多时,他扭着发酸的脖子嘀咕了一句:“今天过生日呢,吃不上个蛋糕,来碗长寿面也行啊!”

没想到这句话让一旁来看病的贾大爷听见了,这下大伙儿纷纷嚷着要给武大夫过生日。他们分头行动,有的买肉买菜,有的借桌子板凳,在诊所支起了10桌酒菜,庆祝武耀成45岁生日。

“开始我劝阻他们,后来人越来越多,没一个听我的,只好由着他们热闹吧!”

这个生日,注定要让武耀成终生难忘。不管是十几年的老患者,还是慕名而来的新病人,大家都发自内心为他唱起生日歌。望着一张张真诚的笑容,“穷人大夫”武耀成热泪盈眶。

酒喝了、歌唱了,生日蛋糕也吃了,第二天武耀成照常开门。没想到好几个前一天来得晚,没赶上生日宴的大妈在家里做好了菜提过来,说要再补上。就这样,天天吃生日酒席,天天有人来晚,天天有人遗憾,这场生日宴会一直持续了13天。

现在,武耀成的“穷人门诊”还是先看病、后给钱,生活困难的不收钱。他说这样做是要让人知道,在西安市长安区一个小小的家庭门诊里,还有着金钱买不来的东西——人与人的真情!

猜你喜欢
长安区大夫穷人
进步太快
建设
西安市长安区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西安市长安区秋延甜瓜新品种引进试验
间接性失忆
西安市长安区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富人与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