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要”折射出的官场生态

2014-09-04 03:31文/北
当代陕西 2014年6期
关键词:折射出官场管理制度

文/北 方

“不敢不要”折射出的官场生态

文/北 方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董事长刘占滨跳楼后被抢救过程中,曾反复说“我不想要,可不敢不要”。

“我不想要,可不敢不要”,虽然这句话尚未最终证实,但其可信度却是相当高的。而且这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刘占滨在被立案侦查期间跳楼自杀的原因。

仔细地、用心地“解剖”,我们不难发现:“我不想要,可不敢不要”这句话中的信息量很大。

首先,“我不想要”道出了刘占滨的复杂和矛盾心态,以及其生前的“被动腐败”等处境。这一句话背后的“水”很深,留给我们的疑问也很多,比如刘占滨不想要什么?谁在给他什么?为什么不想要?

而举一反三,我们同样不难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在贪污受贿、腐败堕落之前,事实都有“不想要”的心理。但为什么本来“不想要”就完全可以阻止的腐败,结果却往往能够大行其道呢?我们的权力运行与管理制度,为什么保不住“不想要”的干部的节操?

其次,“可不敢不要”回答了“我不想要”的问题,也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别人都要,我不敢要;上边的领导都要了,我岂敢不要?但除过这些隐含的信息,我们同样有很多疑问:一是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在推着刘占滨往腐败的路上走?他的“不敢”明显是因为很怕,那么他在怕什么?二是即便“不想要”,结果因为“不敢不要”而要了。那么在纪检部门发现之后,将相关问题交待清楚即可,又为什么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领导干部,连死都不怕了,那到底还在怕什么?或者说是不是在用死亡掩饰什么更可怕的东西?

“我不想要,可不敢不要”是一句临终遗言,也是刘占滨对自己在劫难逃的命运的一声叹息,是一封举报信,更是对相关权力运行、监督与管理制度的拷问!刘占滨死了,但他留给我们一句藏着百般疑问的话。对这句话,相关部门不能掉以轻心,有必要好好解剖一下“不敢不要”这只“麻雀”,看看其有着怎样的五脏六腑式的腐败系统!

book=45,ebook=40

猜你喜欢
折射出官场管理制度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油罐内外
王秉刚:电动汽车宣传应实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强事后监管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校园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