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4-09-04 10:19冯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儿科危险护士

冯霞

探讨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冯霞

目的 探讨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筛选的观察对象共160例,均为本院儿科2013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加强危险因素管理措施,选择2012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同类型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16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危险事件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对照组为84%;观察组危险事件0.6%,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与新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符合,全面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及患者配合依从性,降低了危险事件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

儿科;危险因素;管理;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水平的高低对科室甚至医院医疗护理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同时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对儿科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大医务人员也深刻意识到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作为一名儿科护士,更加深刻体会到儿科护理工作的高难度、高风险[2]。本次研究选择河南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患儿160例,在护理管理中加强危险因素管理措施。选择2012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同类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 160例患者进行参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筛选2013年3~10月收治的儿科住院患儿16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0~5岁。参照组160例,男89例,女7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实施儿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案的同时,加用危险因素管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危险因素分析 ①社会因素: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行业的高风险和复杂性被忽视,加之公众缺乏对疾病基础知识的认识,社会各阶层对医护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信任度呈下降表现[3]。②药物使用因素:针对儿科患儿使用的药物剂量的特殊性,用药多以体重计算,特别是如利尿药等使用上较难确定使用剂量,稍有不慎即造成意外事件发生,同时患儿生性好动,床位的不确定性使护士在查对时发生差错事件,加大了用药风险。③护患关系特殊 :患儿需家属照顾,故为患儿 、医护人员 、家属间的三角医患关系,儿科护理技术性较强,工作繁重,护理人员压力较大, 而部分家属医学常识缺乏,爱子心切,对护士的过分苛求,不配合或过多干涉,诱发纠纷。④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年轻的护士缺乏经验也是患儿治疗时的隐患,不能及时的观察出病情的变化,在应急方面也缺乏经验,不能很好地照顾患儿,从而影响患儿的治疗。⑤意外危险因素:婴幼儿组织发育尚未完善和成熟,具有较差的平衡能力,喜好模仿,富有好奇心,识别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能力较差,易因跌倒等导致骨折或利器伤等危险事件发生。⑥法律观念淡薄 :患儿家属法律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护士未掌能熟知律法规,易存在护理缺陷 导致增加医护风险。

1.2.2 防范措施 ①媒体正面引导 :应给予医护人员充分的理解和鼓励,认识到医疗卫生的高压力 、高风险性,利于医护规范操作 、 医疗质量的加强及提高。②加强防范危险因素制度及教育:对风险管理流程、制度进行制定,有目标、有计划的实施。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风险事件把控效果。加强护理人员技能操作、沟通能力、药物知识、专业知识的培训,开办讲座,讲解留置针的注意事项[4]。培养护士稳定、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做好药物的三查七对、准确测量体重的方法、规范记录病历等,全面降低风险发生率。③健康教育:依据患儿的病情特征,向患儿及家属加强宣教,就疾病知识向患儿家属讲解,提高遵医依从性,将相关注意事项、异常表现做成宣传单发给家属,以提高安全从而减少隐患发生。④法律知识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谨慎从事技术操作,避免意外发生。⑤加强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对儿科的护理人员的面试要更加严格,避免操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对在职的护士要多进行培训,并定期对其操作水平、专业知识进行考核。护士应该多学习儿童心理学和儿童营养学等课程,以便可以更好地护理儿童患者,还能拉近与患病儿童家长的距离。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 SPSS 13.0 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 96%,对照组为 84%;观察组无投诉事件,对照组为 1.5%,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效果比较例[n(%)]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医疗及护理安全是检验医院整体水平的指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为患者提供优质 、安全、全面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及宗旨。儿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儿认知能力及依从性差 、病情变化快 、对症状不能正常诉说 、风险大 、陪护多,容易引发护患纠纷。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分析危险因素并行针对性防范措施,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危险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应用,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护理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是确保儿科护理质量的基础。观察组加强危险因素防范教育,对服务态度积极改善,增强护士对危险因素防范意识,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取得患儿及家属信任,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隐患,对医疗纠纷事件有效避免,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投诉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与新型“以人为本,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符合,全面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及患儿配合依从性,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最终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提升力医院的社会形象。

[1] 陆小琼,郭亮,谭素贞.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73.

[2] 梁敏杰.探讨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治措施.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21(7):283-284.

[3] 祝敏分,兰志建.影响学龄前儿童临床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与康复,2004,3(2):86-88.

[4] 张玲,吴月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5):484-485.

463000河南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儿科危险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喝水也会有危险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