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2014-09-04 08:21李红何书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抗炎婴幼儿肺部

李红 何书丽

自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李红 何书丽

目的 通过对112例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情况观察, 分析自拟中药穴位贴敷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2 年10 月~ 2013年 12 月期间本院儿科住院患者 112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静脉滴注抗炎、抗病毒药物治疗, 观察组:静脉滴注抗炎、抗病毒药物治疗辅助自拟中药穴位贴敷。把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咳嗽基本消失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对数据采用 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示中药穴位贴敷可明显减轻患儿症状, 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降低患儿住院费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穴贴敷;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急性支气管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等所引起的急性支气管及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 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如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等, 积极防治对患儿非常重要。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本科自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抗炎、抗病毒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 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10 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住院患者 112 例,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的症状和体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0.4~4岁, 平均年龄2.8岁;对照组52例, 男29例, 女23例, 年龄0.6~5 岁, 平均年龄3.1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静脉滴注抗炎、抗病毒药物治疗。

1.2.2 观察组 静脉滴注抗炎、抗病毒药物治疗辅助自拟中药穴位贴敷。

1.2.2.1 自拟方药组成 选取麻黄、杏仁、前胡、黄芩、鱼腥草等, 由本院制剂室混合后粉碎, 装罐备用。

1.2.2.2 贴敷方法 取自拟中药散剂适量用姜汁调和成厚糊状, 摊平到10 cm×12 cm塑料薄膜上如大饼状, 贴敷于双侧肺俞区域, 四周用无纺胶贴固定, 1次/d, 4~6 h/次, 1岁以内婴儿贴敷时间酌减, 用至症状体征消失。

1.3 观察指标 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观察:①体温降到正常的时间;②咳嗽基本消失的时间;③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

1.4 疗效标准 症状消失, 体温正常, 肺部啰音消失[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咳嗽基本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急性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重要的常见病, 多因季节转换、气候多变、患儿受凉等诱发, 通常细菌感染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伴行。中医学认为小儿外感风邪, 外邪由皮毛或口鼻而入, 侵犯肺卫, 肺失宣降, 清肃不畅, 郁闭化热, 炼液成痰, 致肺热壅盛, 高热喘急[2], 发为肺炎喘嗽。

3.2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属太阳膀胱经, 为肺的背俞穴, 通过该穴位可治疗咳嗽、气喘、肺痨等[3]。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外治大师吴师机说“用之得法, 其响立应”, 穴位贴敷主要是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 经络的输布, 由表入里, 深入到内, 而转枢上下, 疏通经络, 起到止咳平喘、清肺泄热之功效。

3.3 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炎、抗病毒,本研究在抗炎、抗病毒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自拟中药穴位贴敷, 方中以麻黄宣肺平喘为主药;杏仁、前胡止咳平喘、降气化痰为臣;黄芩、鱼腥草清肺泻热、祛火解毒共为佐;生姜为使。诸药合用, 药穴相配, 恰合病机, 共奏宣肺平喘、止咳化痰、清热泻火、解表散寒之功。

3.4 注意事项 ①婴幼儿皮肤娇嫩, 贴敷过程中严格掌握时间、皮肤反应等, 若有不适, 及时去除。②肺为娇脏, 操作过程中, 注意保暖, 毋暴露过多, 以免患儿再次受凉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 减少了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88.

[2] 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52.

[3] 沈秋燕,王建荣.辅助治疗方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20(5):554.

2014-04-15]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李红);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何书丽)

李红

猜你喜欢
抗炎婴幼儿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