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农商行大批上市搅乱市场

2014-09-04 08:00叶檀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16期
关键词:优先股商行不良贷款

叶檀

把股市作为承接经济发展成本的污水池,这样的观念应该改变了。

银行大规模上市期,是中国金融转型、急需资金的关键时期。证监会考虑风险放慢银行上市节奏,符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城商行、农商行大量上市,将动摇市场好不容易恢复的些许信心。

据报道,上一轮银行IPO大潮中,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有幸成为最后一批登陆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上市银行达16家。7年过去了,截至目前共有18家中小银行递交了IPO申请:6家城商行以及5家农商行总共11家银行,预披露招股说明书,仍在A股门前继续等待。IPO遥遥无期,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徽商银行等5家赴港上市,锦州银行、东莞银行两家终止审查。

等待者焦虑不安,市场安之若素。

目前已经上市的银行情况不好。市场对银行表面的好利润并不认账。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连续第10个季度增长,不良贷款率升至1.04%,不良贷款单季增长达540亿元,增幅较近年来每季150亿元至250亿元的平均水平明显放大。所有这些现象均显示银行高利润进入瓶颈期,难以为继。

银行股失宠还在于银行的融资巨胃。继浦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宣布300亿元、800亿元、1000亿元的优先股发行预案之后,兴业银行近日公告拟发行不超过300亿元优先股。如果发行顺利,4只银行股合计融资最多将达到2400亿元,相信未来会有众多上市公司加入到优先股的行列。后来抽水者源源不断,7月15日平安银行公布不超过300亿元普通股和优先股齐发再融资,次日,南京银行披露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

银行股融资令人恐惧。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16只银行股首发融资金额3202.51亿元,上市后股权再融资金额达4176.01亿元,发债券融资高达16254.77亿元,上市以来直接融资金额合计高达2.36万亿元。这些银行如同功力强大的抽水机,不断从股市、债市抽血。

相比IPO,银行的融资对市场的抽血显然更加令投资者担忧。上市以来16只银行股合计派现高达16268亿元(税前,含H股),工农中建四大行超过千亿,这些派现主要到了控股股东手中。

等待上市的银行抽水几何?据一位券商投行人士测算,如果按不低于每股净资产以及年均20%的净资产回报率来计算发行价格,初步估计,11家银行募集资金金额约为620.5亿元左右,以日后再融资为首次募集资金金额的5倍计,也将达到3000多亿元。

第一批上市的银行还有垄断红利与地方优势,目前拟上市的这些银行绝大多数资产质量、资产、风控等不能与第一批相比。

地方银行大多听命于当地政府的权力指令,成为地方钱袋子,股东分散,由地方政府说了算。地方政府控制当地城商行或者农商行的丑闻这两年有不少,就连徽商银行当初都因高管、独董换人与地方政府有关,引发轩然大波。农商行风控标准就更难以掌握。

另一方面,由于中低端制造企业、重化工行业过剩产能处于出清过程中,因此,未来相关产业、相关地区的风险会不断暴露,虚假贸易融资链条曝光,青岛港贸易疑云,新能源企业崩溃,未来还有哪些行业会跟上?

把股市作为承接经济发展成本的污水池,这样的观念应该改变了。即使决策者不改变,投资者也会敬而远之,让中国股市成为另一个不堪入目的足球市场。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先股商行不良贷款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介休农商行全力推进整企授信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优先股的制度风险与回赎权
国企混改中引入优先股的“定制”思考:基于利益平衡的视角
江阳农商银行:“农商行”杯全健排舞大赛拔头筹
“优先股”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