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中国劫

2014-09-04 02:04钱玉娟易珏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16期
关键词:工商总局反垄断法跨国公司

钱玉娟 易珏

一向被视为跨国公司在华运作成功样本的微软,近来在中国的日子可不好过。

短短七天内,国家工商总局对微软连续进行了两次反垄断调查。多年来一直受到垄断质疑的微软最终在华被立案调查。

无法摆脱的嫌疑

7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对微软在中国内地的四个经营场所进行了搜查,并突击检查了外包公司埃森哲。被调查的第二天,微软(中国)便正式发表声明称“始终如一遵守并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然而这一声明并没有阻止工商总局于8月4日对其展开的第二次调查行动。

8月6日,工商总局发布官方消息称,根据《反垄断法》,调查仍在进行中。《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随即辗转联系到微软(中国)战略部相关负责人,但却得到这样的采访回复,“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的调查,暂时还无法就此事接受任何采访。稍后公司方面将公开回答相关问题。”

据悉,事发后除了官方表态配合调查之外,微软(中国)迄今谢绝一切采访。

其实,早在2013年6月,工商总局就对企业举报的微软问题进行了核实,并约谈了微软和相关企业。尽管当时微软方面提交了相关报告以规避质疑,却并未消除其垄断的嫌疑,直到此次反垄断行动展开。“足见国家工商总局为这次的反垄断行动做了长期较为充足的准备。”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指出。

而在此番调查中,从工商总局发出的官方声明可知,微软目前主要涉及的是搭售和兼容性问题,而这更是微软进入中国以来久遭诟病的市场问题。

在互联网行业分析师饶凯看来,“微软一直存在滥用其强大市场支配作用的嫌疑。”原来,尽管微软的操作系统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但却对一些国产软件无法兼容,“在这种情况下,微软还一直在搭售其他软件。”如此,不仅削弱了国内优质应用软件的市场作用,更会影响我国本土应用的发展。

据《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在搭售问题方面,许多国内科技公司对此痛斥已久,包括金山、中科红旗、永中等公司都曾控告过微软的垄断行为,并多次采取行动抵制微软Office。饶凯表示,微软的做法不仅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更严重损害了我国本土软件厂商的利益。

一场持久的风暴

其实,我国共有三个部门对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进行着监控调查。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此次对微软展开调查的国家工商总局。据了解,工商总局主要负责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对外销售、存在不合理交易条件等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调查。

而对于中国的政府部门而言,要判定跨国公司在华的业务是否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不仅要看是否存在溢价,更要看其是否存在着市场集中。王志乐提到,在这一基础上,再看这些公司企业是否存在着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及限制竞争等情况。”

另外,根据《反垄断法》第47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将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就此,根据微软公司财报,其2013全球收入为657亿美元,中国市场收入约占其收入的10%。如果处罚以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来计算,微软面临的最高处罚为6亿美元。

事实上,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在国际市场上曾因搭售问题等屡次遭到反垄断调查,结果多以罚款收尾。其中,微软在欧盟被罚款金额已累计超过20亿元。

长期以来,众多国内的科技公司对微软虎视眈眈,一直碍于其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无法在关键性产品上有所发力或竞争。然而,反垄断行动为他们提供了机会。

“超国民”回归市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王志乐建议,我国应该参照美国及欧盟的相关做法,对计算机办公系统设备预装的Windows加强管理,并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搭售。

据悉,中国的一些科技通讯软件设备公司已经开始展开动作,其中上海联彤网络通讯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自主开发并发布了中国的操作系统COS,这一系统可以应用到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许多设备,目的便是打破谷歌、苹果和微软系统在中国的垄断地位。饶凯称,“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从对高通到微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依次展开的反垄断调查,的确彰显出我国已经开始防范并限制跨国公司带来的消极影响,对此,王志乐分析认为,“这更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市场要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政府首先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为达成这一目的,反垄断调查便是我国对市场上一些跨国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的一次严格肃清。

当微软等跨国公司在中国遭遇反垄断时,恰恰证明了“大型外资企业在华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公平、平等竞争与合作更加成为市场发展的要义。”在王志乐看来,反垄断调查是中国经济发展趋向市场化、国际化的体现,并且以对微软为首的跨国公司展开的调查举措来看,我国的反垄断措施正变得日益有效并成熟。

“事实上,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利大于弊。”王志乐强调,我国政府部门以及本土企业等更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如何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方面。“这样一来,我国本土企业就不会错失跨国公司带来的机遇,有利于把握我国面临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即便当前市场内的反垄断行动仍在进行,但对于跨国公司及我国本土企业而言,王志乐建议,今后两者在市场内的竞争合作中,中国本土企业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合作并竞争,既要吸纳整合跨国公司带来的资源,更要在战略上对跨国公司做出谨慎与防范。

饶凯指出,“在反垄断行为展开之后,国内的本土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还是看自身实力。”

尽管以微软为首的跨国科技公司如今在中国市场内岌岌可危,但是本土企业不能放松警惕及放慢研发速度,要汲取技术经验,在市场发展优势面前,把握机遇促进自身发展。

猜你喜欢
工商总局反垄断法跨国公司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垄断与企业创新——来自《反垄断法》实施的证据
工商总局公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
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进一步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
工商总局预警电商传销
工商总局打击网络传销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分析路径
反垄断法的制度效果不可抹杀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