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类学视野下惠东渔歌文化脉络探析

2014-09-05 08:16马岩峰方爱兰吴英莲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惠东渔歌汕尾

马岩峰,方爱兰,吴英莲

(惠州学院 音乐系,广东 惠州 516007)

“惠东渔歌”是指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沿海一带的渔歌,于2008年6月7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惠东渔歌”传唱千百年,其音乐特殊性与社会功能与中国多元化的文化并存,这也是音乐人类学所研究的重心。音乐人类学对音乐艺术的解读是创新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惠东渔歌”是中国多元文化并存下的一支个体艺术,在它的视野下进行研究,更能体现“惠东渔歌”文化艺术的社会功能变迁与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现实意义。

在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研究惠东渔歌,必须要了解产生渔歌的渔民生存之渊源。惠东海岸线全长218公里,主要包括平海、稔山、盐洲、巽寮、大亚湾等沿海地区。据《惠州府志》和宋朝《天平环宇记》等史书记载,惠东沿海渔民为“疍民”的后裔,现在也称为疍家族。而“疍民”的原生活地为福建沿海地区和台湾地区,这些福建沿海包括台湾疍家先民由于生活所迫,随着出海打鱼的劳作流动性逐渐南下迁徙到了广东沿海一带,即潮州、汕头、汕尾、惠州(惠东)。由于地域的保护,人文风俗的变化,使得渔民的原表达语言闽南话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生活交流用语福佬话,而这些疍家后裔渔民的福佬话仍是闽南话语系。

一、惠东、汕尾渔歌的历史文化脉络

史料记载,两千多年前秦始皇50万大军征服岭南,中原士兵大规模进入珠三角区域。汉武帝年间,驻扎在广东龙川自称南越王的赵佗判汉而引发战争。为躲避镇压与屠杀,居住在这一区域成千上万的越族人只有逃窜入海,过起海上漂泊的生活,这些自我流放的人群便是疍家的先民。至此,他们的生活特征与生活方式便是终身以“艇”为家。疍家族人形成后一直未受到官府与岸上居民的认同,被陆地上人称之为“蜑”人,逝后只得葬入海边的沙岗地带。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蜑”字的“虫”字偏旁的贬义,遂改为“疍”,“疍人”改称“疍家”。由于历史的演变与族人的迁徙,“疍家”族现已遍及广东沿海、广西沿海、海南沿海和南洋地区。这期间还另有一类渔民是生活在海边陆地上以打鱼为生的陆地渔民。综合史料,笔者以为疍家族群是以上两类渔民的混合族民。多少年来,疍家渔民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微,他们上岸的唯一活动便是与当地居民用海鲜换取些米、油等生活用品,而且渔民之间又以渔船为家庭单位,既独立又封闭,他们不能栖身在岸上,只好四海为家。“落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渔民间唯一交流与表达情感的方式便是以歌代言、以歌自乐、以歌解忧、以歌相亲、以歌倾诉,可以说渔歌唱尽了渔民的情怀与人生。

南海渔歌由于语系的关系与福建沿海的渔歌本质在源头上是一脉的。闽南语系的语言决定了渔歌的旋律与音乐风格。但随着渔民南下劳作、海上迁徙,加之沿海地域、民俗风情的不同,渔歌的音乐特质又有着不同的变化与发展,并且一直延续了千百年。据老渔民所说惠东沿海渔民真正上岸生活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是因为1949年以后,国家为了保障渔民的生活,逐步动员并安排了渔民上岸定居。由此,惠东沿海区域便出现了很多渔村。上岸定居后渔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以后由此唱出的渔歌无论从曲调、旋律、音区、情绪、情感以及音乐文化内涵上较之新中国成立前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一点也体现了音乐人类学中音乐文化的变迁性。

研究惠东渔歌,只研究惠东218公里海岸线的区域是不全面的,必须与其紧邻的汕尾沿海地区一起作为一个文化区域来研究。汕尾以前即指“海陆丰”地区,1988年之前归属惠阳地区(今惠州)管辖,1988年从惠阳地区(惠州)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地级市即汕尾市,辖域汕尾城区、海丰县、陆河县、陆丰市四个县级行政单位。因汕尾与惠东海陆相连,又曾同属一个地区管辖,所以至今两地沿海的民俗、风情都十分相近甚至一样。“惠东渔歌”由于天时地利的原因,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从地缘、历史与民俗风情、文化脉络的演变与传承是不能与汕尾渔歌分割的。

惠东、汕尾渔歌又称为“疍歌”,是广东三大民歌疍歌、客家山歌、咸水歌之一。这一区域的渔民分作陆地渔民与海上渔民。陆地渔民定居在岸上,而海上渔民劳作与生活都在海上,岸上渔民又称拖船渔民,讲粤语;海上渔民称“瓯船渔民”,操说福佬话。陆上渔民唱以粤语音调的“咸水歌”,而海上“瓯船渔民”唱的是以福佬话为音调的“疍家渔歌”。本文研究的是惠东、汕尾区域以福佬话为方言与语调的“疍家渔歌”。

二、惠东、汕尾渔歌的历史文化特征

惠东渔歌又称鸥船渔歌,而传统的汕尾渔歌也是指瓯船渔民所唱的歌调。汕尾与惠东的“外来”渔民被称为“瓯船渔民”。瓯船渔民也就是俗称的“疍民”,故渔歌亦称“疍歌”。鸥船渔民源于我国古代的瓯越族,瓯越族是百越族之一,今居浙江省永嘉县瓯江一带[1]。关于“瓯船渔民”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宋《太平环宇记》载:“疍户,生在江海,居于舟船,随潮往来,捕鱼为业[2]10”。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疍也[2]10”。明末清初史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十二卷中写道:“诸疍以艇为家,是曰疍家。他们习于水性,善于操舟,断发文身,崇拜龙蛇[2]11”。明代《惠州府志》记载:“厥祖被干戈所扰,潜居水泊中,子孙习惯,乐句于舟,海丰七港,在在有之[2]12”。以上史料都记载了当时惠州府所辖海丰地区瓯船渔民的生活情景。清朝雍正皇帝1729年发出上谕:“粤东地方,四方之外,另有一种,名曰疍户,即瑶蛮之类。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通常河路,俱有疍船[2]11”。对于疍家的民俗婚嫁屈大均还有着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和,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2]13”。寥寥几字,却向人们展示了青年男女渔歌对唱的婚嫁情景。

惠东、汕尾一带的渔歌都用福佬话方言,惠东又称作学佬话。这种语言与岸上县域的语言是不通融的。鸥船渔民虽然长期生活在海上,不识文字,但他们的情感却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和内心冲动的表达,是心灵深处所迸发出的歌吟,这种“歌吟”被渔民世代传唱,用现代文字表达即为“渔歌”。如惠东渔歌《渔家姑娘爱唱歌》和《渔家世代向海洋》中的歌词均唱到:

“南海水来波连波,渔家姑娘爱唱歌。①”

“南海水面映霞光,海风阵阵掀起浪。站在船头紧拉网,渔家世代向海洋。①”

其中的“南海”均指的是惠东、汕尾一带,疍家自古以来便称这一区域为“南海”。

惠东渔歌与汕尾渔歌都有着捕鱼、恋情、婚嫁、斗歌、生活等多种题材的渔歌,用以抒发瓯船渔民漂泊无定的水居生活和艰险的捕鱼生产劳动中的情感体验,同时渔民们在纺线、织网、造船、摇艇、补网等日常劳作中,也会伴随着劳动节奏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渔歌。他们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世代相传。

渔歌自古以来都是言传身教,从未形成文字与曲谱。渔歌词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功绩首推中国民俗之父钟敬文先生。1924年钟敬文先生在汕尾文亭担任小学教员时期,记录、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渔歌,编成《疍歌》一书并撰写了《中国疍民文学一脔》。

此外,乾隆时期,受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盛世期社会风俗的影响,民俗文化活动十分繁荣与兴盛。这一盛世情景下,渔歌在旋律歌词中都有着发自内心的表白。从《乾隆登基十六年》的旋律来看,第一句旋律舒缓,发展为上扬,第二句婉转下行,起音是 xi,即771765,属五声调式加偏音xi,而且后五个乐句都使用了xi,形成了舒缓、委婉略带叹息的旋律风格,颇似有广东音乐的味道。在歌词中也可看到:

再唱一条白盆盆,清朝皇帝乾隆君,闻名苏州好地理,爱载乾隆游河船。(衬词略)此外还有《乾隆登基十九年》①:

乾隆登基十九年,长洲兴盛正中时,八港船队懂德外,文明长洲好赚钱。闻名长洲大地场,艇仔出有初二娘,初二年当十六七,盖港生好无个强。

唱出了乾隆时期“长洲兴盛正中时”的生活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惠东渔歌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惠东渔歌的传承人和保护人陈志祥先生,今年已70多岁了,他的岳母就是一位渔歌手,年轻时陈志祥便受到岳母的影响,开始了惠东渔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的工作,创编了渔歌集。其渔歌新作《春满渔港》、《我叫阿哥免相思》、《蓝蓝的大亚湾》、《港口之歌》、《渔家乐》、《我的家乡好风光》、《一对龙虾藏礁洲》等在全国调演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另一位渔民歌手苏方泰与过世的王广德老师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也进行了几十年的收集,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民歌手王广德、苏墨水、苏带心、苏德心、苏德妹、李福泰和苏段、郭细兰、徐初三、李十七、徐糖妹等渔歌手中记谱、整理了多首经典渔歌,出版了惠东疍家族《瓯船渔歌》全集。根据渔歌手的演唱整理、归纳,惠东渔歌的曲种分类为哦哦香调、娘仔调、贤弟调、阿咦唉调、嗳嗳嗳调、啦哒啲嘟调、妹仔调、介音调、香嗳香调、依且香调、阿阿调、依嗳嗳调、哭嬷调、蜜蟹调、阮介嬷调、噯嗳调等29种。这些调名多首以尾句的拖字音为特点,如啦哒啲嘟调即是:

汕尾自50年代开始,由汕尾中学音乐教师马思周、海丰文化局干部黄琛等人对汕尾鸥船渔歌进行发掘、整理,并尝试使渔歌走向文艺舞台,同时也涌现出了徐十一、苏红鱼、黄人勿、郭层等渔歌手。1957年,华南歌舞团乐队指挥施明新带领10余人到汕尾采风,对汕尾渔歌的收集与整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年《娶新娘》、《长洲泪》等渔歌节目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海丰县文化馆在60年代组织了音乐专业人员,对汕尾渔歌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于1960年出版了《海丰渔民歌》。另一位汕尾本土音乐家黄琛,从5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收集、整理、学唱和普及工作,有着数万字的原始渔歌资料,1964年出版了《南海渔女之歌》。80年代初,他参与编写了《中国民歌集成(广东卷)》,首次将汕尾渔歌编入其中,并于1992年出版了《粤东渔歌》(人民音乐出版社)。之后,又改编了百余首渔歌作品,于1996年集成出版了《南海渔光曲》,成为当之无愧的“汕尾渔歌王”。此后,众多音乐家纷纷来到汕尾、惠东沿海采风并进行创作,如钢琴家刘诗昆20世纪70年代根据渔歌元素创作的钢琴曲《战台风》、中央歌舞团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歌舞剧《南海长城》的音乐元素就取材于惠东渔歌和汕尾渔歌。电影《南海潮》、《海霞》、《渔家姑娘在海边》、《军港之夜》、《春天的故事》、《多情东江水》的主题曲与音乐都汲取了渔歌的元素。由此看来惠东渔歌和汕尾渔歌的地缘渊源其实是一脉的。

从惠东、汕尾渔歌的演变、传承和发展来看,笔者以为其实际经历了四个时期:1949年以前、1949年-1977年、1978年-2008年、2008年6月至今。“文革”十年是对渔歌传承的重创,这一时期渔歌完全被禁唱。197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渔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才真正焕发了无限的生机。

三、惠东、汕尾渔歌的文化艺术特色

(一)鲜明的南海海洋韵味

惠东渔歌从演唱的歌词来看,出现了“南海”这一地域名称,而汕尾渔歌中也有着同样的地名。鸥船渔民以渔船为家,长期生活在南海海上,他们只有通过歌声来表达对“人、事、物、语”及天文、地理的感悟与情感的宣泄。从两地渔歌的整理、记谱上来看,产生脉络一致,但由于两地在后人记谱、收集、整理的方式、角度不同,渔歌所反应的文化状态,学术称谓、专业表现上略有不同。如惠东渔歌调名以渔歌尾句的衬词来定。有哦哦香调、娘仔调、贤弟调、咦嗳嗳调、嗳嗳嗳调、啦哒啲嘟调、香艾香调等29钟调名。而汕尾渔歌在整理上是按照渔歌内容来分类的,如捕鱼歌、婚嫁歌、斗歌等等。在旋律进行与曲调结构上两地风格近似。“惠东渔歌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气质,它富有抒情性,从不高亢嘶叫,只是似水那么温柔,婉转中带有一点淡淡的伤感[3]6”,而汕尾渔歌同样也有着这样的特点。如惠东渔歌“哦哦香调”《渔家姑娘爱唱歌》:

南海水来(哦)波(阿里)连(阿里)波(阿里),

渔家姑娘(咧)爱唱(阿里)歌(阿里)(哦哦)哦哦哦香。

惠东渔歌音区也决定了其演唱特点与风格。通常音区局限在9度左右。旋律即兴婉转又带起伏,喜悦中又透着含蓄。如《渔家姑娘爱唱歌》和《渔家世代向海洋》(由于这两首渔歌旋律一样,故略去《渔家姑娘爱唱歌》谱例):

将这首《渔家世代向海洋》渔歌与创作歌曲《渔家姑娘在海边》对照分析,不难看出这首创作歌曲中渔歌旋律的元素。

如《渔家姑娘在海边》的最后一个乐句中渔歌的音符与旋律元素:

(二)丰富的演唱内容

惠东与汕尾渔歌是鸥船渔民特有的文化形式,其内容、演唱素材、表达形式、艺术效果都是渔民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无所不唱,可谓题材广泛,情感表达丰富。有生活篇、劳作篇、斗歌篇、催眠篇、情歌篇、婚嫁篇、叙事篇、感叹篇等,演唱风格具有浓郁的南海韵味,是鸥船渔民千百年来传承、积淀与智慧的结晶。

(三)鲜明的音乐文学特征

惠东渔歌和汕尾渔歌在歌词中均有叠字与反复的语言修辞特点。比如惠东渔歌有“白丝丝”、“白麻麻”、“弯球球”、“白盆盆”、“艇悠悠”、“高淋淋”、“高映映”、“贡贡香”、“贡贡鲜”等;汕尾渔歌中有“圆粦粦”、“白锤锤”、“气苍苍”、“声娇娇”、“清幽幽”、“红彤彤”、“闹彩彩”、“嗦嗦甜”、“笑嘻嘻”、“清映映”、“直溜溜”、“爱乖乖”、“尾翘翘”等。两地在歌曲的收集与归类上也不同:惠东渔歌是以衬词的特性归类于歌调,如“阿咦嗳调”、“啦哒啲嘟调”;而汕尾渔歌主要从调性的类型进行收集与归类。此外,两地渔歌从旋律进行及结构上都保留着民族五声调性的特点,同时也有着偏音fa和xi的介入。演唱上往往是一个曲调可套用多题材的歌词,随心而吟,有感而唱。形式上先有一人起唱,后逐渐多人附和,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多种状态随意呈现与展示。歌词上句与句、行与行、段与段上下结构规整,字词结合押韵易于上口演唱。

除此之外,两地都有“斗歌”的习俗。所谓“斗歌”即男女青年的“对歌”,具有一定的情趣性及欣赏性。两地“斗歌”的旋律及歌词内容相似度很高。如惠东《斗歌》,属阿阿调:

汕尾《斗歌》②:

从两首《斗歌》的旋律和歌词内容来看:其一,音符的选用、旋律的进行大致接近。如第一句的旋律是一样的,只是在记谱上略有不同。又如结束句的旋律也类似。从两首歌曲表现风格试唱来看,惠东的《斗歌》旋律更加委婉、含蓄;而汕尾《斗歌》的音乐表现更为活泼、大胆,旋律发展更加丰富。其二,歌词内容虽然不大相同,但都是渔民生活情趣的表达与展示。惠东的《斗歌》附有“打情骂俏”的生活情趣,而汕尾《斗歌》歌词却偏向天、地、神。劳作之余,只要有人拉唱,就有人接腔。越接越多,越斗气氛越热烈,气氛越高涨。尤其是民间传统节日,常常彻夜斗唱。明代天顺年间惠州进士吴高就将鸥船渔民“斗歌”这一情景称之为“龙津渔唱”,列为“海丰八景”之一[2]14。这一类的渔歌中汕尾还有相似题材的《辩歌》。

总之,史料所记载的粤东地区是包括了惠东和汕尾沿海区域的,有人类学家认为这一区域的渔民是中国的航海家,也是“世界上典型的海洋族群[2]10”。而在惠东渔歌与汕尾渔歌的歌词中都将自己所辖海域称之为“南海”,他们共同构就了“南海渔歌”,并约定俗成地形成了区域性渔歌——“南海渔唱”。

注释:

①歌词来源苏方泰收集整理的《鸥船渔歌全集》,2008年出版(内部刊物)。

② 中国曲谱网:http:∥www.qupu123.com/minge/qizi/p5565.html.

[1]马薇姗.浅谈汕尾渔歌的渊源、成名、现状及其传承发展[J].神州民俗,2011(6):152-154.

[2]罗光钊,林汉齐,钟训成.南海渔唱——汕尾渔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3]刘车,陈志祥.大亚湾畔悠扬的渔歌——惠东渔歌浅议[J]∥惠东渔歌.惠州:惠州报业传媒印务有限公司,2011:4-10(内部刊物).

猜你喜欢
惠东渔歌汕尾
汕尾开放大学
汨罗江渔歌
雷家民作品
汕尾保利金町湾别墅
秋浦渔歌
惠东渔家
汕尾渔歌的考察与研究
惠东港口
惠东渔歌的渊源、艺术特色及发展新思路
弘扬海陆丰老区精神 加快汕尾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