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

2014-09-08 03:05赵卫丽韩艳玲刘倩玲
食管疾病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线移位病死率

赵卫丽,韩艳玲,刘倩玲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

RelationshipBetweenLocationsBloodVolumeandPrognosisof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

赵卫丽,韩艳玲,刘倩玲

目的在头颅CT下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头颅CT及预后。结果本组死亡18例、存活72例;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出血的病死率最高,为87.5%,出血量≤30 mL病死率9.6%,出血量≥80 mL病死率80%,出血量不同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线无移位的患者病死率为2.63%,中线位移>10 mm者病死率高达85.7%,中线移位宽度不同的患者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密切相关。

高血压性脑出血;头颅CT;预后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死亡率高达40%~60%,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1]。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对家庭、社会和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性患者,就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等进行分析,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40~90岁,以50~65岁居多。所有患者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发病均在24 h内,均经过头颅CT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1.2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 h内行头颅CT检查,头颅CT检查采用矩阵512×512,层距10 mm,层厚10 mm,观察脑出血部位、出血量、水肿及占位效应等。从患者发病起开始观察,之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定期随访。

1.3分组随访3~12个月,以是否生存,分为生存组和存活组;依据出血量分为出血量≤30 mL组和出血量≥80 mL组;以中线是否移位分为中线无移位组和中线位移>10 mm组。根据头颅CT检查,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中线移位与预后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死亡18例、存活72例,出血部位不同的死亡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脑干出血死亡率最高,其次是丘脑出血、脑叶出血、基底节出血、小脑半球出血;血肿量以出血量≥80 mL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出血量61~79 mL、出血量31~60 mL,出血量不同的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中线位移>10 mm者病死亡率最高,其次位移宽度6~10 mm者、位移1~5 mm者,表明中线移位宽度不同的患者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脑出血CT表现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例(%)

3 讨论

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时可引起破裂出血,临床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3]。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对该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及评估,可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头颅CT可以明确脑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它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的检查手段,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为基底节区[5],本研究中好发部位亦为基底节区,死亡率最高的是脑干。血肿量对患者预后也至关重要,在相同部位出血量越多,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相关文献报道,高血压脑出血一般在20~30 min内形成血肿,但血压高或经治疗后血压波动较大者,很易再出血,故监测血压并合理降压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至关重要,并可预防再出血。

在本研究中中线结构是否移位,可表明脑水肿的情况,中线结构移位越明显,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这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根据患者中线移位情况,选用脱水剂,防止脑疝发生。如果无明显中线移位,可以不用脱水剂;如果轻微中线移位,周围明显水肿,可根据情况应用脱水剂。脑出血是死亡率高的疾病,脑出血可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引起周围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继发性缺血性损伤,最终导致脑水肿。研究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一般在出血后20~30 min形成血肿,出血逐渐停止,6~7 h后形成脑水肿,这种变化造成的损害往往比出血本身更严重,这也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因此出血部位、出血量和中线移位与否是对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至关重要的因素,要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好。

[1]夏国道,姚建杜,包平,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0(3):231-232.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480.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75.

[4]Wijman CA,Venkatasubramanian C.The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on hematoma and perihematomal area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Neurosurg Clin N Am,2006,17(Suppl 1):11-24.

[5]钟志宏,周洪语,赵晨杰,等.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型及手术策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71-774.

2014-06-07

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河南洛阳 471003

赵卫丽(1984-),女,河南开封人,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R743.34

B

1672-688X(2014)03-0200-02

猜你喜欢
中线移位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课本内外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