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洛阳市涧西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分析

2014-09-08 03:05
食管疾病 2014年3期
关键词:顺位育龄妇女死因

王 艳

2011~2013年洛阳市涧西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分析

AnalysisoftheDeathofWomenofChildbearingAgein2011~2013inJianxiDistrict

王 艳

目的对洛阳市涧西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育龄妇女基本健康情况,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促进妇女健康。方法对2011~2013年洛阳市涧西区育龄妇女死亡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死亡人数、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分析等,分析影响育龄妇女死亡的因素。结果2011~2013年洛阳市涧西区育龄妇女死亡率平均为45.7/10万;育龄妇女的死因前4位分别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病、心源性猝死;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胃癌在育龄妇女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意外伤害在25~44岁之间发生率较高。结论加强妇女疾病普查,做好妇女各期保健工作,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有利于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育龄妇女;死亡;死因分析

育龄妇女是指15~49周岁的处于生育期的妇女。生育期又称性成熟期,是女性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最重要而又最繁忙的阶段。这段时期若不注意保健,将直接影响妇女自身健康,影响妊娠及下一代的健康。育龄妇女死亡除影响妇女期望寿命,还直接关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为了解洛阳市涧西区近年来育龄妇女死亡情况,促进妇女健康,对2011~2013年洛阳市涧西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11~2013年涧西区育龄妇女死亡登记表。

1.2研究内容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包括死亡人数、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分析等。

1.3研究方法采用河南省统一的育龄妇女死亡登记表,由涧西区各医疗机构每季度填写并上报至区妇幼保健中心,区妇幼保健中心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汇总、审核,和区疾控中心、公安等相关资料复核后报至市妇幼保健所。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和漏报调查。

2 结果

2011~2013年洛阳市涧西区育龄妇女死亡率波动不大(见表1),平均为45.7/10万。各年龄段比较,35~44岁、45~49岁死亡率较高。育龄妇女的死因顺位(见表2)主要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病、心源性猝死。育龄妇女因恶性肿瘤死亡的顺位比较(见表3),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胃癌占比例较高。育龄妇女前3位死亡原因中各年龄组情况(见表4)分析,恶性肿瘤、脑血管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意外伤害在25~44岁之间比例较高。

表1 育龄妇女死亡率比较

表2 育龄妇女死因顺位

表3 育龄妇女因恶性肿瘤死亡的顺位比较 例(%)

表4 育龄妇女前3位死亡原因中各年龄组情况 例(%)

3 讨论

3.1育龄妇女死亡分析洛阳市涧西区2011~2013年育龄妇女死亡率波动不大,平均为45.7/10万。死因顺位前4位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病、心源性猝死。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为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胃癌。恶性肿瘤、脑血管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意外伤害在25~44岁之间发生率较高。

3.2问题与对策

3.2.1恶性肿瘤的防治 恶性肿瘤是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35岁以上,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将极大延长妇女期望寿命,降低死亡率。乳腺癌和肺癌均占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22.8%。预防乳腺癌,加强妇女病普查是我区今后妇幼保健工作亟待加强的重点。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乳房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监测能力。建议女性积极参加妇女疾病普查,从30岁起,每月进行1次乳房自检,35岁以上的妇女应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作为以后判断病情的对照材料;4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半年进行1次乳腺体检,必要时进行乳腺X线检查以及早发现乳腺病变。肺癌的发病率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女性患肺癌与吸烟、做饭、居家环境有关。拒绝吸烟和吸二手烟,选择安全的家居装饰材料,减少污染将有助于减少女性肺癌的发生[1]。宫颈癌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17.5%。应广泛开展预防宫颈癌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接受宫颈癌筛查的自觉性,规范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及时治疗,阻断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生[2]。胃癌占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12.3%。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癌知识,积极普查早治,特别是积极治疗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疾病,如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常增生、久治不愈的胃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随访,预防胃癌的发生。

3.2.2预防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位于我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第2顺位。25~44岁为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根据此年龄段的特点,加强安全教育。和公安、交通等部门配合,宣传安全常识,提高女性安全意识[1]。同时社会、家庭增加对女性的关注,及时缓解其精神压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3.2.3积极治疗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占育龄妇女死因构成的12.5%,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加强健康宣教,指导35岁以上女性主动监测血压、血脂、血黏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保持每天膳食平衡,摄入充足的水果、蔬菜、谷类、适量蛋白质。既往有脑血管疾患的妇女要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酗酒和气候骤变等,降低脑血管病死亡率。

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保健意识,将极大延长妇女生命预期,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促进妇女健康,保障家庭、社会和谐。

[1]程珺,程凤仙,郑文蔚.上海长宁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309-310.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8.

2014-07-30

洛阳市涧西区妇幼卫生保健中心,河南洛阳 471003

王艳(1975-),女,河南沁阳人,主治医师,从事妇幼保健管理工作。

R173

B

1672-688X(2014)03-0225-02

猜你喜欢
顺位育龄妇女死因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已婚育龄妇女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与对策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活氧水联合微波治疗育龄妇女阴道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