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9-11 12:56曹纬国
甘肃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因材施教初中语文

曹纬国

〔关键词〕 初中语文;因材施教;创新教育;

课堂问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7—0054—01

目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正风靡语文教学界。但初中语文教学中 “少、慢、差、费”的现象依然存在,“炮打”语文教学的文章屡见报端。面对学生的每次成绩,教师也深感困惑。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和效益,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一、要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与水平的时间和空间。语文课上要坚决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坚决反对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期达到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解放,思维才会变得十分活跃,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否则,独断专行,家长制的作风,只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压抑,只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挫折情绪,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因材施教

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新的感受,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教学思路的程式化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要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设计教学思路,有时可从学生感受最深的一点切入。

三、鼓励探索求异

任何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上的,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探索求异,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小到字词的形、音、义,大到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在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之后,教师应给予表扬,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到的见解,寻找正确的答案。

四、在语文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第一名并不代表什么,最主要的是要有兴趣”。同样,学生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有可能有所创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能进一步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活化课堂所学知识,并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这一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把握好课堂问答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到,回答不出来,脸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从头讲到尾;要么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地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很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此外,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有教材,尽可能挖掘现有教材的价值,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扩写、续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拓展想象,这些训练,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因材施教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