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话教学

2014-09-12 02:38李凉
科技视界 2014年15期
关键词:学说普通话方言

李凉

(南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素质教学部,河南 南阳473000)

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人际交流中,语言的交流必定是不可或缺的。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肯定能给第一印象加分不少。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很重视一开始接触到的信息,这就是第一印象。这在心理上也称之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中,语言和外貌都是重要评断因素。方言是联系着老乡们感情的一个重要桥梁。方言的作用当然不仅如此,但如果每天都用着方言和人打招呼,不免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甚至会有人觉得是“土包子”。方言不可放弃,但普通话更是重中之重。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推广普通话,是一项必要的增加名族凝聚力和增加各地域人们沟通能力的工作。 当初推广普通话的艰难自不必说,现在我们还能看见不会说普通话的中老年人和普通话说的不甚标准的人们。但我们的国家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做的还是比较有成效的。现在,中国基本实现了在城市中普及普通话的目标,在东部地区已经全面实现了。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固然是让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各地之间的语言不通的现象也有所改善甚至是没有了。但有些地方过度推动普通话普及,把方言宣传成了普通话的对立面,甚至有一些可以称之为极端性的行为出现。比如在学校和幼儿园等不准使用方言,并传播只有普通话才“文明、礼貌”。这样的做法造成了本土方言的断层现象,一些孩子根本不懂得说方言,甚至在他们来讲,他们厌恶方言这种“粗俗、不礼貌、不文明”的语言表达方式。 方言也是一种中华文化。在意识到不能把普通话建立在方言的对立面上后,人们就开展了各种措施,挽救这种曾经被忽视的文化,而方言也慢慢发展起来。各地的电视台也推出了方言型的电视节目,尤其以江苏和上海为最。 在交往过程中,我们会从别人的外貌、衣着、语言、行为、情绪等得到许多信息,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就形成了对别人的看法,或者可以说是印象。由此可见,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有着极大的作用,一个人的普通话标不标准可以成为权衡一个人的指标。

尽管现今已是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语言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对教师来说,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不但会使沟通容易许多,又因其字正腔圆、音色优美,会使听的人入情入境。为更好的激励学生学好普通话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做好表率。 作为教师,要讲好普通话并不难,其关键在于“学”和“练”。首先要注意向书本学习,要加强进修,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读一些语音学、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书籍。其次要注意多听一些省级、国家级播音员的发音,并与自己的发音习惯相对照,找出差距,弥补不足。生活中有许多人发音标准,语汇丰富,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学了相关知识,找出了自身的不足,就得刻苦练习,多读多说。相信,只要加强学习和练习,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艺术水准,必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必将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当教师借助语言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讲明道理之时,学生就爱听、愿听,并且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吸收词语,模仿教师的发音、谈吐。 第二,营造学说普通话的氛围。 说话,为的是与人交流,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得有一个恰当的氛围,有一个人人都说普通话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并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孩子“咿呀”学语时,他的耳边充斥的就是父辈们标准的地方话,因而我们的学生学习的第一语言便是地方方言,又因为是其“母语”,所以印象深刻。因而要想在一个大家都讲方言的环境中学讲普通话,无异于“鹤立鸡群”,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鹤变成鸡”,甚至还得招来一顿嘲讽。因此要想使学生们学说普通话,必须得营造一个人人学说普通话的氛围。我们可以从宣传教育入手。告诉学生,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汉民族共同语。讲好普通话,不但可以与人顺利交流,使更多的人听得懂自己的意思,而且这也符合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另外我还在班中设立了普通话监督员,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在每期的壁报中开设推普专栏,渗透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并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了“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第三加强朗读指导。 “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学说练讲了普通话,一举多得。朗读课文,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而且也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容,对学生思想品格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学的兴趣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认识了朗读的重要性,学生乐读之后,还需要掌握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才能读好。首先朗读时语句应该停顿的地方,要作适当的停顿。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除了做好不同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根据语句的内容或说话人的意图、感情做适当停顿。浅易的理论、适当的示范加上及时充分的练习,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较为明显。另外,朗读时要把句子表达主要意思的词用重音读出来,会使听的人更容易明白。这样,就可以在朗读时做到字音有强有弱、停顿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语调有高有低,读得抑扬顿挫。学生掌握了这些朗读方法,再加上刻苦的练读,普通话的水平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是加强说的训练。 经过朗读训练,学生们能够把音发准、发到位,能够把书读准确、读流利了,就可以试着让其放下书本,由读到说。学生对教师有特殊的信任和依赖,要使交流能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说话课上,我注意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想说、敢说、爱说。在学生想说却又未说出时,我耐心等待,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组织语言;在学生说了但不完整不连贯时,我予以鼓励,耐心启发诱导。我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抓住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有益义活动或是节假日等机会,让学生挑战自我、挑战他人,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比如,每学期初,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或是假期见闻;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口语类竞赛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锻炼了其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普通话水平。 总之,激励孩子学好普通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大功告成的,它是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所以在训练培养过程中除了要做到有情、有序、有法,还要做到有恒——师生双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不仅因此淡化了兴趣,而且会影响以前取得效果的巩固,让我们从自己的点滴工作入手,宣传教育,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猜你喜欢
学说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方言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