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脏介入患者心理特点及疏导对策

2014-09-12 10:0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脏护理人员心理

王 莹

(宁波市第二医院,江苏 宁波 315010)

心脏介入手术作为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痛苦轻等优点,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但由于心脏介入手术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易产生并发症,老年患者在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时,极易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忧虑的情绪,对手术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老年患者身体康复〔1〕。本文就我科对老年患者实施了心脏介入手术,并在术前、术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心脏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尽早使老年患者恢复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在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对180例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了治疗,年龄56~ 78〔平均(65±9)岁〕,男117例,女63例;伴有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稳定型心绞痛22例;高血压、糖尿病31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恢复期7例;冠心病34例,冠脉正常者20例。另外,冠脉造影术80例,冠心病介入术(PCI)32例,射频消融术28例,心脏起搏术20 例,经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

1.2方法 心脏介入手术是指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

1.3调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老年患者发放问卷〔2〕,患者在术前1 d填写表格,以调查老年患者在接受手术前的心理状况。老年患者中可能存在行动迟缓、阅读、写字困难现象,护理人员要耐心、不加任何暗示的逐条读给患者听,不要干扰患者的思想,让患者自己独立做出选择。记录发放问卷共180份,全部收回。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行t或χ2检验。

2 结 果

恐惧手术的老年患者比例最高,达到82.78%(149例),担心留有后遗症的比例相对较少,占58.33%(105例),但这个比例仍然较高;担心手术的危险67.22%(121例)、效果69.44%(125例)、经济问题65.00%(117例)、害怕疼痛64.44%(116例);心脏介入手术中老年病人在穿刺前、术中及术毕3个时点收缩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术前(P<0.01,P< 0.05),舒张压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手术期血压和心率变化

3 讨 论

老年患者换上心血管疾病后,由于年纪较大,一旦生病,就极其容易联系到死亡,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悲观或恐惧心理。所以,老年患者经常表现为愁眉不展、一语不发、心事重重,而且容易多疑多虑,食欲不振,经常失眠;其次,还因为心脏介入诊疗术所用导管、器械大多数为进口产品,价格相对较贵,患者担心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情绪易着急、焦虑;而且,老年患者长期久病不愈,对手术的成功抱有很大的期望,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心脏介入手术彻底治愈自己的疾病,但又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以至于对手术医生的年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过分担忧,造成患者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易产生情绪障碍〔3〕。

表现为孤独、忧郁的老年患者,大多发生在丧偶、无儿无女、家庭不和睦、父母儿女关系紧张、退休不久的老年患者人群中。丧偶老人极其容易产生孤独感,而患病使老人的孤独感加重,发病时既害怕疾病的折磨,又怕手术费用不足,老年患者的情感、经济、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多变,心理状态恶化。

偏执、暴躁多见于个性较强的老年患者,尤其是男性。一般的患者都是突然从健全的正常人突然被诊断出疾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心情难免沮丧,喜怒无常,难以捉摸,疏远亲朋好友及家人;家属带其前往医院就诊,患者一般表现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认为身体没有问题或者怀疑医生具有不良目的,顺从性差;即使接受手术治疗,这类患者多不遵从治疗,非常不利于身体的恢复〔4〕。

经过调查发现,年龄较高、病情较重且亲属关心较少的老年患者多自卑、自弃。这类患者常常比较悲观,短期内疗效不明显或病情反复发作,就对身体完全康复失去信心,不再愿意接受治疗;不愿与人交往或交谈,对治疗及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由积极接受治疗转变到不积极配合治疗,抗拒护理人员的常规检查,有的老年患者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5,6〕。

针对老年人存在的心理状况,主要从五个方面护理:术前心理疏导、术中疏导、术后心理疏导。

术前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真心给予患者安慰,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老年患者尽快转变角色,使其正视疾病,配合治疗。其次,在患者就医之前,护理人员要主动向老年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信誉度及主治医生的技术水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人的综合特点。最后,对于一些农村的或者因为经济压力而无法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帮助患者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的配合与理解; 对于变焦特殊严重的病例,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请求支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医院、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尽全力支持,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

术中疏导: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术中需要注意及配合事宜,如向冠状动脉内注射造影剂有时需要配合咳嗽等;心脏介入手术虽然创伤小,由于老年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仍然存在疼痛现象。患者一旦出现不适感觉时要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尽量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融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依据老年患者的疼痛症状,如果不够明显,只轻微表现为胸闷或身体疼痛,应用硝酸盐类、盐酸哌替定、吗啡类及钙拮抗剂为患者缓解疼痛;如果患者疼痛厉害,则逐步加大药剂量,不可一蹴而就。护理人员还要不断为患者打气,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忍受疼痛的耐力,配合手术实施,术中依患者个性特点,因人施以言语、态度、行为的不同积极性暗示治疗。如果老年患者出现过分恐惧的状况,可适量给予镇静剂,如安定针肌肉注射;术中保持安静,器械轻拿轻放,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于手术准备阶段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心情。

术后心理疏导:对恢复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明确告知病情已好转,应逐渐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让患者不要再带着担忧的心情期待康复,也为了避免其消积怠惰的心理,延迟其身心康复。疗养期间,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及家人一切小心从事,防止因为情绪波动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尤其是对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患者进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病房后要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监护室环境和各种监护设备,护理人员要实时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变化;还要加强卫生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病的发病机理,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年龄越高,患病程度越严重。

健康的饮食有助于老年患者心情愉悦。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制定一套健康的饮食方案或者提醒家属多准备清淡适宜的食物。患者的食物应易于消化,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和绿色的蔬菜,引用一些果汁等,饭菜尽量保持口味清淡,尽量避免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需要注意远离烟酒,加快身体的恢复速度〔7〕。

综上,合理正确的心理疏导是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使老年患者恐惧、紧张、焦虑、自卑、自弃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阴影,促进患者身体的加速康复。本文主要通过对心脏介入治疗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几点心理对策,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所患心血管病症的演变过程,重视心理护理和疏导,强调了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医院与患者家属注重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工作,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并对提高老年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参考文献

1侯岩芳,姚恒臣,李晓雯,等. 对介入治疗心脏病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J〕 . 现代护理杂志,2004;10(6):533- 4.

2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 . 北京: 中国心理杂志社,2005;180: 205.

3陈建平,顾卫平,卢尔滨,等. 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3):142-4.

4方润领,蒋玉卉,宋江三,等. 心肌梗死患者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研究〔J〕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7(9):1382-3.

5梁志坚,郭敬萱,沈渔村,等. 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67-9.

6刘幼硕,屈晓冰,胡 敏,等. 长期心理应激对老年心肌脂质过氧化形成的促进作用〔J〕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10):27-8.

7魏安宁,吴国珍. 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9(3):218-9.

8任明芬,王 俐,张三强.心绞痛冠脉造影术前后心理因素的调查〔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0(4): 314-5.

猜你喜欢
心脏护理人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心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