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014-09-12 02:04张玉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卧床股骨骨折

张玉忠

(天津市北辰医院骨科,天津 300400)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丧失了合乎力学原理的骨小梁工程结构,对压力和张力的承受能力明显降低,以致骨质脆弱,只要有轻微的外力,就能引起骨折〔1〕。所以随着年龄增长及骨质疏松发展,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死亡率较一般骨折患者高〔2〕。另外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式应力,影响治疗效果。骨折后容易形成髋内翻,导致肢体功能障碍〔3〕。本研究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患者生存质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旨在密切协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减少了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60~95岁,平均(71.1±13.2)岁;左侧17例,右侧3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行走摔倒伤15例,高处坠落伤13例;其他5例;骨折类型按Evans标准分型〔4〕:I型3例,Ⅱ型12例,Ⅲ型22例,Ⅳ型10例,V型3例。术前活动能力评估根据Katz and Akpom报道的评分标准:4分32例,3分10例,2分8例。其中不稳定型28例,伴有其他骨折11例;稳定型骨折22例,其中陈旧性骨折4例。20例合并有1种基础病,23例合并2种基础病,5例合并3种基础病,2例合并4种以上基础病。有配偶的占70%;小学以上文化占56%。术前血红蛋白74~104 g/L,平均(84.6±5.72) g/L。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62~93岁,平均(72.0±13.5)岁;两组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手术出院后愿意接受调查的患者;无认知障碍;患者或家属具有小学或以上文化程度,能进行口头及书面沟通。

1.3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情况、骨折类型等术前一般资料情况以及出院后患者睡眠状况、锻炼频度、主要活动场所、健康指导状况、内科并发症、功能结果、术后时间和同住者情况。

1.4评价方法

1.4.1社会支持量表〔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客观支持分:2,6,7条评分之和。主观支持分:1,3,4,5,条评分之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条。总分:即十个条目计分之和。

1.4.2生存质量评分〔6〕结合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共有36个问题用来调查患者的生存质量。每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相应维度的生存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检验。

2 结 果

2.1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骨折至手术时间1~6 d,平均(3.2±0.8) d。出院时有91%的病人仍卧床;术后能参加锻炼的患者约1/4;活动场所以居室内为主。

2.2生存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得分、社会功能、健康变化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躯体得分、一般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所分析的影响因素中年龄、骨折类型、内科并发症、功能结果

表1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2.3社会支持评分 观察组患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支持利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老年人与正常老年人社会支持评分比较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50~70岁者为最多〔7〕。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跌倒即可发生骨折。血运丰富、容易愈合,但治疗不当常常导致骨折畸形愈合,伤肢短缩、跛行,严重的长期卧床,丧失活动能力〔8〕。股骨粗隆间骨折也是诱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9〕。因此,积极开展手术治疗,使病人尽早恢复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的最佳选择。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手术内固定方法主要有髓外固定系统和髓内固定系统两大类,均存在早期松动、容易滑脱等弊端,存在一定比率的畸形愈合、延迟愈合、股骨头坏死以及再骨折,不能很满意地实现治疗目的〔10〕。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会有功能障碍。很多患者在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髋部除了疼痛外还不能起立和运动只能躺着。但也有部分无移位的稳定骨折病人,受伤后并不立即出现功能障碍,仍能行走或骑自行车,数天后发展为不稳定骨折导致疼痛加重,甚至完全不能行走。传统的疗法是皮牵引或骨牵引,手术治疗大部分采用有限的钉板系统内固定,但患者都不能早期起床,有相当一部分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丧失生命〔11〕。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不仅使患者早期下床,减少了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明显降低了死亡率,而且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生活护理负担,明显改善了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研究结果提示术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低于正常老年人;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支持,影响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而功能恢复结果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直接因素。所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应在卧床期的进行训练,包括:患侧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患侧下肢的关节被动运动,正常肢体的功能活动;并严格规范操作患侧下肢的关节被动运动,且早期患侧髋关节的被动运动仅限于矢状面的运动(屈曲/伸展),禁做旋转及内收/外展运动。负重训练的开始时间与强度需要主管医生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而决定,不宜过早负重〔13〕;股骨粗隆间骨折单纯从骨折愈合的角度讲12 w以后基本上就可以负重,但有移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骨折不愈合的危险,虽然粗隆间的血供丰富,另外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压力性溃疡,肺部泌尿系感染,心肺功能的降低,身体功能的降低,威胁老年人的生命〔14〕。术后应进行定时的复查,即使骨折愈合,也要追踪3~5年。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和疗效的评价,不能仅仅观察到骨折愈合,而应随诊至伤后5年〔15〕。另外,医务人员及家属还要从精神上给病人安慰,使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4 参考文献

1黄公怡,王福权.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84;6:349-53.

2于德富,王 栋,许东伟.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比较(附173例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6:514-5.

3尹占民.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2:143-4.

4侯树勋.现代创伤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107-8.

5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27-31,194-7.

6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2):67-9.

7张 磊,李良寿,范凤美,等.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与生命质量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82-4.

8吕厚山.人工关节的新进展〔J〕.首都医药,2001;8(4):36-8.

9张 军,尤黎明,周 英.对社区老年人抑郁预测因子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56-8.

10陈 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院后家庭访视与康复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683-5.

11Fankhauser F,Boldin C,Schippinger G,etal.A new locking plate for unstable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5;430:176-81.

12贺兰霞.骨科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青岛医药卫生,2004;36(2):128-30.

13张义敏.创伤骨科患者家庭护理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3-4.

14齐新民,王 进,徐利军,等.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6;4:376-7.

15刘长美,郑 静,杨小丽.外伤性截瘫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4):1-3.

猜你喜欢
卧床股骨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