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

2014-09-12 09:26王建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骶骨倾斜角八段锦

丁 勇 王建月

(安徽大学体育军事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39)

慢性下腰痛是中老年人多发病,也是骨科及康复门诊遇到的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1,2〕。八段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气功导引功法,有坐八段与立八段两种,其中立八段通过上下、左右、前后伸展的动作和俯仰、摇摆人体的三焦、心火、肾腰等部位和器官,可以治心火、五劳七伤和各种疾病,并有活动关节、发达肌肉、增长气力、强壮筋骨、帮助消化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表明八段锦对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颈肩疾病都有较好的康复疗效〔3〕,但对慢性下腰痛的康复疗效较少涉及。本文旨在探讨立式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下腰痛患者的康复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中在各医院已确诊为慢性下腰痛中老年患者。告知实验情况,自愿参加。纳入标准:(1)年龄≥50岁,下背、腰骶臀部持续或间歇疼痛,病程均达6 w以上;(2)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改变,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排除外伤、肿瘤、风湿、畸形如腰椎滑脱和侧凸等病变;(3)电生理学检查排除神经根损害;(4)患者对检测知情同意,不常参加体育锻炼,实验前及实验期间不服用影响测试指标的药物。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即练习八段锦) 和对照组(即无锻炼组)。

1.2研究方法

1.2.1分组及实验方法 将慢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61.05±4.66)岁,身高(1.69±0.08)m,体重(64.63±7.49)kg;对照组18例,年龄(60.89±4.92)岁,身高(1.70±0.07)m,体重(63.76±6.60)kg。男9例,女9例。实验组在实验前先接受1 w的八段锦学习,待其掌握动作后开始正式锻炼,每天傍晚(5点左右)在研究人员的带领下集体跟随伴奏音乐练习八段锦。5次/w,40 min/次,锻炼时间为12 w。对照组12 w内疼痛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两组实验期间保持与实验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规律。

1.2.2测量方法

1.2.2.1疼痛严重程度模拟量尺视觉类比评分法(VAPS) 在一长10 cm的标尺图上,以始端(0)表示“不痛”,终端(10)为“无法想象的剧痛”,其中1~9为由轻及重逐级递增的不同程度的疼痛。

1.2.2.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 采用汉化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是用于腰痛患者自我量化功能障碍的问卷调查表,共有10项,每项有6 个备选答案,分值0~5 分,0分表示无任何功能障碍,5分表示功能障碍最明显,将9个项目的选择答案相应得分累加后,计算其占10项最高分(50分)的百分比,即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为正常,越接近100%则功能障碍越严重。

1.2.2.3腰椎前凸度(Cobb 角) 腰椎侧位片上,沿T12椎体下缘和S椎体上缘各画一平行线,两平行线的垂线交叉角为腰椎前凸的角度;骶骨倾斜角为沿骶骨上缘作直线与水平线相交的锐角。

1.2.2.4腰椎活动度 将F-JDC 角度尺(上海益联) 的轴心固定在L5椎体处,移动臂放在L5棘突与T12棘突连线上, 而固定臂对准L5棘突的垂线。通过腰部活动时指针对应值的变化得出前屈、后伸的范围。将通用量角器的轴心固定在L5棘突,固定臂放于身体正中线,移动臂放于T12与L5棘突的连线上。当患者向左或右侧屈时, 看移动臂上指针对应数值的变化, 两者之间的差值即腰侧屈的范围值〔4〕。

2 结 果

锻炼前,两组所测指标均无差异。实验组在锻炼前后,患者的测试情况均向好的方向发展,其中VAP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 角、骶骨倾斜角与锻炼前和腰部活动度(前屈、后伸、左屈、右屈)与锻炼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在锻炼前后相比,VAPS评分差异显著(P<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腰部活动度(前屈、后伸、左屈)差异显著(P<0.05),其Cobb 角、骶骨倾斜角有减小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锻炼后与对照组比较,VAP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骶骨倾斜角、Cobb 角、脊柱活动度(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P<0.01)。见表1,表2。

表1 两组慢性下腰痛患者锻炼前后VAPS评分、ODI、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改变情况

表2 两组慢性下腰痛患者锻炼前后脊柱活动度情况

3 讨 论

慢性下腰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5〕。运动疗法是应用生物力学原理,采用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慢性下腰痛运动疗法的目的主要是改善腰椎活动范围,缓解疼痛,增强腰背肌、腹肌的肌力,以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增强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是治疗慢性下腰痛治本的主要方法〔6〕。八段锦是一传统的运动疗法,动作简单易学,老少皆宜〔7〕。

VAPS是一种反映疼痛程度的分级量化法,它主要通过一模拟量尺来评价受试者锻炼后疼痛程度的缓解与转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用于评定腰痛的功能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已被翻译成12 种以上的语言版本,并在脊柱外科领域作为“金标准”评定和观察治疗效果〔8〕。本研究结果表明立式八段锦训练和止痛药都可以减轻或缓解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而且改善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立式八段锦锻炼的效果明显优于止痛药的效果。

李华贵等〔9〕研究表明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与较高的慢性下腰痛的发生率有关。评价腰椎前凸曲度,Cobb角是最理想的指标。Troyanovich等〔10〕研究提出正常Cobb角随年龄的增大而加大。慢性下腰痛患者由于腰椎过于前凸,背肌活动加强,同时由于腰椎前凸加大,使骨盆前倾加大,骶骨倾斜角增大。本研究结果说明经过12 w的立式八段锦锻炼,加强了腹背肌和腹肌力量,控制了腰椎过度前凸和骶骨倾斜角。即肌力的加强,有效控制了脊柱和骨盆的移动〔11〕。八段锦运动强度适中,是典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虽然其运动强度不高,但其长时间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12〕。周勇等〔13〕研究也认为八段锦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通过脊柱的大幅度前屈后伸,颈关节处于静力拉升状态可以刺激整个脊柱尤其是腰、颈段从而改良脊椎生理曲度。

腰部疼痛以及肌肉生理机能改变是影响患者腰部活动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在增强腰部肌力、减轻和缓解疼痛的同时,也使腰部各方向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改善和增加。曾云贵等〔14〕研究显示在75 d八段锦练习后,坐位体前屈的距离明显升高。他认为这种提高得益于其中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该式动作要求练习者尽力做大幅度的躯干前屈,长期练习,必然可提高人体躯干的灵活性。周勇等〔13〕研究也认为 “摇头摆尾去心火”此式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的腰段、颈段大幅度前驱、反转及回旋,可使整个脊柱的头颈段、腰腹段及臀部肌群参与收缩,既发展了这些部位的肌力也增加了颈、腰、髋关节的灵活性。该式腰段不同方向的运动对慢性下腰痛的康复疗效也符合了Long等〔15〕的研究,其研究显示慢性下腰痛患者多次做某方向的脊柱运动时,会取得很好的康复疗效。

综上,立式八段锦训练可以改善腰椎前凸度、骶骨倾斜角,显著缓解慢性下腰痛患者疼痛及明显提高腰部活动度。

5 参考文献

1Wenig CM,Schmidt CO,Kohlmann T. Costs of back pain in Germany〔J〕. Eur J Pain, 2009;13(3):280-6.

2Swink-Hicks G,David N,Duddleset ON,etal.Low back pain〔J〕.Am J Med Sci, 2002;324(4):207-11.

3李程秀,贺生飞,王 棣,等.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康复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5):43.

4Fairbank JC, Pynsent PB.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J〕. Spine,2000;25(22):2940-52.

5李 军,王念宏,裴 明,等. 推拿手法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家兔疼痛影响的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6):180-2.

6郭 峰,马海涛.慢性下腰痛的运动治疗〔J〕.中国骨伤,2000;13(3):157-8.

7陈健尔,甄德江.中国传统康复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8.

8马 超,伍少玲.软组织疼痛治疗与康复〔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27-36.

9李华贵,常炳营,孙西虎,等. 慢性下腰痛与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0):1232-4.

10Troyanovich SJ, Cailliet R, Janik TJ,etal.Radiographic mesu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gittal lumbar spine from a normal population with a method to synthesize prior studies of lordosis〔J〕.J Spinal Disord, 1992;10(5):380-6.

11朱大梅.运动疗法对慢性下腰痛的短期疗效观察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23.

12王松涛,朱寒笑,张 禹.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03-5.

13周 勇,李程秀,张佳楠,等.八段锦锻炼对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6):52-4.

14曾云贵,周小青,王安利,等.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1207-9.

15Long A, Donelson R,Fung T. Does it matter which exercise?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of exercise for low back pain〔J〕.Spine,2004;29(23):2593-602.

猜你喜欢
骶骨倾斜角八段锦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骶骨功能不全性骨折的99mTc-MDP SPECT/CT影像特征
骶骨衰竭骨折的18F-FDG PET/CT显像分析
开缝圆柱缝隙倾斜角对脱落涡的影响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
改良Galveston技术联合钢板固定治疗H形骶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