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导睡眠图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变化

2014-09-12 09:26郭秀敏李媛媛刘星亮潘妍婷崔万森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睡眠期分值神经功能

郭秀敏 李媛媛 刘星亮 潘妍婷 崔万森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睡眠障碍是急性脑梗死后的常见继发症状〔1〕,利用多导睡眠图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结构改变,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本课题采用多导睡眠图对急性脑梗死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变化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急性脑梗死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66例。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48~72〔平均(61.6±12.37)〕岁。对照组:同期的急性脑梗死不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7〔平均(60.0±9.09)〕岁。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观察组入选标准 ① 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睡眠障碍诊断标准;③年龄≥18岁;④病人无严重的意识障碍,能基本独立完成相关量表的测评;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对照组入选标准 ①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②无明显影响个人生活的躯体疾病;③目前无持续失眠及睡眠卫生不良;④排除影响睡眠的其他疾病;⑤自愿参加。

1.1.3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颅内并发症者,如脑水肿、颅内高压、出血性脑梗死等;②昏迷或不能配合睡眠监测者;③严重的精神病患者;④患脑卒中前已经诊断或正在治疗的睡眠障碍患者;⑤正在服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地西泮、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的患者;⑥合并严重心力衰竭、肺衰竭、肺癌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配合检查者。

1.2研究方法 监测室为安静、舒适、隔音的单人房间,室温20℃~25℃。检测前,清洁患者头面部皮肤,安放电极,操作方法参照Rechtschaffen-Kales标准。患者按自己的日常作息时间就寝、起床。多导睡眠图自带ProFusion PSG分析软件,获得观察指标: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入睡潜伏期(SL)、觉醒次数、觉醒时间、慢相睡眠期(NREM)、快眼动睡眠期(REM),并对其分析。

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药物治疗,3 mg/次,1次/晚,连用14 d。于服药前1日及服药第14天分别评定睡眠障碍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睡眠障碍状况的评定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2,3〕,分值0~21分,当PSQI≥7分作为睡眠障碍的标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 0~42 分,分数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即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高。

2 结 果

利用多导睡眠图监测,观察组REM睡眠期缩短,NREM睡眠S1期延长,S2期延长,S3+S4缩短,总睡眠时间缩短。66例患者中50例睡眠结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多导睡眠图上无S3期和(或)S4期,药物干预后36例患者在多导睡眠图上出现S3期和(或)S4期,表明经治疗后睡眠质量得以改善,见表1。结合PSQI、NIHSS评分、ADL能力评定后,日间功能障碍质量指数变化治疗前似然比CHISQ检验统计量为1.18,P=0.757 8;治疗后统计量为23.81,P<0.000 1。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PSG睡眠参数比较

表2 治疗前后量表评估的比较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引起的睡眠障碍多表现为睡眠减少及夜间睡眠质量差、觉醒增多。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是病情较重的一个标志〔4~7〕,较无睡眠障碍患者有较差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不一致〔8〕。其中36例患者在多导睡眠图上显示NREM睡眠期S3期、S4期且总睡眠时间延长、潜伏期缩短、减少了觉醒次数、缩短觉醒时间。

利用多导睡眠图监测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结构变化〔9,10〕,给予药物干预后,有效地纠正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

4 参考文献

1包纪盛,林 志,陈亚萍.艾司唑仑联合尼莫地平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3):518-9.

2Jimenez-Genchi A,Monteverde-Maldonado E,Nenclares-Portocarrero A,etal.Reliability and factorial analysis of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among psychiatric patients〔J〕.Gac Med Mex,2008;144(6):491-6.

3Shochm T,Tzischinsky O,Oksenberg A,etal.Validation of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hebrew translation(PSQI-H)in asleep clinic sample〔J〕.Isr Med Assoc J,2007;9(12):853-6.

4Vock JR,Achermann P,Bischof M,etal.Evolution of sleep and sleep EEG after hemispheric stroke〔J〕.Sleep Res,2001;11(4):331-8.

5Xi Z,Luning W.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in a patient with pontine stroke〔J〕.Sleep Med,2009;10(1):143-6.

6Kim CR,Chun MH,Han EY.Effects of hypnotics on sleep pattern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subacute stroke〔J〕.Am J Phys Med Rehabil,2010;89(4):315-22.

7Sterr A,Herron K,Dijk DJ,etal.Time to wake-up:sleep problems and daytime sleepiness in long-term stroke survivors〔J〕.Brain Inj,2008;22(7-8):575-9.

8王 莲,魏 玲,刘 茜.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左匹克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4):405-9.

9Vetrugno R,D' Angelo R,Moghadam KK,etal.Behaviour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human cataplexy:a video-polygraphic study〔J〕.Clin Neurophysiol,2010;121(2):153-62.

10Burghaus L,Hilker R,Dohmen C,etal.Early electroencephalograph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prediction of a malignant course〔J〕?Clin Neurol Neurosurg,2007;109(1):45-9.

猜你喜欢
睡眠期分值神经功能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睡觉竟然也有这么多小秘密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做梦不代表睡眠质量差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研究:想学习,先小睡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