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优势分析

2014-09-12 08:02陈彩梅陕西省靖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陕西靖边718500
吉林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样体咽鼓管腺样体

陈彩梅 (陕西省靖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陕西 靖边 718500)

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因炎性反应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1]。正常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一般不会导致打鼾,因为鼾症往往是因为呼吸道的狭窄导致,但是呼吸道不断感染发炎,分泌物不断刺激可以使腺样体比正常肥大还要大,有的甚至大到堵塞后鼻孔、突入后鼻道,从而出现鼻塞、打鼾等症状[2]。在诊断上,最简单的是鼻咽触诊法,即检查者用手指在鼻咽顶和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小儿不配合者,多采用影像学检查,即鼻咽侧位片和鼻咽部CT,可初步了解腺体阻塞呼吸道情况。在治疗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3],使得治疗更加完善、便捷,安全性更高。笔者具体探讨了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儿童64例。入选标准:符合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年龄<10岁;无鼻炎、鼻窦炎病史;监护人知情同意。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2~9岁,平均(5.36±0.22)年;多导睡眠检测(外院进行监测):轻度30例,中度30例,重度4例。扁桃体双侧:Ⅱ度肥大40例,Ⅲ度24例;合并疾病:鼻窦炎7例,扁桃体炎并鼾症20例,扁桃体炎并分泌性中耳炎14例,分泌性中耳炎2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性别、年龄、多导睡眠检测情况、扁桃体双侧情况与合并疾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将腺样体刮匙置于患儿鼻咽腔,末端紧贴鼻咽顶壁,轻压刮匙,刮除腺样体,压迫鼻咽部止血。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选择浙江杭州桐庐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生产的“天松”牌硬性鼻内窥镜。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满意后,1%地卡因加麻黄碱进行鼻腔、鼻咽部表面麻醉以收缩鼻腔、暴露咽及扁桃体,合并扁桃体肥大者,常规切除扁桃体。在鼻内镜下抽取鼻腔、鼻咽部棉片,鼻腔至鼻咽部穿导尿管拉起软腭,将鼻内镜置入口咽腔,清晰显示鼻咽部结构,吸引清除分泌物,直视下尽可能一次性用腺样体刮匙经口至鼻咽部刮除增生腺样体组织,对突入后鼻孔腺体组织,可用弯头切削器一并切除,用带线纱布压迫止血,对于活动性出血可直视下双极电凝止血。两组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未见腺样体残留;显效:症状完全消失,腺样体有残留;有效:症状未完全消失,腺样体有残留;无效:症状无改善,腺样体残留。②观察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疗效对比采用χ2分析,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治疗后经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3.8%和75.0%,两组显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2.2 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对比: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32 78.25±10.36 8.92±2.11对照组 32 108.36±11.56 11.36±2.54 P值治疗组<0.05 <0.05

3 讨论

正常腺样体是咽淋巴环的一部分,作为机体的免疫器官,出生后即存在,一般在6岁时最大,然后逐渐萎缩[4]。肥大的腺样体不仅会直接压迫到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阻塞性功能障碍,还可作为致病微生物的储存地,使其沿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而致病。治疗肥大腺样体不及时时,患者耳、鼻、咽、喉等处会出现局部症状,如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咽喉炎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继发性听力下降,直至完全丧失听觉功能。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有很多种腺样体手术方式,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的优点是手术简单,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器械操作比较简单,在各级医院均可开展,但其不是在直视下操作,故有可能造成腺样体组织残留,特别是对于鼻咽、后鼻孔上部腺体较难彻底切除。同时盲目刮除有损伤双侧咽鼓管圆枕的可能,甚至致咽鼓管口瘢痕形成,狭窄等,从而出现相应可逆或不可逆的症状,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导致恢复慢,甚至并发症的发生。

而经鼻内镜下手术是直视下手术,易于处理进入后鼻孔的腺样体组织,可以完整地切除病变的腺样体组织,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从而提高疗效。同时其切除腺样体完整,止血彻底,术后患儿痛感很轻,恢复比较快,并且通过视频可进行直观教学。本组资料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3.8%和75.0%,两组显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总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应用于临床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止血彻底、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朱优立,高俊安,王 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20 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79.

[2]蔡克文,李红珍,陈华丽,等.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三联术[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4):33.

[3]郭玉德.现代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8-304.

[4]于沿凯,肖北春,鞠天禹.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020.

猜你喜欢
样体咽鼓管腺样体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八十) 呼噜娃之腺样体肥大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观察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鼻窦炎转归的影响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