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进入“莫迪时代”

2014-09-15 06:59詹得雄
时事报告 2014年7期
关键词:印度人民党国大党中印关系

詹得雄

印度进入“莫迪时代”

詹得雄

5月16日,有8亿多选民参加、耗资约50亿美元的印度大选终于揭晓,一个低种姓、卖茶水的小商贩的儿子纳伦德拉·莫迪打败了统治印度半个多世纪的尼赫鲁家族,从而翻开了印度历史崭新的一页,印度正式进入“莫迪时代”。此事包含的一些重要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发展是硬道理

本次选举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印度经济发展速度从7%下降到4.7%的情况下进行的。增速减慢、通货膨胀、失业率高,广大普通民众切身体会到生活的艰难,所以执政的国大党自然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失望。而莫迪领导下的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他被认为是一个懂经济的能人。莫迪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印象很深,他公开表示要学习“中国模式”,公开赞扬“发展是硬道理”,莫迪曾说:“发展是所有问题的解决之道,国家饱受票仓政治损害,现在需要的是发展政治。”所以,失望的民众便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期待他把“古吉拉特模式”推广到全国。莫迪确认当选后在推特上写道:“印度赢了,好日子来了!”更是燃起了人民的激情,让人民对未来有无限期待。本次大选说明,如果经济搞不好,任何政府、任何政治人物都很难受到人民的长期拥戴。

人民要求把事办成

在印度办过事的人都知道,那里做什么都慢吞吞,很难推进。有企业家讽刺政府“打喷嚏都要审批”。不但捧铁饭碗的文官拖拖拉拉,而且更要命的是,很多重要提案在议会里一吵就是很多年,人民对此既气愤又无奈。印度人欣赏莫迪,是因为他有一句名言:“我能把事办成!”

莫迪所在的古吉拉特邦,在英国人统治时就是工业发达的地方,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莫迪在那里得到工商界的大力支持。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莫迪的本领。2008年,印共(马)执政的西孟加拉邦要引进一个塔塔汽车公司的大项目,但在征地时就遇到了大麻烦,反对党鼓动民众反对征地,导致警民冲突,最后把这个项目搞砸了。此事甚至导致印共(马)下台。莫迪说,古吉拉特邦欢迎这个项目,经他亲手操办,果然搞成了,这大大提高了他会办事的声望。如果细细观察办事经过,人们不难发现其中党派斗争、官民矛盾、教族冲突、贫富对立、黑白两道等十分复杂的博弈,而莫迪凭借党派和工商界的支持,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失地农民的要求,充分展现了一个从贫贱底层倔强挣扎出来的领导人的强势作风。此次大选后,仅印度人民党在人民院的席位就超过了一半,再加上“全国民主联盟”的席位,在543个总席位中占334个席位,而国大党及其联盟仅得63席,所以,印度人民党如果要在议会通过什么提案,阻力会很小。这就为莫迪的强势执政提供了有利条件,预料以前在议会搁浅的一些经济改革提案会比较容易通过。

国大党失败有难言的苦衷

有人说,此次大选与其说是印度人民党的成功,不如说是国大党的失败造成的。国大党为什么会失败呢?并不是因为它看不清应该干什么,而是因为复杂的印度政治现实使它干不成事。

曼莫汉·辛格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的设计师”,他心里很清楚应该推出什么政策。他在人们批评“改革迟缓”后提出了一系列放开管制的政策。例如,针对印度用工政策上的死板他也曾试图改革。但这些主张一拿到联合执政的联盟内部讨论,马上就被友党否定。如果他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些小党就会分道扬镳,从而导致执政地位的垮台。即使提到议会去讨论,反对党也一定设置重重障碍。所以人们看到,在辛格执政的后期几乎无所作为,于是国大党背上了一个不思改革、软弱无力、无所作为的形象,再加上连续不断的腐败丑闻,更是丧失了人心。

中印关系有广阔发展空间

纵观印度独立以来60多年的外交史,它一直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表明印度的态度。但“不结盟外交政策”不等于等距离政策,而是出于本国利益的需要,有时同这方近一点,有时同另一方近一点,完全从当时的利弊得失来考虑。所以,莫迪上台后这种总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动。

对于国际形势,莫迪曾说:“世界已经认可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我们要确保它是印度的世纪,印度必须,而且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印度的外交政策不能受别的大国指挥”,他要建立一个强大、自力更生和自信的印度。

莫迪曾4次访华,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印中关系的愿望。事实上,中印关系的确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举个例子,2013年,中印之间的贸易额是650亿美元,但是跟去年中国4万亿美元和印度8000亿美元的贸易额相比,650亿美元实在太少了。2013年,中国出境9800万人次,但是到印度去的只有15万人次,这个数字也太小了。这些完全跟中印两国的规模和相互需求不相称,但也同时说明中印两国有着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

5月26日,印度新任联邦总理莫迪(前右)在新德里出席宣誓就职仪式。

6月9日,印度新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最新经济改革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新政府将致力于吸引海外投资;建立工业区并出台激励措施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产出;大幅整改印度的基础设施、建立民用核电项目、创建100个有现代化通信设施的智慧城市、建造高速铁路网络;承诺建立一个全民可负担的医疗保健体系,等等。

鉴于此,《金融时报》将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计划称为“中国式经济振兴计划”,并称莫迪已明确表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方面效仿中国,从而确保印度经济增长。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将中印关系视作推动印度经济的潜在催化剂,希望借鉴中国经验实现转型。印度人民党成员、前外交官哈迪普·布里曾指出,决定印度未来的关键在于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只有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进行合作才能帮助印度转型。

西方曾将中印关系称作“龙象竞合”,甚至用组合“Chinadia”一词彰显东方两个大国在全球政经格局中的整体分量。的确,中印不仅是邻国,也同为金砖国家和大型新兴经济体,合作渠道广泛。中国倡导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对促进印度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中国与印度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参与方,双方可利用这一平台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金砖国家平台,中国与印度作为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可以共同推进与落实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合作机制,进而打破美元垄断地位和增加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在国际政治经济平台上发出发展中经济体自己的声音。

(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印度人民党国大党中印关系
资讯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尼赫鲁家族第五代接掌国大党
中印两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1937年国大党对穆盟的政策及影响
中印两国在中亚地区的存在与互动
印度国大党不让拉胡尔选总理
印度人民党执政以来的政治经济形势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