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雄山

2014-09-16 11:58朱佩云
含笑花 2014年5期
关键词:英勇游击队老区

朱佩云

建党93周年前夕,我又一次来到丘北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雄山,参观雄山革命老区陈列室,瞻仰雄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追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老区的新变化。

雄山,原名老鸦屯。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地下党及其领导下的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在丘北开展革命武装游击活动的根据地之一。1941年,中共云南省工委派何现龙到丘北雄山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42年2月,受到党的革命思想教育的雄山一带人民群众,爆发了反对国民党贪官污吏,愤怒处决双龙营反动镇长张振声的抗暴斗争,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1947年,中共云南省工委又先后派何现龙、祁文、林坚、李曜九等同志到丘北、双龙营、雄山、普格等地组织反蒋武装,建立游击根据地,当地各族人民积极响应,有志青年踊跃参军参战,支持革命。1948年11月,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一支队副政委赵国徽奉命到雄山建立党组织,成立“联络站”,依靠和发动群众,安置保护“边纵”伤病员,负责上下联系。此间,郭兆华、祁文等同志在大竹箐架设秘密电台,创办《盘江报》,传播中央消息。雄山一带各族人民与游击队亲密无间,为加强根据地建设,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敌人视老鸦屯为眼中钉,欲铲除而后快,并两次进犯。1949年2月,云南人民武装斗争蓬勃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前委领导朱家璧、张子斋、黄景文等率部进入丘北,在平坦村召开干部会议,研究部署滇东南的武装斗争计划,为使会议顺利召开,命令一支队副队长兼一大队队长龙于湘(海涛)率常志高、王廷基、吴敬之四个大队及何锦华直属中队到松毛地一带牵制敌军。2月12日,龙于湘率部回到雄山,13日(农历正月十六日)凌晨,遭敌五七九团两个营的突然袭击,龙于湘部队临危不惧,英勇反击,与敌展开激战,为保护雄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让群众撤出包围,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与敌浴血奋战十余小时,毙敌60余人,伤敌20余人,游击队干部战士壮烈牺牲55人。龙于湘在指挥战斗中负重伤落入敌手,常志高、赵雄2位同志在突围中被俘。3位同志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在押送开远途中,于平远街英勇就义。在这次战斗中,雄山村民惨遭匪军枪杀13人,烧毁民房112所,牲畜财物损失贻尽。游击战士的鲜血染红了雄山的山野,翻了身的人民前仆后继,继续战斗,直到迎来了新中国的胜利。为让历史和后人永远记住这次可歌可泣的战斗,解放后老鸦屯更名为雄山。

我在陈列室里静静地参观,那一个个在“老鸦屯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的名字,让我沉痛不已,照片中游击队员的遗物、游击队的驻地、游击队战斗时用过的武器、群众给游击队送饭的提篮和被敌人烧毁的房屋等,记录的不仅是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揭露了敌人罪恶滔天的行径。陈列室的墙上张贴着朱家璧、何现龙、马应民(原丘北县委书记)等“边纵”老同志不忘雄山,不远千里来看望离别的老战友和积极支持革命老区人民的图片,他们都是为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物。随后,我还参观了耸立在村后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庄严肃穆,青山绿水间,它承载着后人对于革命烈士深切的缅怀之情。此时此刻,遥望着雄山村,我思绪万千:那鲜艳的红土地上开出的绚丽色彩,不就是烈士热血染成的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勇游击队老区
英勇的旧寨塔保卫战
跳伞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浅析关汉卿《单刀会》中关羽形象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形象浅论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