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9-18 16:24李萍
右江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泌尿外科综合护理干预

李萍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为2013年2~8月就诊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108例,为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放松患者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

(P<001),紧张、焦虑、暴躁患者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2例,发生率为38.89%,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6例,发生率为1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37,P=0.0001)。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泌尿外科;综合护理干预;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23

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人体产生的一种复杂反应,为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程度会受到手术大小、部位及麻醉状况等差别的影响[1],造成的病理生理变化不仅对患者术后的身心状态有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干扰治疗及康复的效果[2,3]。因此,降低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普通护理及综合护理,比较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为2013年2~8月就诊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男性55例,女性53例,年龄26~55岁,平均(35.8±5.9)岁;观察组108例,为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男性57例,女性51例,年龄27~56岁,平均(36.2±6.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①收集资料,做出正确评估。对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是否有疼痛经历等进行详细了解,护士对疼痛做出针对个体评估的正确性依赖于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及意志力,了解疼痛的原因后制定康复计划,使患者在较好的状态下度过疼痛期[4]。②术前疼痛宣教及心理护理。部分患者由于过分担心术后疼痛,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疼痛与情绪引起的心理及生理应激均可对疾病的转归产生影响[5]。术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说明产生疼痛的原因、疼痛的机制及疼痛的后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减轻精神负担,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程度及各种不适,使患者对即将产生的疼痛耐受程度增加,有效提高疼痛阈值,降低敏感度,这样不仅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而且避免了患者畏惧退缩对治疗不配合的现象出现。为了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估更准确更详细,为临床镇痛用药提供依据,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培训[1]。术后与患者沟通交流要耐心,不定期展开良性暗示,利用读书、听轻音乐等易被患者接受且容易实施的活动,使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6,2]。③降低环境因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减少,尽量将病房内光线调节至低光强度,良好的医疗及生活起居环境能带给患者舒适感及安全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消除或缓解,患者接受检查及护理操作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7],建议1~2名家属或朋友陪伴患者,以增加患者的从属感及安全感。④术后专业疼痛护理。对患者疼痛性质、频率、强度等进行监测,观察加重或缓解疼痛的因素,使用轻柔、准确的动作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按压患者伤口周围皮肤,使血液流动速度及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患者的身体状态相对稳定,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降低伤口受到各种不利因素挤压及牵拉的概率[8]。

1.3临床效果的评定①将疼痛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5个级别。其中患者没有感觉到疼痛为0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轻度,为间歇痛,较少发作,不用药物缓解即可耐受为Ⅰ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中度,为持续痛,发作频繁,对休息及生活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药物缓解为Ⅱ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重度,为持续痛,不用药物缓解患者不能耐受,对术后的生活及康复的临床效果均有严重影响为Ⅲ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严重,为持续剧烈的疼痛,并且血压及脉搏等在患者疼痛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该严重阶段治疗应慎重为Ⅳ度[1]。②情绪稳定度(放松、紧张、焦虑、暴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绪,采用暴躁情绪温度计(TI)评定患者是否存在暴躁情绪。患者存在下述任意一项即认为处于紧张状态:a牙关咬紧,全身用力;b呼吸减慢甚至屏气;c肌肉收缩变硬。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评价量表,量表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回答是、否,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填写,回收量表统计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两组术后心理状态的比较观察组术后放松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紧张、焦虑、暴躁患者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为2013年2~8月就诊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108例,为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放松患者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

(P<001),紧张、焦虑、暴躁患者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2例,发生率为38.89%,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6例,发生率为1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37,P=0.0001)。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泌尿外科;综合护理干预;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23

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人体产生的一种复杂反应,为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程度会受到手术大小、部位及麻醉状况等差别的影响[1],造成的病理生理变化不仅对患者术后的身心状态有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干扰治疗及康复的效果[2,3]。因此,降低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普通护理及综合护理,比较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为2013年2~8月就诊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男性55例,女性53例,年龄26~55岁,平均(35.8±5.9)岁;观察组108例,为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男性57例,女性51例,年龄27~56岁,平均(36.2±6.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①收集资料,做出正确评估。对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是否有疼痛经历等进行详细了解,护士对疼痛做出针对个体评估的正确性依赖于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及意志力,了解疼痛的原因后制定康复计划,使患者在较好的状态下度过疼痛期[4]。②术前疼痛宣教及心理护理。部分患者由于过分担心术后疼痛,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疼痛与情绪引起的心理及生理应激均可对疾病的转归产生影响[5]。术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说明产生疼痛的原因、疼痛的机制及疼痛的后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减轻精神负担,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程度及各种不适,使患者对即将产生的疼痛耐受程度增加,有效提高疼痛阈值,降低敏感度,这样不仅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而且避免了患者畏惧退缩对治疗不配合的现象出现。为了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估更准确更详细,为临床镇痛用药提供依据,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培训[1]。术后与患者沟通交流要耐心,不定期展开良性暗示,利用读书、听轻音乐等易被患者接受且容易实施的活动,使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6,2]。③降低环境因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减少,尽量将病房内光线调节至低光强度,良好的医疗及生活起居环境能带给患者舒适感及安全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消除或缓解,患者接受检查及护理操作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7],建议1~2名家属或朋友陪伴患者,以增加患者的从属感及安全感。④术后专业疼痛护理。对患者疼痛性质、频率、强度等进行监测,观察加重或缓解疼痛的因素,使用轻柔、准确的动作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按压患者伤口周围皮肤,使血液流动速度及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患者的身体状态相对稳定,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降低伤口受到各种不利因素挤压及牵拉的概率[8]。

1.3临床效果的评定①将疼痛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5个级别。其中患者没有感觉到疼痛为0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轻度,为间歇痛,较少发作,不用药物缓解即可耐受为Ⅰ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中度,为持续痛,发作频繁,对休息及生活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药物缓解为Ⅱ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重度,为持续痛,不用药物缓解患者不能耐受,对术后的生活及康复的临床效果均有严重影响为Ⅲ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严重,为持续剧烈的疼痛,并且血压及脉搏等在患者疼痛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该严重阶段治疗应慎重为Ⅳ度[1]。②情绪稳定度(放松、紧张、焦虑、暴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绪,采用暴躁情绪温度计(TI)评定患者是否存在暴躁情绪。患者存在下述任意一项即认为处于紧张状态:a牙关咬紧,全身用力;b呼吸减慢甚至屏气;c肌肉收缩变硬。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评价量表,量表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回答是、否,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填写,回收量表统计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两组术后心理状态的比较观察组术后放松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紧张、焦虑、暴躁患者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为2013年2~8月就诊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108例,为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放松患者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

(P<001),紧张、焦虑、暴躁患者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2例,发生率为38.89%,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6例,发生率为1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37,P=0.0001)。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泌尿外科;综合护理干预;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23

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人体产生的一种复杂反应,为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程度会受到手术大小、部位及麻醉状况等差别的影响[1],造成的病理生理变化不仅对患者术后的身心状态有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干扰治疗及康复的效果[2,3]。因此,降低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普通护理及综合护理,比较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为2013年2~8月就诊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男性55例,女性53例,年龄26~55岁,平均(35.8±5.9)岁;观察组108例,为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男性57例,女性51例,年龄27~56岁,平均(36.2±6.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①收集资料,做出正确评估。对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是否有疼痛经历等进行详细了解,护士对疼痛做出针对个体评估的正确性依赖于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及意志力,了解疼痛的原因后制定康复计划,使患者在较好的状态下度过疼痛期[4]。②术前疼痛宣教及心理护理。部分患者由于过分担心术后疼痛,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疼痛与情绪引起的心理及生理应激均可对疾病的转归产生影响[5]。术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说明产生疼痛的原因、疼痛的机制及疼痛的后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减轻精神负担,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程度及各种不适,使患者对即将产生的疼痛耐受程度增加,有效提高疼痛阈值,降低敏感度,这样不仅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而且避免了患者畏惧退缩对治疗不配合的现象出现。为了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估更准确更详细,为临床镇痛用药提供依据,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培训[1]。术后与患者沟通交流要耐心,不定期展开良性暗示,利用读书、听轻音乐等易被患者接受且容易实施的活动,使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6,2]。③降低环境因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减少,尽量将病房内光线调节至低光强度,良好的医疗及生活起居环境能带给患者舒适感及安全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消除或缓解,患者接受检查及护理操作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7],建议1~2名家属或朋友陪伴患者,以增加患者的从属感及安全感。④术后专业疼痛护理。对患者疼痛性质、频率、强度等进行监测,观察加重或缓解疼痛的因素,使用轻柔、准确的动作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按压患者伤口周围皮肤,使血液流动速度及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患者的身体状态相对稳定,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降低伤口受到各种不利因素挤压及牵拉的概率[8]。

1.3临床效果的评定①将疼痛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5个级别。其中患者没有感觉到疼痛为0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轻度,为间歇痛,较少发作,不用药物缓解即可耐受为Ⅰ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中度,为持续痛,发作频繁,对休息及生活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药物缓解为Ⅱ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重度,为持续痛,不用药物缓解患者不能耐受,对术后的生活及康复的临床效果均有严重影响为Ⅲ度;患者有疼痛感觉,程度严重,为持续剧烈的疼痛,并且血压及脉搏等在患者疼痛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该严重阶段治疗应慎重为Ⅳ度[1]。②情绪稳定度(放松、紧张、焦虑、暴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绪,采用暴躁情绪温度计(TI)评定患者是否存在暴躁情绪。患者存在下述任意一项即认为处于紧张状态:a牙关咬紧,全身用力;b呼吸减慢甚至屏气;c肌肉收缩变硬。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评价量表,量表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回答是、否,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填写,回收量表统计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两组术后心理状态的比较观察组术后放松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紧张、焦虑、暴躁患者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泌尿外科综合护理干预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应用研究
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