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014-09-18 03:26霍晓文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机械效率棉线铅笔

霍晓文

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者,使学生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获取理性知识,不断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又是如何体现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动力?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采用直观教学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抽象的知识往往不容易接受,学生对于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模型容易产生兴趣,也易于获取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学要不断适应和不断改进这个教学过程,就要加强教师的直观教学。例如,老师在教学生《功》这一章节时,学生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我就精心设计了一堂生动的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同学都搬两把椅子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四楼,测出自己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实验时由学生自行设计,自己进行测量、记录、计算、设计表格填写数据。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对确凿的数据进行回忆,不断对比、充分联想、比较分析,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比我们在课堂上演示,枯燥讲解形象直观。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动手操作,事半功倍。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的认知更具体

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物,如《摩擦》一节,教材用推大衣柜的方式导出,教室里有电视柜。因此,让学生推电视柜来说明,学生用亲眼见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记得很深刻。又如《杠杆》一节,可利用教室中的扫把,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拿起来,然后改变扫把的不同位置放在肩上,感受用力大小,增强了实验的真实性,说明了摩擦力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中学生会见到许多物理现象,我们要勤于观察、不断分析思考,对学习物理知识和巩固课堂知识很有必要,即使在课堂上遇到的物理知识联系实际唤醒记忆,引发联想,达到融会贯通,又不会出现遗忘现象,加深了记忆。比如自然界的电闪雷鸣,问学生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学生就会寻找答案,弄清光和声音的速度是不同的。雨后的彩虹为什么会出现七彩的?太阳光的色散,冬天人们呼出的“空气”为什么是白色的?汽车的发动、发光的电,照相机照相,工人利用杠杆把重的东西滚上去,这些都是杠杆原理,同时也离不开物理学的知识。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联系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既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识问题,又让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奥妙。这样,既能让他们掌握课本里学到的知识,又能开阔视野,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四、正确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不可能一下就全部回答正确,也不可能与标准答案一字不差。因此,我总是首先肯定他们回答正确的部分,再帮他们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或经过学生讨论共同分析学生为何错的那部分,而不是一概否定学生的现成答案。这样,他们就会有勇气回答下一个更难的问题,能积极地与老师的教学配合,学生不懂就问。老师做到上课随和但不随便,学生也能在老师的肯定和赞许中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提高。

五、利用简单方法设计最佳实验方案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的。学生实验则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方式。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做第一个实验之前,我让学生准备一根棉线、一张纸条,提出:“怎样测出不能用尺去直接测量的某一长度?例如圆铅笔的周长。”学生互相讨论补充,归纳起来有四种方法:1.让铅笔侧面在刻度尺滚一圈;2.用棉线绕铅笔一周,剪下后测棉线长度;3.把铅笔立在纸上,用铅笔沿着它的下周缘画出一个圆,再用测曲线长度的方法测出周长。4.有的同学提出用纸条代替棉线,绕铅笔一周,测周长,但说不清楚其优点。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这四种方案。经过讨论大家都认识到第三种方法太麻烦,第一二种方法不易准确,第四种方法最好。这时教师指出这正是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当学生明确了具体做法,就准备操作了。

学生理解了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原理,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还不能认为已完成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必须考虑学生是否具备了所需的技能,只有在实验前,为学生铺平道路,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把精力放在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上,才会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但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老师减少了许多教学中的困难,改善了教学中那种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中满堂灌,满堂问的沉闷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械效率棉线铅笔
棉线钓“鱼”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烧不断的棉线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
烧不断的棉线
无法烧断的棉线
机械效率的实验与计算分析